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62181
星+水=雨
1705262182
1705262183
牛+山=野牛
1705262184
1705262185
女+山=女奴
1705262186
1705262187
女+衣=女主人
1705262188
1705262189
两个表词字组合表示某个新的复合词,其中一个表词字有时写入另一个表词字内;例如,要表示“喝”这个动词,表词字“水”写进表词字“口”中。
1705262190
1705262191
把两个表示简单的具体意义的表词字组合成一个词,用来表示复杂的和抽象的意义,这种方法在汉字中也广泛使用,例如(第35图,a):
1705262192
1705262193
1705262194
1705262195
1705262196
第35图 中国汉字中用最简单的字(a)或者用两个和三个相同的最简单的字(б)组合表示词的方法
1705262197
1705262198
日+月=明
1705262199
1705262200
女+子=好
1705262201
1705262202
耳+门=闻
1705262203
1705262204
木+目=相
1705262205
1705262206
人+木=休
1705262207
1705262208
水+目=泪
1705262209
1705262210
口+鸟=鸣
1705262211
1705262212
刃+心=忍(76)
1705262213
1705262214
1705262215
1705262216
有时候这种字的组合还更复杂;例如,“女”字在“宀”下是“安”。汉字中还用结合几个相同的字的方法表示一个词,例如(第35图,б):双“木”为“林”,三“木”为“森”;二“火”为“炎”,三“火”为“焱”();四“雷”作“霹雳”解;二“女”为“奻”(,“吵架”“纷争”),三“女”为“姦”。
1705262217
1705262218
这种不同于埃及文字的表达复杂和抽象意义的词的方法,也是由苏美尔语和汉语的特点所决定的。
1705262219
1705262220
几乎所有汉语的古词(77)和大部分苏美尔语的词(78)都是单音节词。汉语和苏美尔语中,原始单音节词变成了新的复合词的根词素,主要用这些原始单音节词加合的方法构成新的更复杂的词。特别是汉语,是按几种逻辑原则构成复合词,现在还部分地采用这一方法。下列复合词原则最常用:(1)说明词加被说明词,如:工+人=“工人”,高+粱=“高粱”;(2)把意义成对的词(同义词,反义词等)加在一起,如:父+母=“父母”,多+少=“多少”,矛+盾=“矛盾”;(3)把表示动作和对象或者动作和结果的词加在一起,如:看+书=“看书”(读),推+翻=“推翻”,建+立=“建立”(79)。汉语和苏美尔语中在创制表示复杂和抽象意义的新词时也用了类似的原则——最简单字符加合的原则,——这是很自然的。
1705262221
1705262222
前面已指出的意词字的缺点之一是它们可能有多种读音,即同一个字表示几个意义相近但语音结构不同的词。此外,无论意词字还是音词字,都不能表示词的语法变化。这两种情况往往需要所谓“语音补充”来使意词字确切起来。作为这种语音补充的,一种文字体系(如前亚楔形文字,见第五章)是用音节符号,另一种文字体系(如埃及文字,见第六章)是用语音符号。附着在字上的这些符号用来使该字表示的词(两个或几个意义相近的词之一)的意义加以确切(见第71图),或者用来指出词的语法形式(见第66图)。
1705262223
1705262224
只有汉字不用“语音补充”。这是因为:第一,汉字中很早就用音词字和定义符号的结合来表示词(见本章第12、13节),这就保证了这样的字同严格规定的词有牢固的联系;第二,汉语是词根孤立结构的语言,它的词的语法形式很不发达(80)。
1705262225
1705262226
12
1705262227
1705262228
尽管采用了象征性图形和符号组合,但只用一种表意字仍然不能完全消除表示抽象意义的词的困难。借助意词字来表示专有名词就困难得多了,因为许多专有名词,特别是外国的人名地名,并没有什么含意。因此只有通过把意词字变成音词字,即变成一种符号的方式来消除这一缺陷,虽然这种符号表示整个词,但不与词的意义相联系,而与词的读音直接联系。
1705262229
1705262230
利用表示具体词的意词字来表达语音上与其相近似的抽象词和专有名词,表音字通常是通过这种方法产生的。因此语言中大量的语音近似的词(81),尤其是同音词,促进了音词字的发展。
[
上一页 ]
[ :1.7052621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