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348386
1704348387
技术进步和行业吸引力
1704348388
1704348389
由于技术变化常常能提升行业结构,所以上文表明技术变革有可能恶化行业结构。技术变化对行业吸引力的影响取决于其对五大竞争力影响的性质。假如技术变革提升了进入壁垒,减少了有实力的供应商,或者避免了新兴行业的替代,则技术变革就能提升行业的赢利能力。然而,如果技术变革使得买方的实力增加,或者降低了进入壁垒,就有可能破坏行业吸引力。
1704348390
1704348391
技术变革有能力改变行业结构,给打算创新的企业提出了潜在的难题。假如企业的竞争对手竞相模仿企业开展技术变革,那么企业竞争优势的创新可能最终会破坏行业结构。
1704348392
1704348393
技术战略
1704348394
1704348395
技术战略是企业发展和应用技术的方式。虽然技术战略涵盖了以前研发组织的角色,但其内涵却因技术普遍会对价值链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更加广泛。技术变革对行业结构和竞争优势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企业采取的技术战略也成了其整体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攻击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发展势头良好的竞争对手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在第15章详述。然而,技术战略是整体竞争战略的一部分,必须与价值活动的其他选择一致,且得到这类决策的有力支持。假如没有经过产品业务知识培训的销售人员向买方解释产品的优势,生产过程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规定,或者其他方面的措施不当,那么旨在实现产品性能差异化的技术战略未必可行。
1704348396
1704348397
技术战略必须解决下列三大问题:
1704348398
1704348399
● 开发的技术是什么?
1704348400
1704348401
● 是否要在开发的技术领域内实现技术领导?
1704348402
1704348403
● 技术许可的作用是什么?
1704348404
1704348405
每个领域的决策都必须建立在技术战略如何能提升企业的可持续性竞争战略的基础上。
1704348406
1704348407
开发技术的选择
1704348408
1704348409
技术战略的核心是企业努力实现的竞争优势。要发展的技术应该是那些能对企业通用战略的实施做出最大贡献的技术,在权衡技术开发成功的可能性后表明该类技术的发展最可行。技术战略是使企业实施三大通用战略的强有力的手段。由于实施的通用战略的不同,技术战略的特征将有很大区别,具体如表5–1所示。
1704348410
1704348411
在许多企业中,研发项目更多是出于科研利益的驱动,而不是考虑实施的竞争战略。如表5–1所示,企业的研发项目应该与实施的通用战略一致。成本先导者的研发工作应该包含一系列旨在降低占成本比例较高的所有价值活动成本项目的数目,通过价值工程降低产品设计成本的项目也在其中。对于成本先导者就产品性能开展的研发活动,其目标是与竞争对手分庭抗礼,研发的目标必须要与企业的战略一致,不能不切实际地增加新功能。
1704348412
1704348413
表5–1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即产品和工艺技术变革都能支持三大通用战略的实施。企业可能错误地认为工艺技术变革完全是以成本为导向的,而产品技术变革旨在提升差异化能力。第3章表明了产品技术在实现低成本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4章描述了工艺技术的变化是差异化的关键(这是日本公司常用的策略)。
1704348414
1704348415
表5–1 产品和工艺技术与通用战略
1704348416
1704348417
成本领先 差异化 成本集中 差异化集中 产品技术变化 减少用料、降低生产难度、简化物流要求等降低成本的产品开发方式 提升产品质量、功能、交付能力或者转换成本的产品开发方式 满足特定细分市场需要,遵循够用原则的产品开发方式 为了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需要,超越大布局竞争对手实施的产品设计方式 工艺技术变化 以减少用料或者降低劳动力投入为目的的学习曲线的工艺改良 为了提升规模经济实施的工艺发展 支持高精度、更有效的质量控制、更可靠的排产计划、更快捷的订单处理等,以提升买方价值的工艺发展 为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需要调整价值链,从而降低服务于该细分市场成本的工艺发展 为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需要调整价值链,从而提升买方价值的工艺发展 企业的技术战略应该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和工艺研发范围。技术在企业的整个价值链中起作用,而相对成本和差异化则是整个价值链作用的结果,因此系统检查企业的所有技术能够使人明确在哪些领域可以降低成本或者提升差异化效果。例如,在某些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部门对技术变化的影响要比研发部门对企业的技术变化影响更深。诸如交通、物料处理、通信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重要技术需要特别关注。最后,所有技术领域的发展必须协调起来,保证彼此之间的一致,使企业充分利用其相辅相成的关系。
1704348418
1704348419
皇冠集团就很好地证明了技术战略和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皇冠集团重点选择消费品行业,提供罐装产品的同时,积极响应顾客的需要和请求,为其提供服务。皇冠集团很少或者根本没做基础研究,也没有开发全新的产品,其研发部门是为了及时解决特定的客户问题,并快速模仿成功的产品创新。皇冠集团的研发方法紧密地跟进集中战略,其技术政策与美国罐装公司或者大陆罐装集团完全不同。美国罐装公司或者大陆罐装集团除了罐身外,还提供广泛的包装产品。美国罐装公司和大陆罐装集团在基础原料和新产品的研究方面都投入颇多。
1704348420
1704348421
选择价值链上特定的技术进行重点发展,往往取决于技术变革和竞争优势之间的关联。企业应该专注于那些对成本或者差异化有强大的可持续性直接影响的技术以及那些满足本章开篇所述标准的技术。通过判断是否满足这些标准,可以使企业对能带来最大竞争利益的技术变化进行排序。提升技术的成本必须与其取得的利益以及实现这些利益的可能性进行权衡。
1704348422
1704348423
企业经常面临着在提升某项价值活动现有执行技术或者投资一种新技术之间进行选择。例如在炼铝业,企业可能会面临提升现有的霍尔–埃鲁(Hall-Heroult)炼铝法工艺还是发展碳热还原法的抉择。技术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早期有了重大的进步后,日后的改进将逐渐变缓。这表明与改进成熟技术的努力对应的成效与成本权衡要低于发展新的技术,虽然继续发展成熟技术的成效和成本比例更加明确。
1704348424
1704348425
自我满足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想法。认定技术发展是否已经成熟,要格外谨慎。虽然霍尔–埃鲁炼铝法工艺早在19世纪就出现,但至今该项工艺依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理,自1974年以来,低速柴油发动机的用油效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柴油技术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与汽油机相比,已经是公认的成熟技术,且在市场上也占领着统治地位。能源价格的提升刺激了人们对用油效率的关注。用油效率技术的发展与材料科技、设备和电子产品的发展同步,从而提升了工艺控制的成效、发动机的耐热程度,以及更多好处。
1704348426
1704348427
正如上文所述,绝大多数产品和价值行为不仅涉及一种技术,而是多种技术或者分支领域。出现多种技术或者分支技术的综合使用,才能算作技术的成熟,单独某技术的子类发展不能认定为技术发展已经成熟。某项产品或者工艺涉及的技术子类发生了重大变化,就代表人们可以以全新的方式来组合这些技术子类,来创造新的产品或者工艺。上文所说的炼铝业和低速柴油发动机都说明了这一点。微电子是一项可以应用于多项技术发展的技术子类,其出现为诸多新型技术组合创造了条件,因而对很多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704348428
1704348429
因此,在选择对哪些技术进行投资时,企业必须在完全理解价值链中每一种重要的技术基础上再进行决策,而不能单凭技术的发展或者使用年限来判断。如上文所述,有时候推动技术进步,只要努力和投入就行了。技术子类的进步可以改进现有的技术,但有时候也会出现提高传统技术徒劳无功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跳过这种技术。要企业舍弃自有技术,尤其是自己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技术,肯定不容易,但这却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前提。
1704348430
1704348431
技术发展的选择不能局限于那些有机会发生技术飞跃的领域,价值活动中多种技术的稳步提升,包括那些与产品或者生产工艺无关的技术,也可以大力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此外,很多活动中连续的技术提升要比技术突破更具可持续性,因为树大招风,竞争对手往往会纷纷效仿突破性技术。日本企业的成功很少归功于技术飞跃,而是取决于贯穿价值链始终的技术进步。
1704348432
1704348433
技术领导与技术追随
1704348434
1704348435
企业应对的第二大技术战略问题是追求技术领导还是技术追随。技术领导的概念比较清晰,即企业试图引进支持自身通用战略的技术变革。那些没能实现技术领导的企业将成为技术追随者,包括那些完全不考虑技术变革的企业。技术追随是企业明确采取的有意识且积极的战略,即故意不成为首个创新的企业,本篇着重于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
上一页 ]
[ :1.7043483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