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915081e+09
1704915081 幼儿是在与成人的互动过程中模仿、学习,学会说话的。
1704915082
1704915083 小飞:您的意思是说,幼儿是以成人为样板学说话的?
1704915084
1704915085 张教授:是的,幼儿语言不可能凭空而来。但是,幼儿的模仿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模仿发生在幼儿与成人的互动过程中,换句话说,幼儿是在表达意思,或者说是在表达交际意图的动态过程中模仿成人使用语言的,而脱离意思的表达,静态地模仿成人语言,对学习语言往往帮助不大。
1704915086
1704915087 小飞:什么是脱离意思的表达和静态的模仿呢?
1704915088
1704915089 张教授:不妨引用国外语言研究者 Lightbown 和 Spada 书中提供的一个例子[2],你看看就知道了。例子引用了一位母亲跟她孩子的一段对话:
1704915090
1704915091 小孩:I putted the plates on the table!
1704915092
1704915093 母亲:You mean, I put the plates on the table.
1704915094
1704915095 小孩:No, I putted them on all by myself.
1704915096
1704915097 在这段对话里,小孩在表达“我把碟子放在了桌子上”这句话的意思时,用错了动词put 的过去式,母亲试图纠正这个错误,于是简单重复了孩子的句子,只是换用了动词put的正确形式。显然,母亲希望孩子模仿她,改正错误。要求孩子模仿的,是正确的语言形式,不是说话的内容。这就是我所说的脱离意思的表达和静态的模仿。
1704915098
1704915099
1704915100
1704915101
1704915102 小飞:哦,原来这种模仿对改错帮助不大。
1704915103
1704915104 张教授: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在这段对话里,孩子并没有领会母亲的意图,只是关注母亲说话的意思,强调是自己把碟子放在桌子上了,不是母亲放的,根本没有注意到语言形式错误,依旧使用错误形式putted回答母亲。人们早就注意到,父母因自己孩子细小的语言进步而喜形于色,不断鼓励孩子说话,极少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语言错误,即使试图去纠正也没有什么效果。有趣的是,幼儿往往“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语言错误。英语动词put是一个不规则动词,加-ed构成动词过去式是错误的。幼儿使用putted,那是幼儿从语言接触中推理出来的规律,是他们的“语法”,幼儿在学语言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语法”说话,不是轻易可以纠正的。尽管大人不怎么纠正孩子的语言错误,幼儿与成人接触多了,语言接触量也会随之增加,说话的方式会逐渐向成人靠拢,语言错误会越来越少,最终都学会了正确说话。
1704915105
1704915106 小飞:可是我们学英语时,老师却喜欢帮我们纠错。我还曾经听一位老师说,把错误改完了,剩下来的就是对的。我们在初中和高中还用过改错本呢。
1704915107
1704915108 张教授:纠错好不好,一方面要看怎样纠错,另一方面要看最终的学习效果,要看纠错之后学生是否还会重犯错误,而不是由当前的纠错短期行为来判断。
1704915109
1704915110 小飞:如果纠错对幼儿学习母语帮助不大的话,那么,幼儿学会语言主要是通过大量接触正确的语言,是吗?
1704915111
1704915112
1704915113
1704915114
1704915115 纠错是外语教学中一个难以摆脱的情结。
1704915116
1704915117 张教授:是的。这应该是常识,但我们有的老师往往忘记了这个常识,难以摆脱纠错情结。不是通过鼓励学生大量接触正确的英语去学会英语,不是用正确的语言去挤掉错误,而是限制学生的接触量,如针对考试内容开展教学,大量做试题,围绕考试规定的词汇讲解词语用法,课堂上死抠课本内容,限定作文字数等。这样做倒是便于老师改错,从长远来看,到底是改错使学生得到的多呢,还是以大量接触正确语言得到的多?我们要权衡一下得失。
1704915118
1704915119 小飞:我学英语的过程基本上是老师不断帮我改错的过程。这样做好不好我还不清楚,现在您强调大量接触语言,这与互动有什么关系呢?互动对纠正语言错误有帮助吗?
1704915120
1704915121 张教授:我们还是来看看幼儿是如何通过互动学习母语的吧。幼儿接触正确语言主要体现在对话的互动过程中,而互动的一些特征决定了幼儿成功学会语言。当幼儿和成人互动的时候,双方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是不对等的,幼儿语言处于发展变化中,成人是语言的熟练使用者。这点很重要。你知道为什么吗?
1704915122
1704915123 小飞:幼儿可以向成人学习啊!
1704915124
1704915125 张教授:对。这种语言能力不对称的互动能使幼儿向成人看齐,与成人语言趋同,产生拉平效应,有助于幼儿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特别是成人也会注意顺应幼儿的认知能力,使用一些简化的词语,让幼儿明白意思。意思明白了,表达意思的语言就容易学会,你说是吗?
1704915126
1704915127 小飞:听不懂的、不理解的词句我想一定是很难学会的。
1704915128
1704915129 张教授:幼儿学用母语总是先有意思,后有语言形式的使用。形式毕竟是用来表达意思的,而且是在表达交际意图的互动过程中被使用的,也就是说语言形式的学用是由意义驱动的。这在幼儿学话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
1704915130
[ 上一页 ]  [ :1.7049150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