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276535e+09
1704276535
1704276536 马克思维的关键转变是从“你不知道你究竟在做什么,而且太自以为是,不肯接受我的帮助”到“我担心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你无法独自完成这项工作,我愿意帮助你,监督你第一次做这种工作”。第一种想法是典型的有害观点:伪装成事实的观点。为了怀着本体的谦逊态度进行沟通,方便相互了解,你需要将事实同观点区分开来,用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1704276537
1704276538 明治时期(1868—1912年)的日本高僧南院接待了一名来请教禅宗的大学教授。南院上了茶,他将客人的茶杯斟满之后,还在继续倒茶。教授看到茶水溢出来,终于忍不住了。
1704276539
1704276540 “太满了,倒不进去了!”
1704276541
1704276542 “就像这只茶杯一样,”南院说,“你的头脑装满了你自己的观点和猜测。如果你不先倒空你的杯子,我怎么教你禅宗思想呢?”
1704276543
1704276544 ——禅宗公案
1704276545
1704276546 有害观点
1704276547
1704276548 事实是客观的。你醒了。本章是第四章。外面下雪了。你通过你的感官感知事实。别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同样的事实。事实是公开的,指的是人人都可以观察的世界。为了表达事实,你可以使用这种句子:“主(主语) + 谓(谓语)。”事实陈述的主语是可感知的世界。在本章开头的对话中,爱德华可以说:
1704276549
1704276550 “这篇报告有18页。”
1704276551
1704276552 克里斯蒂娜可以说:
1704276553
1704276554 “我的团队为了写报告花了5天的时间。”
1704276555
1704276556 这些只是不附带评价的事实。
1704276557
1704276558 观点是主观的。我认为你应该睡觉了。我发现这一章很有意思。我认为今天适合滑雪。你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观点,别人无法读懂你的心思。你的观点是个人的,指的不是人人都可以观察的世界,而是你对这个世界形成的看法。为了表达你的观点,你可以使用这种句子:“我认为主 + 谓”或“对我来说,主 + 谓。”在你的观点中,主语向来都是你。在本章开头的对话中,爱德华可以说:
1704276559
1704276560 “对于我在这次会议上的目的来说,这篇报告太长了。”
1704276561
1704276562 克里斯蒂娜可以说:
1704276563
1704276564 “我以为你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报告。”
1704276565
1704276566 这些陈述是爱德华和克里斯蒂娜的观点。它们可能是实话,也可能是谎言,但并不存在客观意义上的真假之分。
1704276567
1704276568 你每时每刻都在观察事实,形成观点。见到一个人时,你不仅会观察他所穿的衣服,还会根据他的衣服(在你头脑中形成的看法)对他本人做出判断。观点的产生由不得你选择,你时时刻刻都在自动判断与你有关的事物。这些观点许多都是有用的,但也有许多是有害的。
1704276569
1704276570 观点一旦伪装成事实,就是有害的。由于句型结构,有害的观点看起来像是表达事实。例如,“西兰花很难吃”或“爱德华是浑蛋”。这些判断伪装成不只是观点的样子,它们使用事实的语言。你可以加上“确实”“真的”和“客观上说”等词,进一步增强其伪事实的效果。例如,“这份工作确实很难”“真正的问题是你一意孤行”“你的行为真的很卑鄙”“客观上说,旧金山是最宜居的城市”。
1704276571
1704276572 有害观点的问题在于自称描述的是客观事实。因此,相左的有害观点会导致冲突。如果我喜欢住在旧金山,而你喜欢住在纽约,我们只是观点不同。如果我说“旧金山是最宜居的城市”,而你说“纽约是最宜居的城市”,我们就产生了冲突。
1704276573
1704276574 这正是本体的傲慢所存在的危害。控制者对自己的心智模型浑然不觉,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对公共“现实”世界的真实描述。他不会说“我不喜欢西兰花”或“我不知道如何同萨莉共事”这种第一人称的陈述,而是会用第三人称的陈述,声称自己描述的是实情,而不是他对实情的看法。
1704276575
1704276576 有害的观点会制造敌对情绪,表达这些观点很少能起到改善情况的效果。如果克里斯蒂娜告诉老板他是浑蛋,她会落得流落街头的下场。在《大话王》一片中,吉姆·凯瑞饰演的角色因为到处说自己的有害观点而麻烦缠身。有人认为不留情面的诚实是有价值的,但有害观点最终起到的效果往往是“不留情面”,而不是“诚实”。分享这种观点会破坏效率、损害人际关系、制造敌意。
1704276577
1704276578 将有害观点埋藏在心里也好不到哪里去。管住嘴巴以后,你会令危害在你的内心累积。如果你只是保留自己的有害观点,但仍然把它当作事实,你最终会造成同样的(甚至更严重的)长期问题。隐瞒重要信息——包括观点和感受——时,问题被隐藏起来,人们面和心不和,你违背了自己的正直品格。更糟糕的是,对方往往能“察觉”到你口蜜腹剑。为了让效率达到最大化、深化关系、诚实地生活,你必须“剖析”这些有害观点,提炼出核心的真相。再无意识、再冲动的观点都包含重要的信息。
1704276579
1704276580 一个人找不到自己的斧子,怀疑是被邻居的儿子偷了。因为这个男孩走路像小偷,长得像小偷,说话也像小偷。但这个人在山谷里挖土时,找到了自己的斧子。他再见到邻居的儿子时,这个男孩走路、样貌和说话都像个普通孩子了。
1704276581
1704276582 ——民间故事
1704276583
1704276584 有效的方案
[ 上一页 ]  [ :1.70427653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