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76997
谦逊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观点。你的目的是共同探讨情况,而不是放弃自己的观点。假设尽管你给出了你谦逊、宽宏的意见,有一名同事还是变得咄咄逼人起来。
1704276998
1704276999
“你说乔治比路易丝好是什么意思?你大错特错了,路易丝才是我们需要的人选!”
1704277000
1704277001
即便如此,你仍有可能保持开放、虚心的态度,而不放弃自己的观点。你可以谦逊但坚定地澄清:
1704277002
1704277003
“我并不是说乔治比路易丝好。如果我的话在你听来是那个意思,那我很抱歉。我想说的是,根据我得到的信息,我认为乔治比路易丝更适合我们。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也可能看走眼了。听上去你有不同的观点。”
1704277004
1704277005
然后,你可以将对话转向探讨为什么对方认为路易丝比乔治更适合公司。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你需要使用有效询问的技巧。
1704277006
1704277007
诱导他人说真心话
1704277008
1704277009
我们有太多时间都在关注如何表达自我,从而往往忽视了任何对话中或许最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倾听对方。有效的询问是了解对方逻辑的一种方式,这不仅能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还能帮助他们解释自己为何这样想。采取有效的询问方式时,我们会创造出合作的氛围。我们可以暴露和解决分歧,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同心协力。
1704277010
1704277011
有效询问的核心不是技巧,而是态度。有效的询问需要出自内心的坦率与包容,力求全神贯注地倾听。这只能来自于倾听对方、带着欣赏与尊敬的态度了解其经历的强烈愿望。倾听的能力与保持正确的需求成反比,你越是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你就越是缺乏精力和耐心去询问和真正倾听对方想说的话。对方越是不受认可和欣赏,就越不愿意听你的话,进行有益的对话。常言道:“不知道你有多关心,我就不关心你知道多少。”
1704277012
1704277013
我发现,允许自己理解另一个人,是很有价值的做法。你可能会觉得我这句话的措辞很奇怪。是否有必要允许自己,才能去理解另一个人?我认为有必要。我们听到对方的话,多数时候的第一反应都是立即进行评价或判断,而不是理解。有人表达某种感受、态度或看法时,我们的倾向是,几乎马上就觉得“说得对”或“太蠢了”“不正常”“不讲理”“说得不对”“说得不好”。我们很少会允许自己去准确地理解他的话对他本人是何含义。我认为这是因为理解是有风险的。如果我让自己去真正理解另一个人,我可能会因为理解的行为而被改变。而我们都惧怕改变。所以如我所言,允许自己去理解一个人,完全、彻底、感同身受地领悟他的信仰与准则,这并非易事。这也是罕见之事。
1704277014
1704277015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1704277016
1704277017
虽然有效的询问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态度,但在对话中,有一些实用的指导原则仍然可以鼓励询问:
1704277018
1704277019
保持注意力。要做到全神贯注,需要身体配合,而不只是大脑。保持放松的姿势,不要双手抱胸,保持眼神交流,不要忘记呼吸。在倾听的时候,肢体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如果眼神看向别处(书、电脑屏幕或电视),你几乎就不可能与说话者产生共鸣了。保持身体的专注与注意力有助于建立融洽的关系。
1704277020
1704277021
保持安静。不要打断对方的话或“接话”,这说明你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和尊重。带着兴趣与好奇心倾听,不要催促说话者。有些人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这种观点往往源于一种傲慢的假设(“需要知道的我都知道了”)。即便对方的观点在你看来有破绽,允许他们自由表达对于创造有益的语境仍然至关重要。
1704277022
1704277023
总结。对方说完之后,对你听到的内容进行总结,以鼓励对方承认自己的观点。我称之为“排毒式总结”,因为这可以将有毒的说法提炼成有益的说法。总结表明你用心听了,而且愿意理解对方。如果对方对你的表达方式不满意,这也让他有机会重新阐述自己的观点。
1704277024
1704277025
例如,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份材料毫无用处,必须重写。”
1704277026
1704277027
你可以这样重复:“我理解这不符合你的需要,你想重写。”
1704277028
1704277029
然后询问:“有哪些部分你不喜欢?怎样改才能让这份材料对你更有用?”
1704277030
1704277031
或者,如果有人对你说:“这样工作根本不可能!”
1704277032
1704277033
你可以这样重复:“我听到你觉得在这种条件下工作很困难。”
1704277034
1704277035
然后询问:“你遇到了什么障碍?我能帮到什么忙?”
1704277036
1704277037
承认并认可。让对方知道你认为他的感受是合情合理的,你对此很重视。这种承认的做法可以消解对方因自己的感受是否合理而对身份认同产生的疑问。认可指的是,你要指出他的想法和感受(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对的,他的说法有一定的真实性。告诉对方你理解他的感受,你认为他是值得重视的人,这至关重要。你可以说:“我发现我的电子邮件惹你生气了,我对此很抱歉。我明白我的话听起来太苛责、太严厉了,我现在才发现我的语气并不是很和气。”唯有先解决情绪和身份认同问题,才有可能开始讨论工作。
1704277038
1704277039
征求反驳的许可。不要没得到说话者许可就开始反驳,你或许急于回应说话者,但请克制一下。先确保她已经将自己的立场表述完毕,然后再提出其他信息或存在分歧的地方。例如,你可以说:“我想给你看一些你没有考虑到的信息。我们准备好开始对话了吗?或者还有什么其他事情你想先介绍一下?”
1704277040
1704277041
掌握了这些进行有效询问的技巧后,我们再回到究竟是录用乔治还是路易丝的案例中。你提议录用乔治,用有效的表达方式提出了你的观点,这并未阻止一名同事对你大加斥责。你没有逼迫你的同事或巧言令色诱使她明白为什么你是对的,而是想了解她反对你提议的原因。
1704277042
1704277043
你可以说:“嗯,我明白你不同意我的看法。你认为路易丝比乔治更适合这份工作,我想明白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1704277044
1704277045
“路易丝看上去成熟得多。”她告诉你。
1704277046
[
上一页 ]
[ :1.7042769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