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75670
“你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可能会引人误入歧途。这句话半真半假,真,所以有号召力,假,所以会引起严重的混淆。如我们在上一章所见,将自己视为对问题形成起过作用的人,可以博得主动权,进而成为可以对解决方案起作用的人。但如果结果要视外部条件而定,你却认为结果完全由自己造成,这就很危险了。矛盾的是,对结果承担责任所造成的痛苦不亚于对自己的行为逃避责任所造成的痛苦。一旦选择挺身而出,你会自然而然地觉得事情应该迎刃而解。然而,即便是最优秀的击球手多数时候也会被三振出局。
1704275671
1704275672
扎克对令人失望的消息所做出的反应是怪罪威廉。他的反应效果如何?在谈话之后,威廉和扎克在完成销售目标方面没有任何进展,他们没有讨论问题和可能的行动方案。扎克的“指导”归结起来,就是要求“搞定这件事”。如果威廉知道如何搞定这个问题,他早就这么做了!至于他们的关系,扎克和威廉比以往更加疏远了,信任、相互尊重和合作意愿减少了。威廉自觉受到了疏远,灰心丧气,我毫不意外地听到他半开玩笑地说他准备开始重新写简历了。扎克或许对自己的强硬态度感到自豪,但这样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没有属下的忠诚,任何领导者都无法获得成功,扎克的行为至多只能让属下勉为其难地顺从。
1704275673
1704275674
要想以负责任的方式面对人生挑战,你必须游走于两个危险的极端之间:一端是受害者自我安慰的解释——“我与我的处境无关”;另一端则是超级英雄般不切实际的无所不能——“我的现状完全由我造成”。
1704275675
1704275676
什么才能让你游走于这两极?本着基本的人类价值观而行事,这是最有效的方式。正直行事时,你可以利用人生中的挑战来表现更高尚的自我。你或许无法次次都获得成功,却可以始终光明正大地行事。你可以遵照基本价值观行事,获得内心的安宁。我将这种安宁称为“超越胜负的成功”。本性的正直令你得以增强实力、自信心,让心境平和。这就像是登山背带一样,在你发现世界上的挑战太过艰难时接住你,防止你坠落。如果你信任这种背带,你在攀登时就会更富热情,减少恐惧心理,你可以将任何挑战都视为成长的机会。在这个世界上,你终将一无所有——甚至失去自己和所爱之人的生命,但本性正直却是获得幸福的秘诀。
1704275677
1704275678
公元前550年左右,一名相士预言印度某小国的君主刚出世的儿子要么会成为伟大的武将,要么会成为尊贵的佛陀。父亲希望儿子继承他的王位,所以让他从小过着享乐和放纵的生活,苦难对他来说前所未见。这个孩子在城墙围绕的宫殿内长大,君主禁止他的儿子接受任何形式的修行教导。
1704275679
1704275680
一天,王子离开了宫殿。在游览宫外世界的时候,他遇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一个老人、一个病人和一具尸体。王子震惊不已,让侍从解释一下。
1704275681
1704275682
“生之错,”侍从回答道,“因为众生降世都必须经历衰老、疾病和死亡。”
1704275683
1704275684
王子回到宫殿,但此时,他追求享乐的生活开始显得很空洞。他陷入了深深的消沉状态。无论是他在宫里的朋友,还是他的至亲都提供不了任何安慰,连他将要继承的王位都显得毫无意义了。
1704275685
1704275686
在第二次出游时,王子看到了更加令他震惊的景象:一个人在笑。他思忖道:面对疾病、衰老和死亡,这个人怎么还笑得出来?此人原来是一位出家人,他发现了超越红尘的幸福之源。不久之后,王子逃离了宫殿,消失在了树林中。他剃度削发,用自己的锦衣华袍换来了一身褴褛的衣衫。他出发去寻找答案,一个人如何笑对衰老、疾病和死亡?
1704275687
1704275688
他各方寻师问道,但发现他们都没有找到答案,他决定独自禅定。他在菩提树下端坐了许多日子。然而,在五月的第一个满月日,他站起来笑了。然后,人们问他:
1704275689
1704275690
“您是天神吗?”
1704275691
1704275692
“不是。”他回答道。
1704275693
1704275694
“您是凡人吗?”
1704275695
1704275696
“不是。”他回答道。
1704275697
1704275698
“您是圣者吗?”
1704275699
1704275700
“不是。”他回答道。
1704275701
1704275702
“那么您是什么?”
1704275703
1704275704
“我是觉者。”
1704275705
1704275706
因此,他便被称为“觉者”,用梵语来说,就是“佛陀”。
1704275707
1704275708
悉达多王子的悟道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实际上,他告诉自己的弟子,他在菩提树下到达了“无物”的境界。但这则故事所揭示的真谛在许多传统思想中都有所反映。唯有超越狭隘的私欲、所作所为不只是为了及时行乐,你才能修成正果。毕竟,人生的结局早已注定:死亡。你必须在生的过程中发现幸福,而不是希望人生能有另一种结局。
1704275709
1704275710
唯有在道德上献身于超脱世俗的目标,才能克服存在的短暂性。正如萧伯纳在《人与超人》中所写的:“这就是人生的真正乐趣,奉献给自认为非凡的目标……成为自然的力量,而不是焦躁不安、自私自利、由疾病和不幸组成的肉体,埋怨世界没有倾尽其力来使你快乐。”
1704275711
1704275712
结果与过程
1704275713
1704275714
想出三位令你钦佩的人物,可以是真实人物,如你的姑妈或乔治·华盛顿,也可以是虚构人物,如圣诞老人或赫拉克勒斯。为了讨论起见,我会分析我本人钦佩的三个人物:威廉·华莱士(梅尔·吉布森在《勇敢的心》一片中饰演的人物)、维克多·弗兰克尔和加尔各答的特蕾莎修女。
1704275715
1704275716
现在思考一下你所选的每一个人物身上令你钦佩的关键性格特征。我钦佩华莱士的勇气与对自由的热爱、弗兰克尔的韧性与尊严,以及特蕾莎修女的善良与慈悲。
1704275717
1704275718
将这些令人钦佩的特征与文化中的典型成功标志,即《人物》杂志所报道的性格特征,做一下对比。同成千上万人做过这一练习后,我还没有发现任何人所选人物的品质是权力、财富、青春、美丽、享乐或名气。引人深思的是,我们会无意识地、不由自主地沉溺于那些归根结底对我们并无太大意义的事物,而无意识地牺牲从根本上激励我们行动的价值观。我们理所当然地鄙夷那些欺诈投资者的高管,但在自己的生活中,我们也常以为成功是通往幸福之路,即便成功要求我们违背自己的最高价值观。我见过许多管理者身陷他们所鄙夷的勾心斗角中,因为他们以为为了获得他们想要的结果,这在所难免。或许他们没错,成功确实需要放宽道德标准。我的观点是,幸福的要求恰恰相反。如果背离了最珍视的信念,我们便不可能幸福。
1704275719
[
上一页 ]
[ :1.704275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