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04948
“小”又有短暂之意,如《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早晨出生晚上就死去的朝菌不知道有白天黑夜之分,春生夏死的蟪蛄不知道有四季,这就是小年。成玄英疏:“言龄命短促,故谓之小年也。”
1705204949
1705204950
“小”还可作谦词,称自己或与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人”、“小弟”、“小儿”、“小店”等,《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小”又用作爱称,如“小乖乖”、“小宝贝”。“小”用作副词,表示稍微。《孟子·尽心下》:“其为人也小有才。”就是说他稍微有点小才智。
1705204951
1705204952
“小”又可活用为动词,如《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小”是“认为……小”的意思。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其中的“小”是轻视的意思。唐代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其中的“小”是变小的意思。
1705204953
1705204954
“小人”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道德范畴的“小人”与“大人”、“君子”相对。君子行为正大光明,表里如一,荣辱不惊,凡事平心而论,事事自谦,而不敢以大人自居。小人行为龌龊,不仁不义,曲腰谄媚,口是心非,贱卑宠扬,阿谀奉承,欺上瞒下,做事张扬,交友凭地位显赫,算计个人得失。有识之士虽然皆鄙视小人,但实际的情况往往是不自觉地将自己与小人相比,与小人争利益,自己也就成了小人。有的人并不是不愿做大人,但是会献媚的小人官运亨通,青云直上,而品行端正的大人常常是怀才不遇,即使是做了官也是仕途坎坷。所以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在“大人”和“小人”之间摇摆,下决心做“大人”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
1705204955
1705204956
1705204957
1705204958
1705204959
1705204960
1705204962
土生说字 淡然
1705204963
1705204964
顿悟不离渐悟,佛法不离心法。
1705204965
1705204966
淡 dàn
1705204967
1705204968
1705204969
“淡”,形声字,从水,炎声。
1705204970
1705204971
“淡”从“水”表明与水有关;“炎”为“火”上加“火”,强调炎热、炙热,表示多、浓、重。“炎”旁有“水”,以水降火,以水化热,使热度降低,浓度变小,“淡”为少、薄、轻。《说文·水部》:“淡,薄味也。”本义指味淡。“淡”与“咸”相对,表示盐分少,如淡水、淡食;“淡”与“浓”相对,表示含某种成分少,意为浅、薄,如淡酒、淡妆、淡茶、天高云淡。“火”是五行之一,五味属苦,两火相迭,苦上加苦,用“水”降“火”化“苦”,味才不至太浓太厚。“淡”左“水”右“火”,意为水火不容、水火无情,以此表示含有敌意,态度冷漠、不热心,如冷淡、淡泊、淡漠。后引申指营业不旺盛、不红火,如淡季、淡月。
1705204972
1705204973
“炎”为炎症,是身体某处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炎症一般因体内火盛而引起,所以通常补充一定量的水分可以起到淡化、消炎之功用。无论是自然界中的实火,还是人体内的虚火,有水的润泽,就会变淡。
1705204974
1705204975
“淡”也指对事物缺乏兴趣和热情。如现代科技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典型的就是人情淡漠、世风浇漓。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也有一些人在经历了巨大痛苦和挫折后,颓废消沉,对一切事情都很冷淡,该激动的不再激动,该喜悦的不再喜悦。
1705204976
1705204977
“淡”还指销售不景气。如淡季、淡月。许多消费品都有销售旺季和销售淡季。市场营销中有“旺季取利,淡季取势”的理念。“取利”就是要争取最大销量;“取势”则是要获取制高点,争取长期的战略优势。如何运作才能在淡季的销售中取得有效的突破,是每一个企业殚精竭虑思考的问题。
1705204978
1705204979
在养生之道中,“淡”尤为重要。如不要吃过多的动物性食品、烟熏油炸食品等。俗话说“淡多促人寿”。贪食肥甘厚味,过多摄入动物性脂肪,不仅容易生痰化火,引发疔疮、消渴、中风等疾病,而且还会导致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该控制荤食,多吃富有营养的清淡食品,如豆油、菜油、绿叶蔬菜、水果、粗粮、豆类、乳酪等。当然,素与荤是相对而言的,主张素食,并不是禁食荤食,而是说要多食淡味,荤素结合。饮食清淡还要做到“五味”不要太过,特别是食盐的摄入量。临床经验表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病与过量摄入食盐有一定的关系。
1705204980
1705204981
养生百道,首重养心。养身要“淡”,养心也要“淡”。心静如水、淡泊名利是养生中“调心”的极致。生活力求淡泊质朴、心境保持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诱惑,内不为情虑激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以道德修养之“水”降名利欲望之“火”,对名誉、利益、地位、物质享受等采取超然的人生态度,从而达到“恬淡虚无”、“物我两忘”的境界。有了这种良好的心境,自然就会心安神畅,悦情悦性,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一个人只有既注意饮食的清淡,又保持精神的恬淡,才会身心俱健。
1705204982
1705204983
然 rán
1705204984
1705204985
1705204986
“然”,会意兼形声字,从火,肰(rán)声。
1705204987
1705204988
“肰”意为狗肉;“火”为物质燃烧时的状态。“肰”“火”为“然”,表示狗肉放在火上烧烤。《说文·火部》:“然,烧也。”“然”的本义为燃烧。“火”有光明、明亮之意。“然”从“火”,有明了、明白之意,如“了然于胸”。“然”引申指这样、如此,如“然也”、“然后”、“然则”。“然”用作动词,意思是同意、认可,表示肯定。
1705204989
1705204990
“然”的本义是燃烧。“然海”就是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康有为《大同书》:“若印度之俗,夫死且当殉之,烈火然柴,投身其上,以为美节。”其中的“然”就是点燃的意思。“然灯会”又作“燃灯会”。在佛塔、佛像、经卷等前燃灯,即可得大功德,故燃灯系一种供养,后成为法会。燃灯会之成为一独立法会或行事始于我国。
1705204991
1705204992
心中有迷惑、不解被人点破,于瞬间豁然开朗,就犹如在黑暗的地方突然有火种点燃,于是一切混浊不清皆于光芒所到处变得清晰异常。所以“然”由本义引申为清楚的意思,比如成语“一目了然”就是一眼能看得很清楚。
1705204993
1705204994
“然”有认为对、同意的意思。“然纳”指同意采纳;“然疑”指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指拿不定主意。认为对的事情或是自己同意的事情大都是自己肯定、认可的事情,故“然”有是、对之意。“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不轻然诺”指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处事谨慎,也形容人守信用。“然赞”指同意。《三国志·蜀书·彭羕传》:“公亦宿虑明定,即相然赞,遂举事焉。”
1705204995
1705204996
“然”亦可做代词,相当于如此、这样。《诗·大雅·皇矣》中说:“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是说上帝告诉周文王,不要如此跋扈轻狂,不要如此贪婪,不要有如此的私欲,应先据高位制四方。“不期然而然”意思是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宋代郑樵《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盖磁石取铁,以气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不知其所以然”意思是不知它究竟如何会这样的,指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或事情的根底。《庄子·秋水》:“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比比皆然”意思是到处都是,形容多。清代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三回:“将无固守之志,兵无敢死之心,人情趋利,比比皆然。”
1705204997
[
上一页 ]
[ :1.7052049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