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64087
第85图 以阿拉米文字为基础产生的各文字体系的谱系示意图
1705264088
1705264089
虚线表示可能的发展途径
1705264090
1705264091
到公元1000年代中期已经加深裂痕的东方基督教分裂成几个教派(聂斯脱利教派、雅各教派),以及产生几个试图把基督教同祆教和其他宗教的要素结合起来的教派(摩尼教派、曼德教派、伊西达教派)也使得相应的文字发生分化。几乎每一个东方的教派刚一形成,就极力在外表上——在祭祀祈祷的仪式方面既独立于官方的拜占庭教会,又不同于其他的教派。尤其是,每一种东方的教派都力求创立自己的文字体系,在字形上不同于所有其他的文字,为的是即使从外形上看也可以轻易地把自己的祈祷书籍同别的、宣扬“罪恶”学说的书籍区别开来。
1705264092
1705264093
确实,力求在祭祀祈祷仪式上独树一帜不仅是东方各教派的特点,而且也是西方基督教各教派的特点。但是在西方,新的教派和异端——亚尔毕派、塔博里特派、韦尔登派、胡斯派,稍后有加尔文教派、独立派、再浸礼教派,等等——的出现从来也没有引起新字形的文字体系的产生。西方基督教和东方基督教之间的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罗马和拜占庭采取不同的语言政策。
1705264094
1705264095
在罗马使之信奉基督教的各国人民那里,宗教祈祷仪式用世俗人不懂的一种拉丁语来进行。所以几乎任何一个异教的运动,其矛头都指向罗马,它们力求用人民的语言来代替拉丁语;这点反映出中世纪异教学说的民主性质。把祈祷书籍由拉丁语译成本族语时,这些书籍同罗马教会的书籍在外表上也可以有所不同;因此,没有出现创制字形上不同于拉丁文的新文字体系的问题。拜占庭教会与罗马教会不同,它准许用当地的民间语言来进行祈祷。因此,宗教教派特有的那种追求祭祀仪式的独特方式,在这些地方是按另一种途径进行的。这就是给祈祷书籍创制新的文字体系,哪怕在字形上也要同拜占庭教会的文字有所不同。
1705264096
1705264097
东方文字体系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这些文字体系大多具有辅音性质,这种性质是由于它们起源于闪米特的腓尼基-阿拉米文字所决定的。后来,这一辅音性质或者保留下来,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消失;这取决于该文字用来表达的语言的特点。一些民族的语言中元音同辅音一起参与形成各种形式的词素,在这些民族借鉴腓尼基-阿拉米文字时,他们的文字通常按希腊文字的样式元音化,即为元音创制独立的字母(例如后期的波斯-阿吠陀字母系统、维吾尔文、蒙古文、满文)。相反,在闪米特各国人民使用字母-音素文字的情况下,其文字或者保留自己最初的辅音性质,或者其中表示元音的独特方法(不同于表示辅音的方法)得以发展。
1705264098
1705264099
这种独特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第一种方法,也是比较古老的方法,在中世纪的语法学家们的著作中称为“阅读之母”(matres lectionis),而在现代文献中有时称为“辅音-元音”法。因此,按照这一方法,元音(一般是长元音)用一定的辅音字母表示,但这些辅音字母读如元音;例如,在希伯来-阿拉米文字中,“智慧”这个词写成hkmh,而读如hokmā。这种方法在麦希王(公元前9世纪)的莫阿比铭文中最先证实。根据第二种(比较晚的)方法,元音用补充的小符号(点、线、希腊字母)来表示,这些小符号通常写在行上或行下。这两种方法经常结合起来(例如在晚期的希伯来文字和阿拉伯文字中):长元音按matres lectionis法或者两种方法都用来表示,而短元音则只用行上和行下的小符号来表示。
1705264100
1705264101
闪米特各国人民的文字中这种表示元音的独特方法的产生是由于两种原因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宗教方面的考虑——要求准确朗诵祈祷经文,更何况是朗诵用死语(如古希伯来语)或者别族语言(如从阿拉伯人那里接受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的民族中用阿拉伯语)写成的经文;这只有在文字中不仅表示辅音,而且也表示元音的情况下才能有所保证;把元音表示出来对于区分词是很必要的(例如闪语词m-1-k可以表示“国王”,“王国”和“为王”的意义)。而词的根词干的辅音结构使得元音的表示要用与辅音表示不同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强调词中的辅音词干。
1705264102
1705264103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表示元音的方法不仅在闪米特各国人民,而且也在其他各国人民的文字中保留着,尽管对这些民族的语言来说这种方法极不方便。许多印欧语系国家的人民(波斯人、阿富汗人、塔吉克人等),突厥语诸民族(土耳其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哈萨克人等)以及其他一些借用阿拉伯文字的民族,都发生了这种情况。这是后来这些民族由阿拉伯文字转到以拉丁文(如土耳其人)或者俄文(如从前使用阿拉伯文的苏联一些民族)为基础所创制的文字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1705264104
1705264105
东方文字体系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在这所有的文字中确定了从右向左的书写方向(与西方文字采用的从左向右的书写方向不同)。这种书写方向决定于两个原因。第一,或者在硬质材料(石头、金属、瓦片等)或者在莎草纸或兽皮上用书写工具(石刀、芦苇秆等)顺着书写方向用极粗的笔道刻写出来。因此,为了不使瓦片或纸卷移动,就必须从书写方向的一边把这些材料按住;在用右手书写(左手空着)时,从左边写起是最便当的了。第二,埃及、腓尼基、叙利亚和阿拉伯的书写人在书写时通常面朝东;这时光线从右边,从南面射来,而书写工具的影子则朝向左边。因此,如果从左向右书写,书写工具的影子则会妨碍分清刚刚写好的字母(3)。
1705264106
1705264107
第四个特点是许多东方文字特有的字形华丽美观,尤其是字母依据其在词中的位置而有不同的写法。这种字形的美观在东方文字中远不是一下子就出现的。相反,最古老的字母-音素文字体系——原始伽南文字、原始西奈文字、腓尼基文字、古希伯来文字和阿拉米文字——的特点则是字形简单,甚至形式上参差不齐。正当东方诸文字体系同宗教教义密切联系并开始主要服务于宗教的需要(如希伯来方形文字、福音文字、后期的阿拉伯文字等均如此)时,它们的字形华丽美观才发展起来。正是这个时候,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极力美化自己的文字,使这种文字与自己的宗教完全匹配,而且使它比其他相竞争的宗教的文字更加优美。
1705264108
1705264109
相反,随着某一文字体系失去宗教的作用,它就开始越来越广泛地满足其他方面——日常生活、贸易往来、行政事务——的需要,通常在这种文字中就产生更为简捷的写法。
1705264110
1705264111
正因为在东方文字体系同宗教教义的联系比在西方密切,所以东方文字就有字形特别华丽美观,甚至还有图案装饰的特点。
1705264112
1705264113
3
1705264114
1705264115
几乎所有东方的字母-音素文字体系都是通过阿拉米文字起源于腓尼基文字。
1705264116
1705264117
西部闪米特的阿拉米人游牧部落移居到叙利亚、巴勒斯坦,然后于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移居到美索不达米亚。他们最初的祖居地是贫瘠的阿拉米草原,位于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以南。这些草原不能供养迅速增长的人口。因此他们掀起了一个接一个的移民浪潮,奔向北方,奔向叙利亚、巴勒斯坦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肥沃的盆地。很可能第一批这种移民浪潮是公元前3000年代初,阿卡德的闪米特部落迁入美索不达米亚,然后是阿摩列人,他们后来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和亚述王国。公元前3000年代末期,闪米特的伽南人部落移居到巴勒斯坦地区,后来,有希伯来人移居到巴勒斯坦以南和东南的草原地带。接着而来的移民浪潮是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阿拉米人来到叙利亚,公元前1000年代中期阿拉伯人也来到了叙利亚。
1705264118
1705264119
与阿卡德人、阿摩列人、伽南人、希伯来人和阿拉伯人不同,阿拉米人的移民进行得比较平和,没有重大的武装冲突;阿拉米人也没有建立强大的国家。在阿拉米人的商业贸易中心——大马士革,稍后是巴利米拉、埃德萨(第76图)——周围出现的几个小国,存在的时间不长,它们很快就被比较强大和好战的邻国所吞并。这时阿拉米人几乎毫无抵抗地接受了自己的邻国——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等——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且逐渐同他们融合在一起。但是,阿拉米人在同某个民族融合时,却在他们的国家内部形成了一个最有势力的商贾和官吏阶层,把自己的文字,往往还把自己的语言也带给这个民族。这后一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阿拉米人在前亚和小亚细亚的行政-经济和贸易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此外,阿拉米文字的简便以及阿拉米语接近于希伯来语、亚述语、巴比伦语和亚洲其他闪米特各国人民的语言,都促进了这点。
1705264120
1705264121
阿拉米最古的文本属于公元前9—前8世纪。最初,阿拉米文字与腓尼基文字几乎没有差异。后来——公元前1000年代后半期——阿拉米人对腓尼基文字作了某些改变(4)。他们简化了许多字母的形式,减少了组成字母的线条的数量(例如,见第86图的字母“he”“zain”“jod”“sameh”“šin”),他们好像把某些字母的闭合的顶端劈开(见第86图上的字母“bet”“dalet”“ain”“kof”“reš”等)。阿拉米人之所以对字母加以简化,是因为在贸易和行政-经济生活中采用了阿拉米文字;同时这使得阿拉米文字比腓尼基文字更不明确。稍晚一些,莎草纸在前亚广泛使用时,阿拉米文字变得更加草了;而且由于使用有阔口尖端的芦苇秆,阿拉米字母的线条变得更粗了。
1705264122
1705264123
1705264124
1705264125
1705264126
第86图 阿拉米文字的历史发展(据Я.Б.什尼采尔及其注音)
1705264127
1705264128
与对字形采取的做法不同,阿拉米人没有改变腓尼基文字的全部字母;这是因为阿拉米语十分接近于腓尼基语。由于根词干的辅音化,因此在阿拉米文字中也没有发展元音化。
1705264129
1705264130
大多数古代闪米特各民族——希伯来人、亚述人、巴比伦人等逐渐采用阿拉米文字。阿拉米文字成了亚述、新巴比伦王国特别是阿黑门尼德王朝的波斯的两种(与楔形文字并列)国家文字体系之一。在这些地方,楔形文字主要用于国事-记载的铭文中,而比较简便的阿拉米文字则用来满足行政-经济和贸易上的需要。只是在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4世纪30年代)和在那些地方形成了许多希腊化时期的王国之后,阿拉米文字才局部被希腊文字所排挤;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在希腊人的眼里,阿拉米文字是同被他们击败的阿黑门尼德王朝的波斯有联系的。
1705264131
1705264132
从公元前1000年代末期起,由于各希腊化王国不断被削弱,阿拉米文字重又成了几乎整个前亚的主要的文字体系。的确,在这一时期之前,这一文字已经开始分化为几种类型。在几乎长达一千年的时期内,这些类型相互竞争,直到阿拉伯人征服前亚(公元7世纪)为止。而在阿拉伯人征服之后不久,几乎所有这些文字变体都被阿拉伯文字排挤了出去。
1705264133
1705264134
4
1705264135
1705264136
四支主要的有亲属关系的东方字母-音素文字中,最古老的一支是希伯来支(第85图)。
[
上一页 ]
[ :1.70526408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