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52709e+09
1704527090
1704527091 “千禧一代”
1704527092
1704527093 人们对“千禧一代”进行过大量研究,发表过专栏文章。关于他们最早和最晚的出生年份,人们也提出过各种时间框架。不过,必须再次说明,如果要定义特定的某一代人,应当具备一些分类技能,不需要多么严谨和专业,只需具有总体性、指示性和方向性。撰写关于代际交替的文章、发表演讲总是会有些主观。虽然这么说,我还是认为“千禧一代”主要出生于1981~1997年(这意味着本书写作期间,也就是2012年,他们的年龄在15~31岁之间),他们成长于数字世界,但并非出生于这个世界。
1704527094
1704527095 我认为,对于如何定义和区分这一代人,最好的划分依据是科技。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千禧一代”在青少年时期第一次接触互联网,他们对互联网的初始印象是拨号上网和早期的宽带,这些都是有线上网方式。无线上网是第二阶段。按照这样的技术依据,“千禧一代”可以分为两组人群,一组出生于1981~1991年,另一组出生于1991~1997年。
1704527096
1704527097 年龄大的一组经历了互联网从早期阶段发展到今天这个形态的整个过程。年龄小的一组接触到互联网时,高速网络和无线上网已经出现。前一组有过一段重要经历,也就是说他们使用过早期的手机,当时还不能上网,后来又转向智能手机和可安装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手机。后一组的第一部手机通常是智能手机,或者是能安装应用程序的手机。
1704527098
1704527099 那么既然我们已经给“千禧一代”做了明确的定义,现在就来近距离看看他们的世界观和对未来若干年的影响吧。由于一些书已经探讨过“千禧一代”和他们的特征,所以本书仅关注这一事实:他们是在转折时代成长起来并步入社会的两代人中的第一代。
1704527100
1704527101 杰克·迈尔斯(Jack Myers)在2012年出版的《网瘾》(Hooked Up)一书中用“互联网先锋”这个短语描述1991~1995年出生的“千禧一代”。迈尔斯认为出生于这5年的“千禧一代”与此前出生的同代人极为不同,因为他们是真正完全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第一代人。他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但我对迈尔斯定义的“互联网先锋”这个群体还有一点儿疑义,那就是我认为他们的出生年限应该延长至1997年。这是因为迈尔斯的研究针对的都是美国人,我将视野扩展到全世界,增加两年是因为考虑到其他发达国家在互联网领域落后于美国,美国在这个领域是领导者。
1704527102
1704527103 “千禧一代”将是转折时代首批新生代成年人。今天,无论是社交圈、工作场所还是世界文化,联系的紧密程度前所未有,当成长起来的“千禧一代”进入社会时,他们将明显加快摒弃惯常思维的步伐。他们将大力推动生活各个方面的转变,他们的思维、行为、道德准则和世界观将走在时代的前列。21世纪20年代他们将在各组织内部达到权力顶峰,这一代人中年龄较大的一组会成为国家政权、跨国组织以及文化和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人。
1704527104
1704527105 “千禧一代”是在“9·11”恐怖袭击事件的阴影下成长起来的,这意味着在他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也许是全部时光),他们看到的只有战争,因为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恰好发生在他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尽管对这一代人中的许多人而言,这些战争的确很遥远,但是全世界年龄较大的“千禧一代”中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这两场战争中服役。
1704527106
1704527107 瑞格林艺术与设计学院有一些来自全世界的最有天赋、最具创造力的“千禧一代”学生,在那里担任客座讲师时,我曾有过一段有趣的个人经历。2011年秋,我正在给一个班级讲解转折时代的活力,我自然会要求他们关闭笔记本电脑、别玩手机,然后我提出一个问题:“作为‘婴儿潮一代’的一员,为什么今早我醒来后看到日期是11月22日就产生了某种情绪呢?”
1704527108
1704527109 没有学生知道答案,我感到吃惊。
1704527110
1704527111 “1963年11月22日是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的日子。”我回答道,心里仍然有一种不适感。
1704527112
1704527113 我使他们暴露出知识匮乏的一面,这时一名学生说:“这个日期也许对你们很重要,但是对我们来说,9月11日才是重要的日子。”
1704527114
1704527115 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婴儿潮一代”作为牵线搭桥的一代,是惯常思维的拥有者,在这样的背景下,上述交流具有怎样的意义?
1704527116
1704527117 这引发了一场讨论:“千禧一代”所面对的现实是,从孩童时期开始,美国人就一直处于战争状态。由于这个班级的专业是沟通艺术,他们的作业之一就是创建一个关于班级如何沟通的项目,所以我引导他们就如何开展这样的项目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
1704527118
1704527119 “以和平为主题的项目怎么样?”我建议。
1704527120
1704527121 一名女学生立刻举手说:“可是我们不知道和平是什么样的。”
1704527122
1704527123 很快我们想出了一个项目,学生们向同代人提问,更重要的是向他们的父母提问:“和平是什么样的?”
1704527124
1704527125 我们希望创造一个文化基因,让全世界的“千禧一代”受其影响,能够站出来问长辈们:“和平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们从未见过和平?”
1704527126
1704527127 这种交流和提问的辛辣程度显而易见,并且直指人心。“千禧一代”正茁壮成长,人类事业的各个领域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对21世纪和转折时代(主要由他们建设的时代)的观点明显异于前人,不受惯常形态的束缚。
1704527128
1704527129 这一代人已经成长起来,对性别和种族的歧视有所淡化。他们的自我认知更具全球化色彩,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更明显。他们的成年期正是经济萧条严重的时期,虽然他们看到世界各地的同龄人遭遇难以置信的高失业率,并且亲身经历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时期,但他们意识到这场灾难不是他们造成的。这样的观点使他们经常漠视老一辈人的建议、理念、指导和观点,于是“千禧一代”与长辈们之间产生了巨大的世界观代沟。
1704527130
1704527131 这条代沟将加速10年转型期内惯常思维的消失,因为“千禧一代”不会尊重、也不会欢迎或者接受“桥一代”和“X一代”的惯常思维。
1704527132
1704527133 因此,将来惯常思维的代际传递不会达到过去那样的程度。为什么“千禧一代”将创建具有创新意义和变革意义的理念,以重塑20世纪的思想,这就是原因。他们将证明如何解决21世纪的全球性问题。
1704527134
1704527135 2007~2012年,也就是信息时代向转折时代过渡期间,全球经济发生了可怕的重组性衰退,“千禧一代”的失业率极高,这种状况也改变了这一代人的经济愿望。由于传统的就业之路已经堵死,而且大学学位(他们还在偿还所欠学费)在传统职场里不再受人尊敬,他们越来越多地认为创业才是出路。我们将看到,在这一代人中,创业者的比例提高,独立承包商的层次也在上升,他们的年龄将是历史上最小的。
1704527136
1704527137 “数字土著”
1704527138
1704527139 “数字土著”与“千禧一代”同样有趣且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他们对我的吸引力即便未超过后者,至少也是同等水平。作为未来学家,我长期近距离地观察这一代人,因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视角,使我可以了解转折时代的全新意识是什么样的。
[ 上一页 ]  [ :1.7045270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