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348720
1704348721
适当的竞争对手绝对能为企业带来多种战略利益,主要包括四大类:提升竞争优势、改善当前的行业结构、推动市场发展和阻止其他企业的进入。具体实现哪些优势要依据行业和企业实施的战略而定。
1704348722
1704348723
提升竞争优势
1704348724
1704348725
竞争对手的存在能推动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具体的运作机制和行业特征如下所示。
1704348726
1704348727
吸收需求波动。竞争对手可以吸纳因产品周期、季节性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需求波动情况,帮助企业更加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产能。拥有这样的竞争对手,相当于能够控制产能利用成本驱动要素(见第3章)。行业领导者的市场份额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上升,在经济繁荣时下降,就体现了这一点。经济繁荣时,由于行业领导企业不能或者不愿满足特定的需要而出现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企业就能因此获得竞争优势。在经济下行期间,市场领导者因受到买方的青睐,且有直接的货源,所以能扩展市场份额。企业允许竞争对手来吸收需求的波动,往往对于企业保持整体实力来满足整个生产周期市场上的需求有很大帮助。但是企业必须确保自身在行业内的总体产能可以满足主要买方的需求,同时避免吸引过多的后来者入市;此外,企业还要有足够的产能盈余来控制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
1704348728
1704348729
提升差异化的能力。竞争对手作为行业新增价值的参照,能提升企业开展差异化的能力。没有了竞争对手,买方要审视企业创造的价值就更难了,而其价格或者服务的敏感度就更高。结果买方可能更卖力地砍价,对服务或者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竞争对手的产品成了买方衡量企业的相对表现的标准,这能让企业更清楚地展示自身的优越性,或降低差异化成本。由此,竞争对手可以发出企业产品价值的信号(第4章)。比如在消费品行业,同类产品多个品牌的存在可以使品牌产品在某些情况下保持更高的利润率。竞争对手作为标尺,其好处就在于能让买方看清企业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区别,真正实现企业的差异化。有了标准,就不会出现企业漫天要价的情况。
1704348730
1704348731
竞争对手可以提升差异化的另一种相关情况是,某个行业内某企业鹤立鸡群时。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企业即使创造了高价值的产品,其定价也不能高出标准质量的产品很多。据报道,IBM很难对其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业务收取高价,直到几大会计师事务所推出高出市场价更多的产品,情况才有改观。美国几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威望很高,其高价产品让买方更容易接受IBM向独立软件公司的要价。
1704348732
1704348733
在那些还没有订立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的行业里,有了比较的标准,其意义就更加重要。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可以对一系列成本和质量进行权衡。在没发生差异化的情况下,买方往往对价格比较敏感。这样的行业里,买方若没有明确的比较标准,就会不断要求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这就会让企业面临利润大幅度下滑的压力。
1704348734
1704348735
服务于不看好的细分市场。在那些不被本企业看好的行业领域,企业的竞争对手可能更乐意参与其中。如果没有竞争对手的存在,企业为了获得足够的细分市场或自我防御,可能不得不涉足这样的行业。缺乏吸引力的细分市场主要指满足下列条件的领域:企业的服务成本过高,企业的议价能力和价格敏感度以及企业的竞争地位不具可持续性;企业参与这些不被看好的细分市场的竞争,会损害其在游刃有余的细分市场中的地位。第7章提出的概念可以用来确定与战略意义相关的细分市场及其战略吸引力。
1704348736
1704348737
当企业针对生产线上的某个项目很难实现差异化,也很难获得可观的回报时,就足以证明竞争对手对企业的价值。这个例子很常见。如果买方一定要购买这些项目,就得寻找相关项目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指望在出售整条生产线的过程中赢得竞争优势。若有竞争对手能供应这些产品,那么其对企业的威胁程度将远远小于买方找到全新的供应商所带来的威胁。好的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境下发挥作用的关键是,行业对企业与对手企业的产品需求是相关的。
1704348738
1704348739
特定的买方群体对价格敏感,具有议价能力,这种情况也与竞争对手对企业的价值有关。若行业里不存在竞争对手,则企业将被迫为了自我防御而向那些并不特别理想的买方提供服务,这样才能避免让具有杀伤力的竞争对手加入并获得收益(见第14章)。像希尔斯这样的大型经销商,由于规模大,竞争战略注重低成本而不是差异化,因而要比小型的连锁店更强大,对价格更加敏感。企业服务于大型的经销商获得的回报要比服务于小型连锁店的回报更低。除非企业在不看好的领域内竞争,服务的买方数量不断增加,足够支撑起整体的竞争地位,否则企业的赢利能力将大大降低。然而,企业在业内如果没有比较可靠的对手服务这些入不了企业“法眼”的买家(比如上面提到的大型商场),就会让些杀气腾腾的新手企业有机可乘。
1704348740
1704348741
政府采购行业中的典型情况说明,服务某个细分市场会影响企业服务其他细分市场的表现。向政府机构出售产品要走封闭投标程序,最终价格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因此,服务政府的价格就会被那些本身对价格不敏感的专业买方获知,企业要想和这类买方以有利于自己的价格成交就很难了。如果企业有可靠的竞争者来应对政府采购商,情况就会好很多。使竞争对手服务于特定的细分市场,企业就不会因在某个细分市场的供应产品不够水准而影响其在其他细分市场的供应和服务信誉,这样做也有利于企业。
1704348742
1704348743
竞争对手如果能在企业吃不消的某个细分市场服务买方,那么企业也能从中获利。如果企业因为法律原因不能对不同的买方实施不同的标价,借此来体现服务成本的差异(如《罗宾逊–帕特曼法》的颁布),或者由于买方之间的再销售行为不允许差异定价,那么可靠的竞争对手就能帮助企业以更低廉的价格或者更低的利润标准来服务高成本顾客,这样一来,企业本身的利润就能增加。
1704348744
1704348745
当然,要在某个细分市场允许竞争对手的存在,得确定该细分市场对企业而言是否的确无利可图。有时候,有些看似无利可图的市场,是因为定价不合理或者服务方式不正确造成的。碰到这类情况,企业最好独自应对这个细分市场,不要轻易让竞争对手进入。有关不合理定价风险的内容,请参阅第3章。
1704348746
1704348747
提供成本保护伞。高成本竞争者有时候会有成本保护伞的作用,能提升低成本企业的赢利能力。行业领导者为行业追随者提供了成本保护伞,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看法。在某些行业中也的确如此。其实,市场价格通常是在稳定上升的行业中由高成本竞争者的成本地位决定的。对于这一点,很多人往往会忽略。如果高成本竞争者在产品成本水平附近定价,则低成本竞争者就能从同样的标价中获得不少利润。但是,如果市场上缺了这个高成本的竞争者,买方对价格的敏感度就会上升,因为买方在定价的时候注意到了更大的溢价空间。买方(包括零售商)希望在市场上找到第二家甚至第三家供应商,高成本竞争者提供的成本保护伞在这种情况下才更有价值,因为这就等于把一大部分业务拱手让给高成本竞争者。
1704348748
1704348749
高成本竞争者定价的风险是,这样的价格会吸引新企业进入。为了成功实施企业的战略,必须要设定一定的准入障碍。高成本竞争者要有足够的营业额保证自己的可靠性,避免吸引那些不够格的竞争者进入。
1704348750
1704348751
利用员工或者监管者提升议价能力。若价格谈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涉及整个行业,竞争对手的存在将大大提升企业与员工和政府监管者的议价能力。行业领导者在面对行会谈判时,经常会被迫放宽有关产品质量、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标准。行业内存在的竞争者的赢利能力较低,但资本化程度不高或者定位本身不稳,对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影响不大。
1704348752
1704348753
降低反垄断的风险。对于降低反垄断的检查和指控来说,存在可靠的竞争者是必要的。柯达公司和IBM就曾屡次面临反垄断指控,消耗了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其不能专心于业务的经营。即使政府反垄断指控概率不高,但由于企业拥有的市场份额过高,所以每次采取重大行动时,包括引进新产品、技术许可或者价格变化,都有可能引发个人诉讼。诉讼的风险会导致占据高市场份额的企业在决策过程中有意无意提高戒备心理,唯恐损害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拥有靠谱的竞争者就能大大改善这种情况。
1704348754
1704348755
增加企业前进的动力。竞争对手存在的重要作用在于它们是推动企业前进的重要激励者。可靠的竞争对手能够激励企业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追赶技术变化潮流。竞争对手的存在让企业员工上下一心,意识到实现共同目标的重大意义。竞争对手的存在,在企业组织内部起到巨大的威慑作用。例如施乐公司就受益于复印机生产商对手的推进作用。经过几年的较量后,施乐公司在绩效与成本无关的领域内大幅度提升了自身的制造成本地位,开发新产品的步伐也在大大加快。拥有垄断或者近似垄断历史的企业往往让人们看到,身为市场领导者自满的下场:安于现状、无法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最终就会失败。
1704348756
1704348757
改善当前的产业结构
1704348758
1704348759
拥有竞争对手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善整体的行业结构。
1704348760
1704348761
提升行业需求。竞争对手的存在,能够提升整体的行业需求,并进而提升企业的销售额。比如,行业广告能提升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竞争对手的广告也能提升企业的销售量。市场追随者由于规模过小,无法获得规模经济,因此它们在广告上的投入往往与自身规模不成比例。企业和竞争对手定期推出新产品,这就能提升行业的总体吸引力,加强消费者对行业的意识,增加需求。最后,竞争对手入行有时候能够增强产品的可信度。比如IBM进入市场后,人们对个人电脑的认识就大大加深。
1704348762
1704348763
竞争对手能够在行业的生产线包括互补产品的领域里提升行业需求,比如照相机和胶卷、剃须刀和刀片、实验设备和耗材供应商等。在某个产品上独领风骚的企业会因为一个或者多个竞争对手出售互补产品而受益。例如,柯达许可相机技术,促成多个竞争对手出售相机,刺激柯达专用胶卷的销售额。这一战略的基础是竞争对手有能力通过集体营销行为提升市场对互补产品的基本需求。当企业很难就互补商品赢得足够回报,因此不强求自己满足所有细分领域的需求时,这个战略才有效。
1704348764
1704348765
提供第二或者第三货源。在很多行业中,尤其是涉及重要原材料或其他重要投入要素的行业里,买方会为了降低供应中断风险或抵消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希望获得第二或者第三货源。这种买方行为常见于涡轮发电机、金属罐、白糖和化学品等行业。作为第二或者第三货源,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的存在能够减缓企业的压力。防止买方把那些更有威胁性的竞争者引入市场,还能延迟或者减缓买方开展后向一体化的风险。
1704348766
1704348767
京瓷公司是京都陶瓷公司在美国的分公司,它就曾面临缺乏适当的竞争对手而无法在半导体供应行业内发展的境况。由于半导体芯片的陶瓷片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所以美国半导体公司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供应渠道,大力投资帮助新的供应商进入。如果有竞争对手存在,京瓷公司就不会如此被动,受制于买方的介入行为,在定价方面也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挑剔。
1704348768
1704348769
上述例子主要是针对工业产品,其实消费品行业也存在这种情况。零售商往往代理多个品牌产品的销售,不愿专门服务于某一家生产商。有了良好的竞争对手,能降低零售商帮助其他企业的概率,避免它们通过更有利的货架位置、大量销售和其他支持措施来进入行业。
[
上一页 ]
[ :1.7043487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