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32149
1704232150
从“问题中心”的思路出发,只要能搞定问题,用什么方法就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比如,旺旺对话框里的计算器,调用的是Windows的自带功能,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一解决方案非常简陋,但的确能实实在在地满足买家、卖家沟通时讨价还价的现实需求,可以视为“问题中心”的成功典范。
1704232151
1704232152
从“方法中心”的思路出发,方法本身就是核心追求,至于这个方法究竟能解决哪些问题,可以暂不考虑。比如有些业内顶尖的公司,早在5年前就成立了研究人工智能的实验室,当时只是基于对未来趋势的预判,并不知道研究成果能用在哪里,但大家心里清楚,等数据量积累足够多、计算能力足够强、算法足够厉害之后,总能找到应用场景。
1704232153
1704232154
长久以来,国内的教育导向都是强调方法而忽视问题。而从事产品经理这个工作,可以让我们渐渐学会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正好对传统教育的负面影响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比如前两章对应于产品经理的工作,就是分析问题。在一个团队中,技术人员的思维侧重方法中心,业务人员的思维侧重问题中心,而产品人员则要融合这两种思维——需要先“问题中心”,尽快找到“用户需求”,回答Why和What;然后“方法中心”,最终设计出“产品功能”来回答How。
1704232155
1704232156
本章仔细聊一聊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转化过程。
1704232157
1704232158
1704232159
1704232160
1704232162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写给泛产品经理 5.2 Y模型的基本概念
1704232163
1704232164
产品经理们工作中经常说的“需求分析”一词,就是指从问题到方法(解决方案)的转化,或者说从用户需求到产品功能的转化。我的总结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大写的字母Y,我把它叫作“Y模型”,如图5-1所示。先看看Y模型中的一些概念,如果看过前面的章节,对这些术语应该并不陌生。
1704232165
1704232166
1704232167
1704232168
1704232169
图5-1 Y模型的基本概念
1704232170
1704232171
“1”是用户需求场景,经常简单说成用户需求。这是起点,是表象,是需求的第一种深度——观点和行为。
1704232172
1704232173
“2”是用户需求背后的目标和动机,是需求的第二种深度,产品经理在思考用户目标时也要综合考虑公司、产品的目标。
1704232174
1704232175
“3”是产品功能,是解决方案,是实施人员能看懂的描述。
1704232176
1704232177
“4”是人性,或者说价值观,是需求的第三种深度,是需求的本质。
1704232178
1704232179
Y模型的不同阶段,各自需要回答的一些问题,可以总结为6个W和2个H。
1704232180
1704232181
“1”这个阶段的问题主要是Who(用户)、What(需求)和Where/When(场景)。
1704232182
1704232183
“1”到“2”和“2”到“4”这个阶段,对应上一章提到的需求的三种深度。其间,要回答Why:不停地往下深挖需求。当然,有些细碎的用户需求,不一定会挖到“4”,所以“2”到“4”是虚线。
1704232184
1704232185
“4”到“2”再到“3”的过程中要想清楚“How”:问题怎么解决。
1704232186
1704232187
“3”这个点,要回答Which和How many。Which是指选哪一个方案,做哪一个功能,这背后其实是对价值的判断,比如怎么评估性价比和优先级。How many是指这一次做多少个功能,考验的是对迭代周期、MVP的把控。
1704232188
1704232189
5.2.1 最经典的例子
1704232190
1704232191
“如果福特问用户需要什么,用户会说,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据说这是苹果的乔布斯讲的段子。
1704232192
1704232193
我们看到,“1”用户需求是更快的马,但它经常会以一种不靠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表述可以叫作用户自以为是的解决方案、伪需求。和用户交流的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体会,你问他哪里不爽,他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从心理角度分析,这说明每个人都喜欢给别人出主意,以显得自己很厉害。
1704232194
1704232195
如果是没经验的产品经理,这时候就会想,我要怎么研发一种新的饲料,或改进训练方法,让马跑得更快更久。而好的产品经理就会搞清楚Why,往“2”走。结果发现,某种需求场景下,用户其实是为了更快的到达某地,“更快”比“马”重要。相对于用户,产品经理是领域专家,可以利用自己的领域知识,给出更靠谱的方案:汽车,如图5-2所示。
1704232196
1704232197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从问题到方法的转化案例,值得反复体会。
1704232198
[
上一页 ]
[ :1.7042321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