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452902e+09
1704452902
1704452903
1704452904 理性选民的神话:为何民主制度选择不良政策 [:1704450265]
1704452905 理性选民的神话:为何民主制度选择不良政策 理性的胡闹
1704452906
1704452907 普通公众只要进入政治领域,其智商水平就会下降。在那里,他以一种在他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将被看做是婴儿水平的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他再次变回了原始人。
1704452908
1704452909 ——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33]
1704452910
1704452911 在作出选择的经济模型中,关键在于两股力量:偏好和价格。消费者偏好决定其对橙子的需求曲线的形状;他所面临的市场价格决定他在需求曲线上的落点。这一见解之所以深刻是因为它的普遍性。经济学家能用它来分析从生孩子到抢银行的所有现象。
1704452912
1704452913 非理性是一个不和谐的例外。承认非理性一般被视同于否定经济学。[34]一个“非理性的逻辑”听起来是自相矛盾的。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这种反应过于草率了。经济学能用它处理其他问题一样的方法处理非理性:偏好和价格。如同我已经指明的那样:
1704452914
1704452915 人们存在观念偏好:一个民族主义者喜欢把外国生产的产品看做是价高质次的垃圾;一个外科医生以其在醉酒时仍能操刀而自得。 错误观念的物质成本可以从零到非常大:依照其错误观念行事将让民族主义者为国内的劣质商品掏更多的钱,而让外科医生毁了自己的前程。 把这两大构件放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简单的非理性行为模型。如果行为者同时在乎他的物质财富和非理性信仰,那么在放弃理性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该消费更少的非理性。[35]我可能希望自始至终都坚持让自己舒服的观念,但它的成本过高。生活在波利安娜的梦幻世界里会阻止我处理很多问题,如我后院的那棵枯树,看起来马上就要栽倒在我的房顶上了。
1704452916
1704452917 我把这种同时强调与理性无知的同源性和差异性的方法称作理性的胡闹 (rational irrationality)。[36]两者都将认知不充分看做是一种选择,是对激励的反应。差别在于,理性无知假定人们懒得去追究真相,而理性的胡闹是说,人们主动回避真相。[37]
1704452918
1704452919 理性的胡闹意味着人们存在“非理性需求”曲线(图5.2)。照例,X轴代表数量,Y轴代表价格,但是在解释上有所变通。“数量”是指非理性的程度——行为者背离客观理性观念的程度。消费0单位的非理性意味着完全理性。“非理性的价格”是行为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非理性消费所要付出的财富数量。[38]
1704452920
1704452921
1704452922
1704452923
1704452924 图5.2 非理性的需求曲线
1704452925
1704452926 经济学理论对需求曲线的形状描述甚少。[39]如果非理性价格下降,那么需求数量上升。但是对非理性的需求曲线(图5.3)可能相对平缓,如D1所示,价格的小幅上升就会导致数量的大幅减少;或者如D2所示相对陡峭,只有较大的价格上涨才会减少消费。需求在实际中可以是一条与Y轴重叠的垂直线,表示行为者在任何价格水平上都不存在非理性的愿望。我把这种情况叫做新古典 非理性需求曲线,因为这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默认的前提(图5.4)。
1704452927
1704452928
1704452929
1704452930   图5.3 变动的非理性需求的价格弹性     图5.4 新古典非理性需求曲线   理性胡闹的一个有趣的预期是,不同的激励因素促使人们在矛盾的观念之间摇摆不定。[40]例如,作为消费者,保护主义者常常对糟糕的经济理论嗤之以鼻。而转眼间,产品价格和质量又变得更重要了,而原产地在哪里则无关紧要。与之类似,绝大多数人反对工资上涨会增加失业的观点。我在教授经济学原理课程时,讨论失业和过度工资的关系问题常常引发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怀疑,甚至是愤怒:我怎么能如此冷漠无情 ?但是对劳动力需求的非理性是选择性的。当我那义愤填膺的学生们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工资要求”那一栏时,该作何反应呢?他们可以要100万美元一年,但他们不能。当他们的未来取决于此时,学生们开始认同经济学的老生常谈,劳动力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了。
1704452931
1704452932 具有讽刺意义的解释是,我的学生们一直明白劳动力曲线的道理。那为什么老师在谈论你自己相信的东西时要发怒呢?他们更有可能会否认这一点。但是,当他们在填求职申请表的时候,一直待命一旁的理性恢复了,告诉他们说:“现在不是你发怒的时候。”一个优秀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说:“我不想降低自己的身价,但是我是个初级工人,我能获得这个工作的唯一办法是要一个初级工的工资。我要的越多,他们要我的可能性就越小。”
1704452933
1704452934
1704452935
1704452936
1704452937 理性选民的神话:为何民主制度选择不良政策 [:1704450266]
1704452938 理性选民的神话:为何民主制度选择不良政策 心理学合理性
1704452939
1704452940 大部分可得证据表明,任何社会的人们在直接关乎生计的观念及惯例方面,往往相对理性。观念与惯例与生存之道越无关,其沾染非理性色彩的可能性就大。
1704452941
1704452942 ——罗伯特·埃杰顿(Robert Edgerton):《病态的社会》[41]
1704452943
1704452944 可以认为,经济学家迟迟不肯采纳我这样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因在于,从心理学角度看,它似乎是不合理的。[42]理性的胡闹似乎描绘了一条通往谬误的奇怪路径:
1704452945
1704452946 步骤1:在你能力范围内找出真相;
1704452947
1704452948 步骤2:权衡拒绝真相的心理收益与物质成本;
1704452949
1704452950 步骤3:如果心理收益大于物质成本,将真相从脑海里驱除,拥抱错误。
1704452951
[ 上一页 ]  [ :1.70445290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