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763804e+09
1704763804
1704763805 下一次我不打飞机了,我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就会选择最常用也顺手的工具——PPT,然后我用视觉化的策略去做一份自我介绍,跳出全是文字的框框。最后我会用抠图,图文排版的技巧,突出我个人的特点,做好的简历,我会请别人拍砖,加以改进。
1704763806
1704763807 请问,在这里面用到的思维框架和做事的程序,和我们的整体式学习像不像?
1704763808
1704763809
1704763810
1704763811
1704763812 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 [:1704761474]
1704763813 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 第五章 你会阅读大学教科书吗?
1704763814
1704763815 对于教科书,其实我们知道的事情并非像我们自己以为的那样多,不信,你看看本节就知道了。你和你的教科书,其实就好像是一对天天在一起却从来互相不了解的爱人。
1704763816
1704763817 第五章前三节由@请叫我许胖纸同学和@秋叶老师共同完成。
1704763818
1704763819
1704763820
1704763821
1704763822 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 [:1704761475]
1704763823 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 为什么要读教科书?
1704763824
1704763825 从小到大,我们接触最多的书是什么?当然是教科书!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读通教科书?
1704763826
1704763827 很多教科书用完后被直接扔在角落,等攒够卖给旧书店,甚至是当废纸卖钱,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吃透一本教科书?
1704763828
1704763829 有人会说教科书有啥意思?既没有文献期刊那么前沿,工作以后也用不到,当枕头又太硬,只能在泡面的时候发挥点作用。
1704763830
1704763831 大学的教科书除了厚,晦涩难懂,配上老师念经的语气和惨不忍睹的PPT,确实是催眠神器。(分享小贴士:如果晚上睡不着,随便在床上拿本教科书看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失眠了!)
1704763832
1704763833 但是,请记住:在大学,有效阅读教科书确实是锻炼自学能力必须跨过的一道坎!所谓整体式学习,也必须从学会读教科书开始!
1704763834
1704763835 1.再不科学的教科书,也能教你把握学科的框架!
1704763836
1704763837 我们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是先学很多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点攒起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1704763838
1704763839 但在大学要学好一门课,首先要先对这门课有所认识。就好像我们要在一个城市生活,首先得认识这个城市的地图。在大学学习一门课,事半功倍的方法是先认识这门课的地图,而不是先抓很多细节,这种学细节慢慢到整体的方法,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方法,不是大学的学习方法。
1704763840
1704763841 简单来说,一本教科书哪怕是很烂的教科书,都必须回答三个问题:
1704763842
1704763843 这门学科是什么、这门学科在专业里是什么地位和这门学科在其他专业里是什么地位?
1704763844
1704763845 教科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解释这门学科的研究目的、任务以及发展过程。它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示意图等各种形式向读者展示学科的理论体系,从而展现了某个学科的全貌。读到这里你不妨扪心自问一下,直到考试完是不是仍旧不明白这门课在说啥?
1704763846
1704763847 因为你只是在机械记忆知识和操练习题,没有努力寻找这门学科真正的用途,没有用心去多问几个“为什么”。换句话说,你只是在用“手”读书,而没有用“心”读书。
1704763848
1704763849 很多同学会在学完后还在为“这门课到底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困惑,也说明这些同学还是没有脱离高中的学习方法的惯性。
1704763850
1704763851 到了大学,老师的角色从“保姆”变成了“导游”,他们不再针对概念和知识进行反复灌输和操练,而是带领学生了解学科的框架、解释学科的基本方法,上课布置的作业和项目、小论文、小组讨论,其实都是帮助学生明白“这门课是什么”的手段。
1704763852
1704763853 我们学习一门课程,不仅要关注“它是什么”,更要关心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它处于怎样的位置、充当怎样的角色。而在教科书的序言部分必然交代了本课程的简要发展历史、分类和意义,甚至还有学习方法。
[ 上一页 ]  [ :1.7047638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