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798391
1704798392
成年人所树立的榜样仅仅为儿童提供一个模仿的目标和动力,并不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1704798393
1704798394
实际上,儿童一旦开始模仿就往往会超过他们的榜样。他们会比榜样做得更好、更准确。在一些行为方面,这一理论是不言自明的。我们都知道,如果儿童想要成为一名钢琴家,他不仅要做到会弹而已,还必须不停地进行练习以提高手指的技巧。而我们却经常用这种单纯模仿的方法让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平。我们会经常给儿童讲英雄和圣人的故事,梦想着这样就可以使他们成为英雄和圣人。如果没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准备,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没有人会通过模仿成为伟人。榜样的力量就是燃起希望和激发兴趣。模仿的愿望可能会点燃学习的动力,但要达到更高的高度必须进行大量训练。从教育角度讲,模仿需要准备。儿童最初所做的努力不是模仿,而是形成一种能够模仿的能力。这表明非直接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大自然不仅赋予我们模仿的能力,也赋予我们改变自己,然后逐步接近榜样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我们想帮助儿童达到这一目的,就应该知道我们需要多大程度地向儿童提供帮助。
1704798395
1704798396
如果我们对这一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会努力地做完一件事情。他们所做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会有些可笑,这没有关系。他必须把这件事情做完,这是他内心需求所促使的。如果有人打断他的行为,就会造成他性格的变化,他做事就会毫无目的和兴趣。我们认为让儿童做完这些事情非常重要,准备的间接形式也很重要。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准备的形式。我们的整个生命都是在间接地为将来做准备。你会发现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在生命的这一时期很少会受到打扰。做一件事情时要持之以恒,这可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准备。我们必须让儿童完成自己的行为。不管我们认为儿童所做的事情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甚至与我们的意愿相违背(当然不是能够伤害儿童的事情),我们一定不要进行干涉,因为儿童必须经常能够做完某件事情,这是儿童的心理要求。
1704798397
1704798398
我们在上一章也讨论过,儿童总是以一种很有趣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会看到不足2岁的孩子毫无原因地去拿一个他们根本就拿不动的东西。我的一个朋友家里有许多很重的工具,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很费力地把这些工具挪来挪去。儿童们总是喜欢帮助大人摆桌子。他们会主动地拿一屉比他们个头大很多的面包。他们会不停地把东西拿来拿去,直到累了为止。成年人总是怕孩子劳累,但心理学家认为,成年人这时对儿童进行帮助会阻碍儿童的行为,进而影响儿童的心理。很多精神上有问题的儿童都可能受到过类似的打扰。
1704798399
1704798400
儿童另一件经常要做的事情就是爬楼梯。我们爬楼梯是有目的的,儿童爬楼梯却没有任何目的。儿童爬到楼顶之后还没有满足,他们会跑到下面再爬上来,如此循环反复。学校的操场上经常有一些木制或水泥制的滑梯,但儿童爬楼梯不是因为他们要下来,他们的目的是要爬上去,在劳累中寻找乐趣。
1704798401
1704798402
很少有成年人不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干涉。心理学家们要求专门开辟一个供儿童工作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可以不受干扰地做任何事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应该建立托儿所和婴儿学校,尤其是针对那些一岁半以上的孩子。学校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专门设计的。这可能是一个在树顶的小房子,下面放一个可以上下走动的梯子。当然这个房子不是用来生活和休息,而是为儿童设计的。如果儿童想要拿什么东西,他肯定会选择最重的东西。儿童总是在一些难爬的地方去爬,比如爬椅子。当然,楼梯会给他们最大的乐趣,因为儿童大部分都有登高的内在要求。【1】
1704798403
1704798404
这些行为并不是为了达到某些外在的目的,它们只是为儿童锻炼自己协调运动的能力提供机会。只有协调运动(许多肌肉的协调运动),儿童才能模仿我们的行为。儿童的行为本身并不是他们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他们只不过是满足了内心的某种欲望而已。儿童只有完成准备工作之后才能对成年人进行模仿。只有到了那时,周围环境才能激发他。如果他发现有人在清洁地板或做糕点,他就会自己去做。做一些新鲜的事情可以激发孩子的行为。
1704798405
1704798406
现在让我们讨论一下2岁的孩子和他们走路的需求。走路对于他们来说是很自然的需求,因为他即将长成一个大人,必须学会成年人的各种基本能力。如果心情好,一个2岁的儿童可以走一英里路。他很愿意克服走路所带来的困难。我们必须记住,儿童对于走路的看法与我们完全不同。我们认为儿童不能走很远的路,是因为我们下意识里要求儿童与我们有同样的步辐。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有如我们与一匹马一起跑,并且试图跟上马一样。马见到我们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可能会说:“到我背上来吧,我帮助你。”而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目的不是到达某个地方,他想做的仅仅是走走而已。因为他们的腿没有成年人的长,我们也没有必要要求他们跟上我们。我们则应该减慢速度。在这一问题上将就儿童是很有必要的,在其他问题上将就儿童同样也是必要的。儿童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我们要帮助他们,就应该遵循这一规律,而不应该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儿童走路时不仅要使用腿,而且还要使用眼睛。他们要走路正是因为一些
1704798407
1704798408
有趣的事情吸引他们。如果地上有一把牧草,他们就会蹲下来观察,过了一会儿,他会站起来继续往前走,看到一朵花他们会去闻,看到一棵树,他们就要往上爬,还要在树下转几圈,然后坐下来看。就这样他们可以走几英里的路,走路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他们还会不时地休息一会儿。如果他们在路上碰到什么障碍物,如石头、树干等,那将再好不过了。儿童喜欢水,他会站在小溪边高兴地说:“水,水!”跟在他身边的成年人想尽快到达某个地方,这些成年人对于走路与儿童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1704798409
1704798410
儿童的走路方式就好像一个刚刚出现在地球上某个原始部落的人的游荡方式一样。他们不会说“我们去巴黎”,因为那时没有巴黎,也不会说“我们去坐火车”,因为那时不可能有火车。他们不停地游荡,直到被有趣或有用的地方所吸引,比如一片他们可以砍柴的森林或一片他们可以放牧的草原。儿童就像他们一样,不停地走,不停地发现是儿童的本性,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对于教育工作者,儿童走路时就是一个探索者。这种探索活动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并且应该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开展这种活动。儿童应该经常到户外走动,观察他们喜爱的事物。学校也应该进行这种教育。例如,教授儿童区别各种颜色、树叶的形状和纹理、昆虫的习性、鸟和其他动物的名称等。这些都会引起儿童极大的兴趣。他们的兴趣越大,在户外走路的时间就会越长。要想儿童进行探索,就必须开发他们的兴趣,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1704798411
1704798412
走路是一种全方位的锻炼。走路会改善人的呼吸和消化,会获得与我们进行其他体育锻炼一样的效果。走路是一种强健身体的锻炼形式。在走路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会把这些东西捡起来或进行鉴别,我们可能会跳过一条小沟,或捡拾一些木头用来烧火。这些运动需要各个器官的参与,根本不差于其他体育锻炼。逐渐地,人的知识就会增长、对事物的兴趣也会提高。教育应该遵循进化的法则,我们应该多走路,开阔眼界。只有这样,儿童的生命才会变得越来越丰富。
1704798413
1704798414
把这条原则适用于教育,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人很少走路,往往借助于各种交通工具。把生命一分为二——用肢体来做游戏,用大脑来读书,这不是一种好的作法。生命应该是一个整体,尤其是儿童在成长规律的支配下逐渐长大成人时。
1704798415
1704798416
【1】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读者可以发现许多有关这一方面的例子。
1704798417
1704798418
1704798419
1704798420
1704798422
有吸收力的心灵 第16章 从创造者到劳动者
1704798423
1704798424
突然间,儿童成了一个不需要帮助,能够自给自足的人。这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成年人现在只能充当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儿童在这个小环境里获得了很大的收获,他们会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并且逐步形成自己的性格。
1704798425
1704798426
我们在上文对儿童的一个发展阶段进行了讨论。儿童的这一发展阶段与他们在子宫里的情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种类型的发展一直持续到儿童3岁时。在这一极具创造性的发展阶段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但是这一阶段过去之后就烟消云散了。大自然好像划了一条分界线,在线的一边发生的事情我们不能记住,而在线的另一边发生的事情我们则开始能够记住。忘记的部分我们称之为“精神胚胎”阶段,以此与“生理胚胎”阶段相区别。
1704798427
1704798428
在精神胚胎阶段,各种不同的能力独立发展,如语言、手的运动、腿的运动等。一些感觉能力也逐渐形成,这使我们想起了出生前的阶段。在那一阶段,各种生理器官独自生长,而不考虑其他器官的生长情况。在这一精神胚胎阶段,我们发现心理的各种控制能力也各自独立出现了。我们也不必奇怪我们不能记起这一时期发生的事情,因为人在这一时期人格还没定型。只有在各种器官发育完全之后,人的人格才能够定型。
1704798429
1704798430
3岁的时候,生命好像又重新开始了,因为在这一时期,意识出现并开始发挥作用。无意识和有意识两个阶段似乎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在无意识阶段不可能有记忆存在。只有在意识出现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人格,才有记忆的能力。
1704798431
1704798432
3岁之前是各种功能的建立阶段,3岁之后是各种功能的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之间的界限就像古希腊神话中所说的遗忘河一样。我们发现人们很难记起3岁之前发生的事情,更不用说2岁之前了。心理分析学者一直在努力唤起人们对这一期间的记忆,但几乎没有人能够想起3岁之前发生的事情。这是多么具有戏剧性啊!人在这一期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性过程,但当事人却无法记起这一期间发生的任何事情。
1704798433
1704798434
这个无意识状态下的创造者,也就是3岁之前的儿童,似乎完全被人类从记忆中抹去了。3岁之后,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另一个孩子。成年人与儿童之间的纽带被自然割断了。因此,我们成年人对3岁之前儿童所做的事情可能是极具破坏性的。我们必须记住,在儿童生命的这个第一阶段,他们是完全依赖于我们成年人的。他们没有任何自我保护能力,除非成年人遵循自然的规律,或在科学的影响下遵循自然的规律。否则我们可能会成为儿童发展的巨大障碍。
1704798435
1704798436
在这一阶段结束时,儿童获得了保护自己的能力。如果他感觉受到了成年人的管制,他就会通过语言进行抗议,或做一些恶作剧。虽然儿童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自己。他们要做的是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式。那么他要发展什么呢?他要发展的就是那些前一阶段创造出来的各种能力。因此,从3~6岁他们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对周围环境进行研究,开始一个真正的创造、建设阶段。儿童前一阶段创造的潜在能力现在已经开始渐渐地展现出来,这都有赖于儿童有意识经验的作用。这些经验不仅仅是玩或者一系列偶然行为,它们都是为成长服务的。他那双受智慧支配的双手开始从事人类特有的活动。如果说第一阶段儿童只能被动地观望着这个世界,默默地为自己的心理打基础的话,在这第二阶段里,他就已经开始有效地发挥个人意愿了。如果第一阶段他受内在的一些非人为力量指导的话,那么在这一阶段他就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了。于是他们的手忙了起来。一个起初在潜意识状态下对周围世界进行吸收学习的儿童,现在已经能够自己动手改造世界。
1704798437
1704798438
现在开始的另一个发展类型就是对以前所获得的东西进行完善。语言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因为它的自然发展会一直持续到5岁左右。虽然它在儿童两岁半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但它是在这时进行完善的,因为现在儿童不仅能够说单词,而且能够说一些合乎语言的句子了。当然,儿童现在还具有那种特殊的感觉能力(我们在上文曾经称之为语言的敏感期),这种感觉能力会加强儿童对声音的准确记忆,并且会丰富他的词汇表达能力。
1704798439
1704798440
因此,儿童现在有两种倾向:一是加强自己对环境中行为的意识,另一个是完善已经形成的各种能力。这表明3~6岁这一时期是一个通过行为进行“建设性完善”的时期。
[
上一页 ]
[ :1.7047983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