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579075
根据同业公会的规定,设菲尔德的刀匠师傅同时拥有的徒弟人数不得超过一人,同样,诺福克和诺韦杰的织匠师傅同时拥有的徒弟也不得超过两个,违者每月罚款5英镑上缴国王。英格兰和英属殖民地的帽匠师傅不能同时拥有两个以上的徒弟,违者每月罚款5英镑,一半归国王,一半归控告人。这两项规定曾经得到法律的承认,但它们显然是依照设菲尔德同业公会的规定而来。伦敦丝织业联合不到一年,便制定出每个师傅不得同时拥有两个以上的徒弟的规定。后来,这项规定被议会废止。
1704579076
1704579077
18世纪的广州
1704579078
1704579079
1757年,广州被宣布为清政府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史称“一口通商”,并由指定的广州十三行垄断全中国的对外贸易。这使广州当时的国际知名度迅速提高,成为仅次于伦敦和北京的世界第三大城市,是广州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1704579080
1704579081
1704579082
1704579083
1704579084
以前,欧洲的行业公会把学徒期限定为七年,而这种公会都被称为“university”,它是公会一词的拉丁文原名。在古代城市的特许状中时常见到铁匠“university”、缝工“university”等等。现在的“university”特指大学,因大学在设立之初,参照行业公会的学徒年限,把获取文艺硕士学位的年限也定为七年。
1704579085
1704579086
伊丽莎白在位第五年,政府颁布的学徒年限法令规定:要想在英格兰从事手工业,至少须做七年学徒。于是,英格兰行业公会的规定变成了市镇所有行业的公法。该法令用词笼统,似乎包括整个王国,而在解释上,其适用范围却只限于市镇。于是,农村劳动者可以从事不同的技艺,而不必每种技艺都从师学习七年。如果规定学习每种工艺的人数,农村人口肯定不足。一个人有必要兼会几种工艺,这样可以便利农村居民。如果严格解释这条法令,那么其适用范围只限于英格兰境内,伊丽莎白在位第五年之前建立的行业,而并未扩展到其后新建的行业。这种限制引起一些政策规定的愚蠢区别,比如,由于英格兰在伊丽莎白在位第五年以前就已经存在车轮制造业,因此马车制造人既不能自造车轮,也不能雇人制造,而必须向车轮匠购买。但车轮匠却不受此限制,因为马车制造业是在学徒法令颁布后才出现的。曼彻斯特、伯明翰和沃弗汉普顿的制造业亦可凭此理由摆脱学徒法令的限制。
1704579087
1704579088
1704579089
1704579090
1704579091
修道院
1704579092
1704579093
6世纪,意大利圣徒本笃在卡西诺山建立本笃修道院,定下了修道院的管理方针和修士道德及生活的准则,成为中世纪欧洲修道院统一的基本纲领。圣本笃认为修道院不应该依赖外界捐助,因此后来的修道院内常有磨坊、面包房、菜圃、酒窖、手工作坊、马厩,甚至牧场,经济上可以自给自足。他还提倡接待远方来的宾客包括难民、流浪者和朝圣者,也是修道院的重要工作。这一职能后来发展为医院、教育和社会服务。图为著名的彼切尔洞窟修道院(局部)。
1704579094
1704579095
法兰西各地各行业的学徒年限皆不相同。在巴黎,大部分行业的学徒年限都是五年。然而,若想取得某行的师傅资格,至少还得再做五年帮工。做帮工的五年被称为伙伴期间,而他也被称为师傅的伙伴。苏格兰的学徒年限不存在普遍的法律规定。行业不同,年限亦不相同。人们一般通过支付少额货币来缩短学徒年限和购买公会会员资格。在苏格兰制造业,如亚麻布和大麻布工人,以及制造业工人的附属技工,如车轮制造者、纺车制造者等,他们无须付钱便可在自治城市操业,自治城市的市民都可在法定日自由贩卖家畜。苏格兰的学徒年限一般是三年,即使一些需要非常精巧技艺的行业也是如此。据我所知,欧洲各国的同业公会法律都没有苏格兰宽松。
1704579096
1704579097
劳动所有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其他所有权的主要基础。穷人的全部财产是其体力与技巧。在不妨碍邻居的前提下,不允许穷人以正当的方式使用其体力和技巧,那显然是在侵犯他们的劳动所有权。而这也会侵害和妨碍劳动者和雇主的自由。雇主可以自行决定雇佣何人,政府出面干涉雇主自由选择雇工的权利,显然不仅是压制,更是僭越。
1704579098
1704579099
长期学徒制不能保证市场上不常出现劣质商品,要是市场时常出现不良商品,那一般都是因为欺诈,学徒年限再长也不能保证欺诈消失。因此,人们需要一条完全不同的法规来防止这种弊害。在金属器皿刻上纯度记号,给麻布和呢绒印上检记,给消费者的保证要远大于学徒法令。购买者一般只看记号或检印来辨别货物。
1704579100
1704579101
看不见的手
1704579102
1704579103
“看不见的手”是《国富论》中一个著名的比喻,它的原意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受“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在这种机制下,人人都有获得市场信息的自由,通过自由竞争为自己谋利,无须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这一比喻后来被推广到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如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就由此支配。
1704579104
1704579105
1704579106
1704579107
1704579108
长期学徒制并不利于少年人养成勤劳的习惯。按件计资的劳动者自然会趋于勤勉,而学徒可能因利不关己而流于怠惰。一般情况下,从事底层职业的劳动者,其乐趣完全来自劳动报酬,越早享受到劳动的乐趣,就越早对劳动感兴趣,也就越早养成勤勉的习惯。少年人若长期不能享受劳动的利益,当然会厌恶劳动。慈善机构送去做学徒的儿童,其学徒年限一般比普通人要长,结果他们大多成为懒惰无用之人。
1704579109
1704579110
古代没有学徒制,学徒制始于近代。罗马法中尚未规定师徒义务,直到近代才出现相关规定。在希腊语或拉丁语中,没有“学徒”的概念。所谓“学徒”,是指为了学习某种技艺,在一定年限内无偿为师傅工作的人。
1704579111
1704579112
其实,学徒年限不必很长。即使要掌握复杂的技能,也不需要很长时间。年轻人若以帮工的身份工作,按工取酬,并赔偿损坏的材料,他们必然会更加勤勉。这样的教育效果会更好,所需的时间和费用也更少。但是师傅和学徒都将因此损失很多。师傅必须支付学徒工资,而学徒则因竞争激烈而减少收入。各种手艺人都将成为损失者,社会却将因此得利,各种工艺制品的价格将更低廉。
1704579113
1704579114
自由竞争必然引起价格下降。同业公会及公会条例就是要限制自由竞争,阻止价格下降,从而阻止工资和利润的下降。旧时,在欧洲多数地区设立公会,只需得到当地城市的准许。在英格兰,还须得到国王的特许,但国王的特权似乎只是为了向臣民勒索钱财。只要向国王缴纳若干罚金,就能得到国王特许。同业公会及其条例都要受当地上层公会组织的监督。
1704579115
1704579116
商人和技工完全控制了自治城市。他们制定规则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从而抬高价格。每个行业都只能从本城其他行业购买价格偏高的产品,同时它也能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这样买卖相衡,各行业之间的交易都不会蒙受损失。但与农村交易时,他们都能获取暴利,正是这种交易维持了城市的繁荣。
1704579117
1704579118
1704579119
1704579120
1704579121
腓特烈大帝视察建筑工地
1704579122
1704579123
图中,18世纪的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在阿尔让侯爵的陪同下,视察位于波茨坦的无忧王宫的建筑工地。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形成了新兴的大城市中心经济模式。
1704579124
[
上一页 ]
[ :1.7045790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