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212523e+09
1705212523 五谷是庄稼汲取日月精华后长出来的子实。人食入后,通过体内器官的吸收而转化为一种能量,从而获得精力。因此,“精”也表示精力,指人的活力与生气。《黄帝内经·灵枢》:“生来谓之精,此先天元生之精也;食气入胃,散精于五藏,此水谷日生之精也。”王充《论衡·论死》:“夫生人之精,在于身中。”“精”含聚在人的身体之中,没有了它,就只剩下空的躯壳。
1705212524
1705212525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始成,先生精。精者,身之本也。传说山林中的精灵常常在深夜的时候把自己的精气吐出,凝聚成一个圆球,对它进行吐纳修炼。如果谁乘机把它拿走,就能够益寿延年,而那精灵就呜呼哀哉了。可见在古人眼中,“精”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是生命存在的根本。古人认为,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风火;人有三宝:精气神。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长寿的根本。“精”是生命的物质精华,包括精、血、津、液。
1705212526
1705212527 《红楼梦》里贾瑞被凤姐捉弄,相思成疾,着凉得病。道士给他一面镜子,让他只看反面别看正面。但是他却偏偏看了正面,结果精竭而死。精的盛衰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精气充盈,人体抵抗力强,则能免于疾病。精能生髓,而骨髓是造血器官,有造血功能,所以精髓为化血之源。传统中医学认为:精满气足,气足则神定。相反,精不满则气不足,气不足则神不定。精、气、神三者是有机的统一体,保精、养气、安神是中医的养生之本。只有修精固本,才能清心益智,心安神怡。
1705212528
1705212529
1705212530
1705212531
1705212532 土生说字 神 shén
1705212533
1705212534
1705212535
1705212536
1705212537 “神”,会意字,从示,从申兼声。
1705212538
1705212539 “神”从“示”表示与祈祷祭祀有关;“申”小篆的甲骨文为雷电形。远古时期人们视闪电为天神之鞭、神灵之光,因此古人以此代表“神”。《说文·示部》:“神,天神也,引出万物者也。”神,天神,引发出万事万物的神,本义为神灵。
1705212540
1705212541 将“申”视为“伸”省字,意为延伸、伸展,又为伸缩,由此强调“神”具有超能力,灵活多变,高深莫测。“申”字以“丨”贯穿“日”之中央,示闪电之光发于天而承于地。所以“示”“申”为“神”,意指世人祈求“神”之光源于天,而“灵”之光显于地,而后作用于人,以达到人心与神灵的契合。体现了古人天、地、人合一的哲学观点。人们认为“神”的力量是超乎自然的,是世间稀有的。所以,“神”又引申为神奇、神通。《礼记·祭法》:“山陵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皆曰神。”在山岭山川丘陵峡谷中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者都为神灵。天地万物有神灵,人身亦有神,这个“神”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即人的精神、意念,包括神、魂、魄、意、志及思、愿、智等。如同天地神灵主宰世间一切,人之神灵也是人的主宰。
1705212542
1705212543 人之面部神情可以显示出其内在之神的状况。所以“神”也指神情、神态、精神面貌。“神色怡然”指心情愉快,面色安详;“神色自若”指神态从容自然,遇事不惊;“神采奕奕”指精神饱满及容光焕发的样子;“聚精会神”用来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非常集中;“神魂颠倒”指心意迷乱、神情恍惚、失去常态;“神不守舍”指人的精神分散或心神不安。
1705212544
1705212545 道教信仰的神仙,既有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又有玉皇大帝、真武大帝、雷声普化天尊等神明;还有张天师、三茅真君、五祖七真等仙真。元始天尊既是道教信仰的最高神尊,也是“道”的形象体现,为宇宙万物的本原,生化了宇宙万物。如今道教宫观的三清殿中供奉的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的混沌状态;其左为灵宝天尊,双手捧着一个半黑半白,黑中有白点,白中有黑点的圆形“阴阳镜”,象征着从混沌状态中衍生出来的阴阳状态;其右为道德天尊,又名太上老君,手拿一把画有阴阳镜的扇子,象征着由阴阳而化生万物。道教不但认为神尊创造了宇宙万物,而且明确提出宇宙间还有一个神仙世界,是人类的理想世界。
1705212546
1705212547 道教认为神无所不在,无所不存。统管三界的有玉皇大帝,掌管仙籍的有东王公、西王母。此外,自然界万事万物各有其主宰和执掌之神。如星有星神——北斗真君、南极星翁、三十六天将等;山有山神——五岳大帝等;河有河神——四渎神(江、河、淮、济神);土有土地神——蒋子文;门有门神——神荼、郁垒等;灶有灶神——种火老母元君等;就连人身中亦有神——三尸神等。神仙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1705212548
1705212549
1705212550
1705212551
1705212552 土生说字 [:1705202057]
1705212553 土生说字 阴阳
1705212554
1705212555 有了酸甜苦辣咸,才有五味调和的美食;有了宫商角徵羽,才有五音调和的音乐;有了金木水火土,才有五行调和的自然;有了心肝脾肺肾,才有五脏调和的身体。
1705212556
1705212557
1705212558
1705212559
1705212560 土生说字 阴 【陰隂】 yīn
1705212561
1705212562
1705212563
1705212564
1705212565 “阴”,繁体为“陰”,异体为“隂”。形声字,从阜,侌声。
1705212566
1705212567 “陰”的金文从阜,从山,从水:“阜”为土山,指地面高起的部分。山在上,水在下,中间有“一”隔开。中国河流的走向多为由西向东流入大海,水的南岸难有阳光照射;中国山脉的走向大都由东向西,山的北面少有阳光。故《说文·阜部》曰:“陰,暗也。山之北,水之南也。”其意义与“阳”相对。繁体“陰”由“阜”、“今”、“云”组成:“今”为今天、现在;“云”为云彩。今天(现在)山坡、山峰被云雾遮住了太阳或月亮,显然是阴天。
1705212568
1705212569 简化字“阴”从阜,从月,属会意字。月相对日,日为白天,属阳;月为晚上,属阴。站在山坡见到月亮的时候是晚上,所以属阴。异体字“隂”从阜,从人,从长:“人”像覆盖物;“长”为时间久。山坡长时间被云雾覆盖,显然是“隂”。
1705212570
1705212571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皆背阳,“阴”又引申为背阴的部分、不见阳光的地方。“阴干”指放在背阳处吹干;“阴地”指背阳地。阳光不及之处就会出现物体的阴影,“阴”还可以指太阳的影子及其他阴影。如《吕氏春秋》:“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是说观察房屋下太阳和月亮的影子,从而知道日月运行、阴阳变化的情况。阴阳的强弱变化,其实是太阳运行反映出的时间变化,由此“阴”又引申为时间,如“光阴似箭”形容时间过的非常快。凹进的东西是不容易被阳光照射到的,“阴”又指凹下或凹下的东西。由此延伸,“阴”还指隐藏的、不露在外面的、暗地里的。“阴谋诡计”就是指为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设的计谋和策略。古人认为,阳光普照的世界为阳间,而人死后就要到暗无天日的阴间去了,所以“阴”还指冥间。如“阴山”指世俗所谓的阴间山名,如果鬼魂被打入此处则不得超生;“阴灵儿”指人死后的灵魂;“阴阳两宅”旧指人住的阳宅和停放灵柩的处所或墓地;“阴钱”也称“冥钱”,供人死之后在阴间使用。
1705212572
[ 上一页 ]  [ :1.7052125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