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332910
作为雇员,参与国内的创业公司还要考虑到股权授予通常没有合法合约的保护,因此大部分雇员通常会要求替换成或者增加更直接的现金补偿(工资)来弥补这方面的风险。
1704332911
1704332912
创业公司的招聘最主要还是互相谈判,但是,对于雇员,创业公司不是不提供保证基本生活花销的工资水平的借口。创业公司不是保护衣,因为任何明天的饼子要在今天吃的话,在金融上,都要算折现率。
1704332913
1704332914
知乎说
1704332915
1704332916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我们常常会混淆雇员与合伙人的身份,这样造成的结果可能是,我们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造成的误会,最终一步步分裂我们的关系,造成了并不愉快且无法弥补的结果。所以从一开始,就应该分配好各自的角色,设定每一个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应该得到怎样的福利。我们需要承诺,但是并不需要不切实际的承诺。创业公司在招聘时和应聘者的互相博弈中,不仅要让他们看见公司的“美”,也要把“丑”展现出来。
1704332917
1704332918
几个朋友合伙创业,如何分配股权?
1704332919
1704332920
创始人之间越是熟悉,越是要“先小人后君子”。很多公司最后垮掉,多半是股东的问题。有的是当蛋糕做大的时候,在切蛋糕上出了问题。有的是创始人之间遇到分歧时,过于均衡的股权导致不知道听谁的。创业早期进行约定、合理分配股权,可以在未来非常有效地保护公司以及创始人之间的关系。
1704332921
1704332922
■ 开诚布公谈初心
1704332923
1704332924
蒋亚萌[35]对于这个问题很有发言权。
1704332925
1704332926
有个问题:有的团队非常注意这些分配股权要素,事后依然出现了分崩离析;有的团队是拍脑袋决定的股权分配,但是一直团结到胜利的最后一刻。为什么?
1704332927
1704332928
这些技术性因素不是全部,甚至是次要的,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团队分配股权,从根本上讲是要让创始人在分配和讨论的过程中,从心眼里感觉到合理、公平,从而事后甚至忘掉这个分配,而集中精力做公司。这是最核心的,也是创始人容易忽略的。因此提一个醒,再复杂、全面的股权分配分析框架和模型,虽然有助于各方达成共识,但是绝对无法替代信任的建立。希望创始人能够开诚布公地谈论自己的想法和期望,任何想法都是合理的,只要赢得你创业兄弟的由衷认可。
1704332929
1704332930
股权分配的本质牵扯到两个根本性问题:一个是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一个是获取更多资源让公司成功,从而使创始人获得巨大经济回报(让有能力的人来帮你,包括找有实力的创始人和投资人)。
1704332931
1704332932
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一个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保持控制力和获得经济回报难以两全其美。因为一个初创公司需要获得外部资源来创造价值,而获取外部资源通常要求创始人削弱其控制力(例如,不做CEO,让别人加入董事会)。
1704332933
1704332934
教我创业学的诺姆·沃瑟曼(Noam Wasserman)教授研究了457个技术型企业,做了一个有关创始人困境的很有价值的研究。创始人需要坦诚面对自己,回答自己创业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是获得巨大经济回报?还是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情?答案没有对错,只有是否忠于自己。答案清晰,就更容易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果两个都想要(也没有错),最后反而可能一个也得不到。回到最初的问题,只有创始人坦诚面对自己的驱动力和欲望,才能和与你挥洒青春共奋斗的创业团队建立稳固的信任。
1704332935
1704332936
■ 分蛋糕有技术含量
1704332937
1704332938
股权划分完了,必须要有相应的股权兑现约定(Vesting),否则股权的分配就没有意义。这是说,股权按照创始人在公司工作的年月数,逐步兑现给创始人。道理很简单,创业公司是做出来的,做了,应该给的股权给你;不做,应该给的不能给,因为要留给真正做了的人。一般的做法是用4~5年的时间来兑现。比方说,工作满一年后兑现25%,然后可以每月兑现2%。这是对创业公司和团队自身的保护。谁也没办法保证,几个创始人会一起做5~7年。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是某个(些)创始人由于各种原因会离开。我们不想看到的情景是,两个创始人辛苦了5年,终于做出了成绩。而一个干了3周就离开的原创始人,5年后回来说公司25%是属于他的。这个事容易忽略。如果股权已经分配好,忘了谈这个事情,大家必须坐到一块,补上股权兑现的约定。
1704332939
1704332940
■ 智慧成果和人格魅力皆可入股
1704332941
1704332942
黄继新认为在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创业时,共同创始人之间的股份分配,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按照出资额、技术和智慧成果来进行权衡的。
1704332943
1704332944
出资额:在天使投资和创投机构比较密集的科技业,大量的创业项目是从一开始就拿到投资的,创始人几乎没有放钱进去,或者即使放也是名义上的、非常少一点儿钱。
1704332945
1704332946
技术:互联网业是一个创新频度高、小企业成长快的行业,同时互联网技术的演进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互联网技术的门槛,与以硬件为主导的传统科技业相比,是日益降低的。因此随着互联网公司的不断涌现,独有的技术专利和技术机密在互联网行业越来越难形成竞争的门槛。
1704332947
1704332948
智慧成果:互联网业是一个拼进化速度的行业,因此一个绝佳的创意或既有的智慧成果,如果没有配上强大的执行力和自我更新能力,是很容易死得很惨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共同创始人之间,影响股权分配比例的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704332949
1704332950
经验和资历的丰富度。设想:10年从业经验、有过创业背景的A和在大公司工作了4年的B共同创业。
1704332951
1704332952
对公司未来成长的贡献。设想:一个偏渠道运营、技术门槛不高的互联网公司,由有商务推广背景的A和有技术背景的B共同创业。
1704332953
1704332954
获取资源的能力。设想:与大量业内优秀人才交好、熟悉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容易获得风投机构信任的A,和一直埋头苦干、鲜少抬头看路的B共同创业。
1704332955
1704332956
对产品、用户、市场的精通和了解。设想:一个做互联网消费级产品的公司,由有在腾讯四年的负责核心产品运营经验的A,和有在外包公司六年的项目管理经验的B共同创业。
1704332957
1704332958
热情、专注、坚定的程度。设想:疯狂地花时间去思考、研究、打磨、优化产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怀疑他也能坚持下去的A,和想法不多、但容易被鼓动、执行力超强的B共同创业。
1704332959
[
上一页 ]
[ :1.704332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