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342608e+09
1704342608 但我们记住的某一天的事情却不是所有发生过的事情的汇总。相反,在评估各种经历时,我们倾向于取最激烈的时刻(高峰)和完成时刻(终结)的平均值。这就是科学家所称的峰终效应。其实,这又是我们大脑的无意识系统在节省脑力,创造一个现实的精简版本存进记忆库——这个版本只需要几个数据点,而不需要我们再回想评估每一个瞬间。16
1704342609
1704342610 普林斯顿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工作催生了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他通过让实验对象体验各种不愉快的经历证实了峰终效应。在一项实验中,他让志愿者把手放到让人不舒服的凉水(14摄氏度)中保持60秒——冷得足够让一般人畏缩发抖。卡尼曼发现,如果紧接着让志愿者把手放到稍微温暖一点的水中(15摄氏度)17再保持30秒,人们会觉得这个过程没有那么不舒服。尽管15摄氏度的水感觉起来依然很不舒服,但结果是:人们更倾向于接受90秒钟的不适而非60秒钟的不适,只是因为90秒的后一段时间没有那么难受。一般来说,这一点是合乎事实的。研究发现,评估不愉快的经历时(比如结肠镜检查和噪声干扰),如果在经历的末端加上一小段略微缓和的不适时间,人们会觉得整个过程没有那么不舒服。18换言之,以不那么糟糕的情况结尾,能让人们对整件事情的感受变好。
1704342611
1704342612 结尾对积极经历的影响作用也是不成比例的。在另一项研究中,为某个非营利机构筹款的志愿者收到了一张免费的DVD(数码多功能光盘)感谢他们献出自己的时间。他们可以在一些评分很高的电影清单中自选DVD。对一部分人来说,他们只能选一张DVD,但另一些人随后可以再选一部电影,但可选的电影所得评分略微降低。19不出所料,与那些收到了一张一流DVD再加一张中等DVD的人相比,那些只收到一张一流DVD的人更开心。
1704342613
1704342614
1704342615
1704342616 因此,峰终效应在我们如何提升美好一天的整体感受方面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首先,我们应该努力营造本章提到的那种高峰时刻。如果单调乏味的会议上有那么一个引人注目、灵光一现的美好瞬间,我们对整个会议的记忆就会更加正面。但峰终效应更大的意义在于,我们应该更系统地对待所有事情的结束——让每次与人打交道、每个任务、每一天都完结得很漂亮。下面是具体办法:
1704342617
1704342618
1704342619 养成每天晚上总结“三件好事”的习惯,这是改善你对某一天的记忆的好办法。
1704342620
1704342621
1704342622 谈话要结束时总结出最让人欢欣鼓舞的瞬间——可以说,“听到你的好消息真让人高兴!”这能让你自己和谈话对象的精力都重新关注到积极的方面。
1704342623
1704342624
1704342625 针对正式讨论,你在总结时也可以说:“今天有哪些效果很好的方面是我们应在下次继续保持的?”这能促使大家回顾会议组织过程中他们认为有用或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时间问这个问题,你可以直接就你欣赏的部分发表评论。比如,“这次的讨论很好。能和大家一道真正解决问题感觉真不错。”
1704342626
1704342627 萨宾是一家报社的资深编辑,她对“漂亮地完结”这个想法的见解很有意思。尽管萨宾工作非常出色,但她现在的上司不是喜欢表扬别人的那种人。可萨宾还是想到一个办法,让自己每天都能在赞扬中结束工作。“我在网上搜索到一张照片——就是最常见的那种图片,图片上面的人我完全不认识,但他看起来精明睿智、亲切友好,像是我乐于共事的人——然后把照片贴到门背后。每当我离开办公室,看到那张照片时,我就想象这个完美上司在表扬我今天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当然这有些滑稽,但这种喜剧式的调剂也不错,这个过程还能创造些距离感——我可以退一步回想起可能已经忘记的成绩。”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这么做让萨宾每天傍晚都能体验到高峰的快感。
1704342628
1704342629 思维课堂
1704342630
1704342631 在劳心费力的时候想更得心应手地振奋精神,不妨试试下面这些办法:
1704342632
1704342633
1704342634 试验7个提神醒脑的方法。 看哪个方法对你效果最好:三件好事;随机的善意举动;找到有意思的点;给自己一点胜利的快感;腾出时间与人交流;找到个人使命;露齿而笑(哪怕你不太想笑)。
1704342635
1704342636
1704342637 了解自己。 识别出你精力高峰和低谷出现的规律。注意什么事情会让你神清气爽或筋疲力尽。(留意相关心理、生理和社交活动的规律;留心周围环境和每天的特定时间段;上文提到的7个提神醒脑办法的主旨:感激、慷慨、好奇、成就、联系、使命感和幽默。)确定一到两个保证有用的办法,在萎靡不振时用来先发制人或扭转局势。
1704342638
1704342639
1704342640 漂亮地结束。 规划好如何结束每一天——甚至是每一次人际交往或是执行每个任务——要结束得漂亮,以此来充分利用峰终效应。试试把总结三件好事的办法当成每晚的例行事项。
1704342641
1704342642
1704342643 为支持以上这些策略,请一定回顾第五章关于休息时间和第十九章关于保持精力旺盛的内容,提醒自己为什么以及如何在日程安排里加进足够的提神醒脑的休息时间和身体保养时间。
1704342644
1704342645
1704342646
1704342647
1704342648 七堂思维成长课:精英群体的行为习惯 [:1704338948]
1704342649 七堂思维成长课:精英群体的行为习惯 第二十一章 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1704342650
1704342651 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不断进步;我们不想一辈子都只做一份入门级的工作。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渴望获得更大的财务保障或更高的社会地位。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在保持心理健康上很重要的一点是,认识到我们的天赋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有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能力。1这有助于让我们在犯错后能纠正过来,给我们一种充满可能性的感觉和保持新鲜感——这都是大脑认为有益的奖赏。
1704342652
1704342653 如果我们不满足于原地踏步,那么未来我们很有可能就要面对工作上的力不从心或筋疲力尽。我们可能正投身于崭新的工作项目,在深水区挣扎得不知所措;可能现在的工作艰难又无趣,我们的心里只把它当成更好工作的垫脚石;又或者我们正努力拼搏,希望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飞跃。如何才能活力四射、充满热情地应对工作上的这些挑战呢?在本章中,我会告诉你答案在于多多琢磨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经历工作的重大考验时让自己处于发现模式。
1704342654
1704342655 这个办法与之前很多人以为的自我提升的方式大相径庭,以前我们的关注点一般都放在自己的劣势上。当然,这么做有一定道理——如果我们处理不好生活中的重点,比如基本的计算能力或准时完成工作,把这些提升到可接受的范围无可厚非。但如果用这种解决弱项的心态来控制我们的个人职业发展,问题就会出现,因为只关注劣势会减弱我们的胜任感。这么一来,正如我们在第九章所述,大脑很容易就会受到刺激做出处理威胁时的反应。一旦我们进入防守模式,清醒思考就变得更难——处理起手头的工作也更不顺利,最后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1704342656
1704342657 那么另一种重视优点的办法是什么样的呢?大体而言就是弄清楚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然后想办法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特别是在工作上遇到比较艰难的挑战时。(我等下会进一步解释如何做。)这样一来,尽管工作还是艰难的,但我们能更轻松地让大脑处于表现优异的发现模式,而不会一直纠结于自己是否实力不济。
[ 上一页 ]  [ :1.7043426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