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212473e+09
1705212473 气的修炼正是通过聚精会神、锻意练气,又通过练气养生、积精全神,使精气神三者皆得到保养与锻炼,人体自然健康长寿。这种修炼理念不仅表明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生理与心理本来就是圆融一体,而不是分裂的。
1705212474
1705212475 同时表明人与自然界本来就是和谐统一,而不是对立的。此外,它还提供了人类克服异化、寻求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具体方法。其基本原理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其深刻的人生奥秘,则有待哲学和文化的归纳和总结。
1705212476
1705212477 对气的修炼主张可分为儒家、释家、道家、医家、武术和民间流传六个门派:儒家对气的修炼以摄生养生为主,讲正心、诚意、修身,要求达到正、定、静;释家对气的修炼主张以悟性、明心、见性为主,修炼的原则是心外无佛,法外无心,法无定法,是法非法,非法是法,色空不二,要求破人我执,彻悟空净,返照本心,见性成佛;道家对气的修炼思想主要是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修炼与养性并重,一切顺其自然,而不是人为强求。既不通过药物,也不用人为手段,而是充分利用人体内外的自然之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身心兼顾,强调性命双修;医家对气的修炼以防病治病为主,通过意念、形体、呼吸、导引、平衡阴阳、外气内收、内气外放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武术练气以表演为主,兼治伤病,修炼则重于强身防身,制敌御侮;民间修炼的方法很多,主要以强身治病为主。
1705212478
1705212479
1705212480
1705212481
1705212482 土生说字 血 xuè xiě
1705212483
1705212484
1705212485
1705212486
1705212487 “血”,指事字,从丿,从皿。
1705212488
1705212489 “血”的甲骨文、金文皆从皿,“皿”内有圆点,似凝血之形。《说文·血部》:“血,祭所荐牲血也。”本义为用作祭品的牲畜血。“丿”为刀形;“皿”为器皿。宰杀牲畜,刀、皿为必备用具。也可认为“血”字形似刀搁在器皿上,体现了在宰杀牲畜过程中的一个随意的动作。以牲血祭祀叫“血祭”,是上古时期非常普遍的一种祭祀礼仪。血祭社稷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将血直接滴入土中;二是涂血于社稷神主之上;三是供血于神位之前。“血”由本义引申泛指血液,读“xuè”,口语中读作“xiě”。“血”由血液之意引申指人类繁衍进程中自然形成的亲属关系,如血统、血缘。
1705212490
1705212491 扬雄《法言》:“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荒野上堆满了人尸,河道里流的都是人血。战争残酷,百姓惨遭涂炭。“血流成河”形容被杀的人非常多,流出的血都要汇聚成河了;“血流漂杵”指血流成河,都可以漂得起木杵了。“血”有时还用作动词,指用鲜血涂沾。《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离他们近的因其睦邻友好而亲近他们,远方的人景仰他们的仁德,未经血战就很快取得了胜利,不论远近都前来归服。由于血液呈现出红色,故“血”可代指红色。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其中的“血色”即为红色。
1705212492
1705212493 结婚生子是人类社会赖以繁衍、延续的根本。子女是父母精血的结晶。所以“血胄”指后裔,“血胤”指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血嗣”指子孙,“血属”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现代遗传学证明,血型、基因具有遗传性,这是古代“滴血认子”和现代“亲子鉴定”技术的依据。血液流动是生命存活的标志,“血”被视为是刚性与热烈的象征。“血性”指刚强正直、忠义赤诚的气质,如满腔热血、血性男儿。“血气方刚”形容年轻气盛,感情容易冲动。《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人到了壮年,容易感情用事,要注意不要与人争斗,以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而后悔莫及。
1705212494
1705212495 中医养生非常讲究气血流通。中医理论认为,气为阳,血为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在生理上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故称“气为血之帅”。而血能为气的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具有运载水谷之精气、自然之清气的功能。也就是说,血能载气,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故而“血为气之母”。气与血各有功能,又相互为用。气无血不在。脏腑经络之气的生成以及维持其充足和调和,除与先天之气有关外,还依赖于后天之气地不断充养,而后天之气流布于脏腑经络,主要靠血液的运输作用;血无气不行。气能生血,气旺则血生,气虚生血不足,可致血虚,或气血两虚。当气血相互为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失常时,就会出现各种气血失调病症。调理气血关系的原则为“有余泻之,不足补之”,只有泻余补亏,气通血畅,才能保证肌体运行正常,身体健康。
1705212496
1705212497 血液是人类生命的重要源泉,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体所需的氧气、水、养分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每个细胞,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又通过血液送出体外。人体血液不够或循环受阻,细胞组织便会养分不足,有毒代谢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病菌便会乘虚而入,导致机体病变。所以当人呈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昏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舌淡、脉细无力等血虚不足症状时,应食用补血类食物,如胡萝卜、葡萄、龙眼肉、猪肝、羊肝、牛肝、兔肝、鸡肝、猪心、牛筋、羊胫骨和脊骨、黄豆等。
1705212498
1705212499
1705212500
1705212501
1705212502 土生说字 [:1705202056]
1705212503 土生说字 精神
1705212504
1705212505 养生都是从养心开始,平常心,欢乐心,清静心,恭敬心,随缘心,宽容心,感恩心,忏悔心,慈悲心,忍让心,恻隐心,是非心,羞恶心,关爱心,心不静,身不宁。
1705212506
1705212507
1705212508
1705212509
1705212510 土生说字 精 jīnɡ
1705212511
1705212512
1705212513
1705212514
1705212515 “精”,形声字,从米,青声。
1705212516
1705212517 “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部分,可食用,泛指五谷,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粮食;“青”为青色。“米”“青”为“精”,稻米白中泛青色,为精良之米。“精”的本义指挑选过的上等好米。《说文·米部》:“精,择也。”“精”是在众多事物中择优之结果。在五行之中,“青”主木,表示植物生长茂盛;古人以青色配东方,“青”是五方之首;又以青色配春天,“青”是四季之始。人生的春天是青春韶华,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春天、青春处在节候和生命的上升时期,象征着朝气蓬勃、神采奕奕,所以“精”还可引申为精神、精气、精力等。“精”又表示物质中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引申为完美、优秀,如“精华”、“精粹”、“精美”、“精彩”等。
1705212518
1705212519 五谷杂粮,需要经过精细加工,才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物。人们食取五谷中的精华,通过消化器官的加工分解,使之成为滋养人生命的物质基础。《黄帝内经》中有“精生于谷”、“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说法。五谷之味是补精的正味,最能滋养体内精气,因此饮食要精。正如孔子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705212520
1705212521 经过挑选的优质米是最好的米,故“精”由本义引申为精华、最纯粹的部分,如“精英”、“精粹”等。苏轼《答谢民师书》:“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好文章如同纯金美玉,就像市场上商品一样有固定的价格,不是某一个人能够随口评定优劣的。“精”又可引申为精良。贾谊《过秦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兵精粮足”的“精”,就是精良之意。
1705212522
[ 上一页 ]  [ :1.70521247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