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177302
1705177303
凭[pen1]杆:后台,靠山。
1705177304
1705177305
孬[pie3]:差,不好。
1705177306
1705177307
Q
1705177308
1705177309
不像[qiɑnɡ4]话:不成话,荒唐、可笑。也叫不叫话,四川歇后语:“墙壁上挂帘子——不叫话(画)”。
1705177310
1705177311
去[qi2](或[ji1]或[qie4]):记音为“朅”或“且”。
1705177312
1705177313
洋茄[qi2](或[qu2])子:番茄。
1705177314
1705177315
捷[qie2]:形容词,近、快,如那条路很捷或那条路捷得很。民国《合江县志》载四川谚语:“大路搅,走拢早;小路捷,走拢黑。”
1705177316
1705177317
雀雀[qo2][qo2]:小鸟;小孩生殖器的谐称。
1705177318
1705177319
R
1705177320
1705177321
肉[ru2]朒朒:肉音辱。《洪门志》:“此肉不算肉,黄盖献苦肉。责打四十板,那辱才算辱。”
1705177322
1705177323
S
1705177324
1705177325
水杉[sɑ1]:川西人读杉时,鼻音韵尾脱落,发音如sɑ1,记音为“桫”字。因此水杉与水桫为同一种植物。
1705177326
1705177327
肇[sɑo4]:捣乱、闹事。四川歇后语:“裤脚上的虱子——绺倒肇。”
1705177328
1705177329
瓜孙[sen1]:对孙子的昵称。
1705177330
1705177331
承[sen2]不起:承担不起。
1705177332
1705177333
早晨[sen2]子:早晨。
1705177334
1705177335
笋[sen4]壳脸:脸皮厚,不知羞耻。也叫“洋葱脸”“藠头脸”。
1705177336
1705177337
生[sen3]蛋:下蛋。
1705177338
1705177339
榫[sen4]头:器物两部分利用凹凸相接的凸出的那部分。
1705177340
1705177341
檐老鼠[sui3]:蝙蝠。川西部分地方,“鼠”皆读为sui3。黄鼠狼叫做“黄水狼”,老鼠子叫做“老水子”。
1705177342
1705177343
劳什[si1]口袋:装有无用杂物的袋子。这个词语大约从“劳什子口袋”省略而来。“什”读如“斯”。
1705177344
1705177345
马齿[si4]苋:“齿”常记音为“屎”。崇庆儿歌《马屎苋》:“马屎苋,红根根,我是家婆的亲外孙。”
1705177346
1705177347
豆豉[si4]子:《释名》:“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故齐人谓豉声如嗜也。”这就是李调元说的“蜀音多与古韵合”的例证之一。
1705177348
1705177349
丝[su1]茅草:白茅。“丝”,成都附近郊县读为su1,丝茅草记音为“苏茅草”或“酥茅草”。
1705177350
1705177351
柳絮[sui4]:也叫杨花,东坡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也叫柳绵,东坡词:“枝上柳棉吹又少。”
[
上一页 ]
[ :1.70517730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