打字猴:1.704128171e+09
1704128171
1704128172 免费不仅是商业模式
1704128173
1704128174 互联网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有很多初创公司做出来的东西是免费的,根本看不出来怎么挣钱,但非常受人欢迎。这个时候,就有一些评论家质疑这家初创公司能活多久,质疑它有没有发展的可持续性。360免费杀毒刚出来的时候,是这样;两年后新浪微博出来,也是这样。当时我就发表了这样的观点:微博虽然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但只要你能让用户泡在上面离不开你,那你一定会有价值,只是你在等待一个商业化的时机。
1704128175
1704128176 回过头来看,当年雅虎这样的门户网站都不看好搜索,看不懂搜索,觉得搜索引擎没有挣钱的模式,因为谷歌的首页上没有那么多花花绿绿的广告。脸谱网刚出来的时候,也被大公司嘲笑,他们觉得那就是给学生玩的东西,是荷尔蒙分泌过多的年轻人追异性用的。实际上,这多次证明这样一个道理,即互联网上伟大的公司刚开始都是以免费、好的产品集聚用户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商业模式。
1704128177
1704128178 传统经济的本质,就是低买高卖。但互联网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在于能给亿万用户提供非常好的产品免费用,最后你还能因此获得巨额的财富。这种模式在传统的商业世界中是无法解释的。
1704128179
1704128180 免费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但很多人总把它与赢利模式画上等号。商业模式是一个复合的模式,包括公司做什么产品、定位什么样的客户、用什么市场营销手法,赢利模式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你应该回答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你究竟拿什么免费?这个东西会不会成为一项基础服务?通过免费能不能得到用户?在得到用户和免费的基础上,有没有机会做出新的增值服务?增值服务的用户愿意付费吗?如果你能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就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不要因为只是赢利模式暂时不清晰,就否定它的整个商业模式。
1704128181
1704128182 传统行业可以在一个小地域划分出一块市场,再把它守住。但互联网从一个网站到另一个网站,只需鼠标一点。所以如果在互联网上不成规模,想守住一小块市场份额根本不可能,要么大成,要么死掉。所以互联网上有一个现象:很多企业赢利模式特别明确,却由于过早挣钱,反而不能做大。相反,比如像马化腾,当初也没想清楚商业模式,当他拥有了几亿用户以后,很多东西就豁然开朗了。
1704128183
1704128184 免费又不仅是商业模式,它有很多充满魅力的地方。很多时候,如果我手里有1 000万,在中国打一则广告连个响儿也没有,我还不如花1 000万做一款免费的互联网产品,给几千万用户用,这几千万用户用了我的产品,就建立了对我品牌的认知、忠诚、信任,这比广告有效得多。免费既是商业模式,又是一种革命的手法,也是一种营销手段,也是互联网的一种精神。
1704128185
1704128186
1704128187 企鹅的秘密
1704128188
1704128189 互联网的增值服务模式,外国给它起了个名字,叫freemium,其实把free(免除)和premium(费用)两个词结合起来。初看起来,大家可能觉得freemium高深莫测,完全是一副高大上的样子。其实这种模式很简单,我们在日常上网的时候经常见。而且,在中国,这个模式的发明者绝对不是我,这个模式真正的探索者,真正做得最成功的,实际上是腾讯。QQ的广告模式被否认后,变相地逼着腾讯管理层去探索,最后探索出了增值服务这种模式。
1704128190
1704128191 现在的中国人,几乎人人都有一个QQ号,有的人甚至有好多个。大多数人用QQ聊天,是免费的,是不花钱的。即使你在现实生活中是高富帅,你在QQ里面也可以一毛不拔,不被诱惑,不轻易花钱,就穿个小裤衩在上面聊天,也无所谓,那你就是屌丝级别的QQ用户,是腾讯体系里的最低等用户。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屌丝,比如十几岁的初中生,他每个月给腾讯交10块钱,成为这个钻、那个钻的用户,那么在腾讯体系里,他就是高级用户,是增值服务的用户。虽然大量免费用户在聊天,但有了这些增值服务用户,腾讯的商业模式就建立起来了。
1704128192
1704128193 有一个笑话,说中国有10亿人,如果每个人给我1块钱,那我就发大财了。问题是,大家凭什么给你1块钱?就算大家下决心每人给你1块钱,你为了拿到这1块钱,估计得付出两块钱的成本,这样算下来还亏了。但是,在互联网上这确实能做到。如果你有一款非常好的产品,通过互联网可以接触到几亿用户,那么,在这几亿用户当中,你推出一项增值服务,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人愿意下单付钱,那么全加起来也能形成规模经济。QQ有6亿用户,如果腾讯又推出一个黑钻,即使只有0.1% 的用户愿意每个月花10元钱购买,那么腾讯每个月也能有600万的收入。
1704128194
1704128195 腾讯QQ的增值服务有很多种,比如蓝钻、绿钻、QQ秀,还有游戏。对QQ用户来说,游戏也是一种基础服务,可以免费玩,但是你要想玩得很爽,很痛快,玩得超越别人,那你就要在里面买QQ的道具。
1704128196
1704128197
1704128198 360为什么要免费?
1704128199
1704128200 2006年,我开始做360安全卫士的时候,没有商业动机,没有想到怎样挣钱,更没有想到未来要做免费杀毒,也没有想到要做浏览器,做搜索。我做360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要直接把那些流氓软件都干掉,不管它的干爹是谁,七大姑八大姨来说情也不行。
1704128201
1704128202 那个年代,除了网易,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做插件,不经用户同意,强制性地向电脑里面安装,然后劫持流量,乱弹广告。老百姓把这种插件叫流氓软件。这些互联网公司用流氓软件祸害用户,但却号称是我的学生,败坏我的名声。虽然我发明了插件这种软件安装方式,但我的插件并没有那么过分,没那么流氓。我想,既然你们通过败坏我的名声来挣钱,那咱们都别挣钱,我做出一款软件把你们的那些插件全给废了。
1704128203
1704128204 那个时候,流氓软件肆虐,用户叫苦不迭。如何解决流氓软件问题,对此基本上分为几派。一派是法律派,认为流氓软件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但是,互联网发展的速度飞快,而且在互联网上取证非常困难,先不说能不能立案,即使能立案,官司完整地打下来,也需要好几年。一派是政府派,认为要通过政府部门来解决问题。潜台词是老百姓永远是草民,碰见问题需要政府给自己当家做主。但是,有那么多矿难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政府都没时间解决,流氓软件又不死人,政府哪有功夫解决?后来,有关部门组织了大的互联网公司一起参与制定流氓软件的标准。我一看,这些公司全是做流氓软件的。最后,这个会议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大家要求在查杀流氓软件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1704128205
1704128206 我主张第三条道路,以暴制暴派,就是把武器发给用户,让用户来解决问题。用户被流氓软件欺负,就是因为不懂技术。那我给用户一个免费的工具,能把流氓软件都干掉。这样的话,电脑就太平了。我们打了一场人民战争,不是说我一家在干,而是我把用户都发动起来了。
1704128207
1704128208 但说实话,早期的360安全卫士技术含量并不高。查杀流氓软件,像金山、瑞星这些公司绝对是有技术能力做的。但他们都不愿意干这事,也不敢做这件事。他们不愿意做,是因为不挣钱,他们卖杀毒软件,卖一套就好几百。做一个免费的东西,虽然用户欢迎,但不挣钱的话,有什么用?他们不敢做,是因为不愿意得罪人。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都在行业里混,你把这些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流氓软件杀了,得不偿失,压力是很大的。
1704128209
1704128210 难道周鸿祎压力不大吗?当然大,但没办法。查杀流氓软件,我是为了摘掉给我扣上的大帽子,是出于利己的动机,因此内心特别强大。如果是为了一个高尚的目标,我可能坚持不下去了。所以,我们做出360安全卫士,相当于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免费的武器,专门查杀各种流氓软件。
1704128211
1704128212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360的无意中成功,是因为当时中国互联网的网民在饱受流氓软件的危害,又没有人愿意出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出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迎合了广大用户的需求。这给我们以后的启示是,360不仅要免费,而且必须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1704128213
1704128214
1704128215 都是免费惹的祸
1704128216
1704128217 我们一不小心进入了安全行业,从现在来看,正好赶上了中国互联网的大爆发。上网的人增长很快,各种软件、商业模式发展很快,当然网上的小偷也突然暴增。
1704128218
1704128219 在360出来之前,2005年中国网民是1亿,互联网普及率才8%,到了2013年,中国网民超过了6亿,手机网民比电脑网民还要多。所以,在我们做安全之前,杀毒还是按照传统的商业模式,是卖软件的,没有人认为是普遍服务,没有人认为杀毒应该是免费的。但是,我当时有一个直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安全会变成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那个时候,不仅流氓软件泛滥,而且出现了各种木马,QQ号、游戏装备会被盗,大家到网上下载软件都会下载下一堆广告插件。我相信,法律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就像法律解决不了流氓软件泛滥的问题。杀毒只是互联网安全的一小部分。而且,我认为,包括杀毒在内,互联网安全一定会成为一种基础服务,如果安全变成每个人都用的基础服务,它就一定是免费的。
1704128220
[ 上一页 ]  [ :1.7041281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