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44675e+09
1704446750
1704446751 罗斯个人退休账户和401(k)账户在投资于经过批准的基金或有价证券时,允许作为税前扣除项目免税。如果没有所得税,这些资金几乎都将另作他用,但政府还是认为有必要支持这样的经济活动。因为雇主可以凭借向401(k)缴款获得税收扣除,所以税收优惠无异于政府补贴。
1704446752
1704446753 这些补贴再加上这种毫无理由的信心对上市公司和证券经纪公司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它对整个国家却没有益处。首先,盲目投资绝对不可能带来有效的资源配置。相反,它或将制造资产泡沫,因为一无所知的投资者只是在随波逐流。当然,我并不是想告诫人们不应该投资,而是说政府不应该让自己变成沿街叫卖的小贩,肆无忌惮地大声吆喝:“快来呀,这里水好。”
1704446754
1704446755 非理性投资带来的不仅是无效,更糟糕的是政府对民众赔钱时做出的反应。回想安然2001年破产时,很多人因为公司高管的罪恶行径而赔光了养老钱,在电视报道中,人们看到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美国人成为罪恶资本主义的受害者,不出意外的是,国会再次忙不迭地制定一系列新政策。
1704446756
1704446757 同样的事情在金融危机期间再度上演。政府救助金融公司当然不缺少理由:拯救千百万美国民众的股票投资。你或许可以让一家大银行倒闭,但只有冷酷无情的人才能看着祖父的退休金瞬间蒸发却毫无愧意。
1704446758
1704446759 随后出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也被冠以保护普通美国民众的股票投资的伟大使命而受到追捧。
1704446760
1704446761 于是,高谈阔论“所有权社会”的共和党与极力颂扬平等的民主党都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出更多新政,诱使更多人把钱扔进股票市场,在他们看来,只有市场才是安全的。但是当事实证明股市不再安全时,一向主张自由市场的共和党又把这当作强化政府干预的理由,而素来坚持民粹主义的民主党却在突然之间找到了一个动人的借口,使他们可以动用数十亿美元救助资金雄厚的大型银行。
1704446762
1704446763 此外,政府监管的存在还诱使投资者陷入道德风险。证券经纪公司的客户意识到政府在保护自己,于是他们变得胆大妄为,疏于调查分析。假如伯尼·麦道夫当初没有信任监管者的话,我坚信他精心策划的骗局或许还将延续下去。
1704446764
1704446765 全球曼氏金融就是一个发生在我们眼前的真实案例,据称,全球曼氏金融擅自动用客户资金为衍生品交易提供担保,并最终因交易失败而破产。这导致人们呼吁以更多的监管政策保护投资者。但不应忽视的是,混用客户资金和自有资金早就是法律严格禁止的行为。难道真有人会天真地以为,集全球曼氏金融前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高盛银行前首席执行官、美国前参议员及纽约州前州长等光环于一身的乔恩·科尔津对此一无所知吗?要求公司遵守现有制度的新制度真能带来什么变化吗?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却是:有些人干脆对这些新制度置之不理,而那些循规蹈矩、诚实守信、确实不会伤及投资者利益的商人却要为符合这些监管付出巨大的代价。
1704446766
1704446767 解决方案之一:废除华尔街的监管者
1704446768
1704446769 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更“精明”的监管政策或是更出色的监管者,相反,我们需要彻底摒弃监管机构,或者至少应该让它们成为各公司可以选择的对象。
1704446770
1704446771 在技术上,FINRA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它却是一个作用显著的政府机构,因为政府要求证券经纪公司必须加入行业协会,因而必须遵守FINRA的规范。
1704446772
1704446773 美国国会应取消SEC,并让FINRA的会员制度成为自愿性规范。
1704446774
1704446775 取消SEC将使政府不再对股票市场拥有批准权。如果投资表弟开的爱尔兰酒吧,你可能血本无归,因为你太清楚表弟的经营能力了,同样,投资股票市场的人也应该清楚其中的风险。当然,取消SEC并不意味着可以容忍股市欺诈行为肆意蔓延。欺诈依旧是一种犯罪行为,只不过应由州政府机构裁决,如果欺诈行为涉及跨州交易,应直接交由司法部裁定。
1704446776
1704446777 另外,内幕交易并不比监管者危险。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不遗余力地杜绝民众内幕交易的同时,美国国会却允许其议员免受这些法律的约束。正像电视节目《60分钟》在2011年报道的那样,当选议员可以通过交易非公开信息获利,而且这样做完全合法,而他们的投票结果将直接决定这种影响的程度。因此,如果一个国会议员最先获知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有可能否决一种很有前途的新药,生物技术公司的成功与否就取决于它能否通过最终审批,此时,如果这位国会议员购买看跌期权或直接做空该公司股票,完全属于合法行为。另一情况是,如果有人在电梯里无意听到一则小道消息:理发师声称朋友的表妹告诉他,某上市公司即将实施并购。于是,他决定冒险尝试一下,购买一份看涨期权。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面临3倍于收益的民事处罚。情节最严重的违法者甚至会按刑事犯罪获刑,接受最高可达500万美元的罚款及20年监禁的判罚。
1704446778
1704446779 我们应该不会忘记,2002年,一位声称掌握未公开信息的股票经纪人将这一信息告诉了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尽管这一切都是道听途说,但斯图尔特还是因及时抛出3 928股英克隆生物制药公司股票而避免了58 062美元的损失,她却因这一内幕交易事件而收到一张137 019美元的罚单。更严重的是,斯图尔特还被禁止在5年内担任上市公司的董事、首席执行官或首席财务官。除此之外,她还因妨碍司法机构调查内幕交易而被判入狱服刑5个月,并在家中监禁两年,随时接受电子监测。不过,调查斯图尔特内幕交易案的美国国会议员却免受她被指控违反的法律约束,而且还可以凭借交易内幕信息大发横财。
1704446780
1704446781 在我看来,在股票市场上,小道消息带来的亏损远比它带来的收益多得多。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小道消息是没有根据、虚假错误的,而且股市也很少会像内幕信息交易者预期的那样做出反应。同时,美国国会议员可以凭借掌握的第一手消息在长时间内获取可观的回报,却严重影响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发表在《财务分析与定量分析杂志》(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上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参议员投资股票的业绩不仅跑赢大盘和散户投资者,而且令投资专家和企业内幕人士自叹不如。正因如此,这些参议员才会义无反顾地放弃数百万美元年薪的对冲基金高管职位,因为一旦离开参议院,他们就失去了内幕信息的来源。当然,我的观点并不是彻底废除针对内幕交易的法律,而是说最多也只应该以民法手段处理此类案件。不过,如果说有人应该被彻底禁止从事内幕信息交易,尤其是这个人又参与内幕交易的立法,那么这个人只能是美国国会议员。
1704446782
1704446783 上市公司会对去监管做出怎样的反应呢?如果你相信了媒体或是政治家,那么公司无一例外地都会选择守口如瓶。但如果公司让自己财务账簿完全摆脱公众监督视线,会将投资者推入一片漆黑。不同的公司应提供不同类型的披露方式,然后由市场对这些披露制定一种评判标准。监管机构设立上市要求,作为上市的前提条件,公司必须满足这些要求。
1704446784
1704446785 某些投资者或许希望每周都能看到公司最新的财务状况报告。有些人则认为,季度性披露要求只会鼓励公司过分关注短期收益,忽视长期经营的稳健性。这些投资者或许希望降低收入和利润的披露频率,加大管理策略的披露强度。
1704446786
1704446787 独立研究机构及审计公司或许更适合完成对上市公司的主要监管任务,因为它们无须获得政府许可,而是完全凭借声誉在市场中寻找立足之地。
1704446788
1704446789 FINRA的情况也不例外。如果我可以选择不接受FINRA的约束,我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个选择。如果政府担心我引诱容易轻信的投资者陷入毫无约束的游戏,我可以按规定做出声明:不接受FINRA监管,投资者责任自负。
1704446790
1704446791 尽管这样的声明可能会吓跑一些潜在客户,但我相信我肯定能争取到更多的客户。毕竟,是FINRA迫使我在次级贷款问题上误导了客户,让我将小投资者拒之门外。
1704446792
1704446793 如果没有FINRA或是SEC盯着我,我的客户难道就不能得到保护吗?那我不妨这样问你:你认为谁更在乎我的客户,是FINRA或者SEC的监管者,还是我呢?如果我欺骗自己的客户,最终谁会遭受损失呢,是FINRA或者SEC的监管者,还是我?
1704446794
1704446795 我没有能力强迫他人委托我帮他们理财。我之所以能吸引到客户,主要取决于我是否有能力说服他们:我能比我的竞争对手更好地帮他们理财投资。如果没有建立在能力、诚信和公平基础上的声誉,我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1704446796
1704446797 当然,去监管注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投资者必须亲自对公司进行名副其实的尽职调查,但由此带来的利润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也注定多于付出的代价。
1704446798
1704446799 投资者应该学会在没有政府监管的情况下主动了解市场、了解公司,确保形势尽在自己的掌控中。市场应为小投资者提供更好的选择。但是很多投资者目前还被共同基金或在线折扣交易商拒之门外,因为监管制度的存在,让他们找不到可以帮助自己的投资专业机构。
[ 上一页 ]  [ :1.704446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