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65988
第136图 俄国用新的民用铅字印刷的第一本书《几何学》的扉页(1708)
1705265989
1705265990
还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莫斯科的文书(外交信件来往、文据等)中,在草字体的基础上发展了与现代字体接近的新字体。这些字体与15—16世纪草字体的不同点在于它的字母比较匀称,大小均匀,很少用“节略符号”和“重音符号”,而这些符号则是旧俄草字体所特有的。从前还有人认为,这些新的字体是在1708—1710年彼得大帝采用的民用印刷字体的影响下产生的,而这种民用印刷字体又是仿照西欧的字体的结果。
1705265991
1705265992
不久前的研究结果证明(99),早在采用民用字体之前就存在过新的字体,而民用字体是在西欧字体的基础上,同时又在俄国新的手稿字体的基础上创造的。
1705265993
1705265994
在18世纪中叶,科学院在1735年和1738年两次文字改革(第137图)之后,俄国印刷字体的全部字母和字形才稳定下来。从那个时候起,只有小写印刷体字母т的形状和“硬音符号”及字母ять(局部)的形状有所变化(在19世纪20—50年代以前还用三条腿的小写字母т(100),而“硬音符号”和字母ять有时写出行线之上)。
1705265995
1705265996
1705265997
1705265998
1705265999
第137图 А.Н.拉季谢夫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1790年版)一书的扉页
1705266000
1705266001
一千年来,文字和字体在写法上的变化引起字母形状较小的变化。31个由基里尔字母转入现代俄文的字母中只有8个字母[即,“ecть”“зeмля”“ижe”“нaш”“ук”“чeрвь”“я”“e”(第138图)(101)]的形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且是在一切场合——无论是手抄的还是印刷的,也无论是小写还是大写)。此外,字母“aз”(手写形式和印刷形式),“твeрдo”和“дoбрo”(局部手写形式)在大写时获得了新的形状,而字母“буки”“вeди”“глaгoль”“дoбрo”“твeрдo”在手抄本中小写时获得了新的形状。
1705266002
1705266003
1705266004
1705266005
1705266006
第138图 俄文中字形变化了的几个基里尔字母
1705266007
1705266008
在用基里尔字母写的古代手稿中,没有把字母分成大写和小写,每一个字母只有一种形状——或者接近于现代的小写形式(例如字母“a”),或者接近于现代的大写形式(例如字母“Б”)。后来某些字母开始用两种形式,从16世纪起,大写字母开始用于大段文句之首。把大写字母分出单列为一个字母表(同小写字母表一起并列)出现在17世纪的识字课本中;18世纪,在采用了民用字母表之后,大写字母的用法作了一定的规定。
1705266009
1705266010
手写字母和印刷字母(特别是小写字母)的不同形状也只是逐步形成的。在18世纪之前,印刷字母的形状再现了手写的半正字体,从18世纪起,它又再现了彼得大帝时期的民用字体(后来有少许变化);现代手写体字母的形状来源于草字体,的确,在18—20世纪时这种草字体在印刷字体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变化。在现代俄语印刷字体(见第139图)中,有三个大写字母(А、Б、E)的形状不同于小写字母的形状;在手写字体中,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形状不同者有7个(А,Б,В,Г,Д,E,Т)。某些现代俄文的字母的大、小写(А,E)的差异,或者印刷字形和手写字形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以致有时候有人甚至认为这些字形是不同的字母形状。
1705266011
1705266012
1705266013
1705266014
1705266015
第139图 基里尔字母同现代俄文字母(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大小写字母)形状的比较
1705266016
1705266017
古代罗斯的手抄书籍,从其形式来说,是由折成一半的一张张羊皮纸或普通纸装订成的;这些纸张从书脊上缝合起来,包在笨重的书皮内。罗斯的官厅文书和外交信件来往,以及法令和决议,都使用手卷的形式。在诺夫哥罗德发现的白桦皮文据也采用手卷的形式。在古代罗斯,官厅文书(律令)手卷称为“卷柱”。在彼得大帝时代之前,一直使用由官厅制作的文书手卷,后来,在彼得大帝时期这类文书手卷才被四角形的书籍所取代。
1705266018
1705266019
在14—15世纪以前,手写书籍的材料是羊皮纸,罗斯把这种羊皮纸称为“哈拉季亚”(xaрaтья(102)——来自拉丁语词charta“书写”,“著作”之意),此外“兽皮”“牛犊皮”也是书写的材料。13世纪以前还使用进口的羊皮纸(拜占庭的,少量西欧的);从13—14世纪起,私人制造羊皮纸的业务大为发展。由于羊皮纸价格昂贵,所以在贸易和日常的书信来往中则利用白桦树皮;尤其是诺夫哥罗德发现的文据,都是用白桦树皮书写的。有时也用白桦树皮制作书籍;例如,在谢尔吉三一修道院的史书上指出,“许多书籍不写在哈拉季亚上,而是用白桦树皮书写”。普通纸从14世纪起才广泛使用。“бумaгa”(纸)这个词只是俄语才有[在西欧诸语中“纸”的所有名称都源于“莎草纸”(пaпируc)这个词],因此,俄语词бумaгa可能来源于鞑靼语词“бумбуг”(纸)这个词。在罗斯,最初使用经由诺夫哥罗德进口的意大利纸,德国纸,经由阿斯特拉罕进口的东方的纸。俄国第一家造纸厂建于16世纪中叶,在莫斯科城郊的伊万切耶夫卡村,但这家造纸厂历时不久;第二家造纸厂建于帕特拉河边(也在莫斯科郊区)。彼得大帝开始大规模生产纸张。正如前已指出的,造纸的原料是亚麻碎片。
1705266020
1705266021
俄国的书籍是用稍带褐色的含铁墨水写成的;利用废旧铁(如铁钉)、丹宁酸(如“五倍子”——橡树叶上的木瘤)来制作墨水;为使墨水带有光泽和浓度还加上樱桃胶、树胶、糖浆。标题、姓氏第一个字母、卷首、书内插图还广泛使用各种色彩,特别是红颜色(用朱砂、铅丹),以及金叶,少数用白银。羊皮纸和普通纸上书写的工具是鹅毛,少数也用天鹅羽毛和孔雀羽毛;在制作笔时笔尖呈斜面切下,尖端中间留一短缝。钢笔尖是从19世纪后半期起才广泛使用的。
1705266022
1705266023
在白桦皮上书写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借助墨水和笔,另一种是用削尖的骨质芯在白桦皮的里面刻画出字母;诺夫哥罗德发现的文据就是用后一种方法写成的。
1705266024
1705266025
书写的过程(根据书的插图来判断)经过如下。书写人坐在板凳上,旁边有一张矮桌子,桌上放着书写用具。书写人把羊皮纸或普通纸放在两膝上。在抄写之前,羊皮纸或普通纸通常先画上线;通常用尺子和“小锥子”来画线(压出行线),从16世纪起,就用拉上线的框子来画线;为使墨水干透,在每页纸上还撒上薄薄一层沙子。在修道院和王公们的制书作坊中有精密的劳动分工。首先用黑墨水把文本抄写下来,然后在剩下的空白处配上红字;另有专门的工匠再用带彩色的标题和插图来装饰书籍;装订人把一页页纸缝合起来,同时制作书皮。抄写一本书有时要用几年的时间。
1705266026
1705266027
俄国书籍的特点就是喜爱色彩。俄国书籍(不同于西欧的书籍)是“带色彩的”(103)。颜色不单单用在插图、标题、章末图案和姓氏第一个字母中,在文句中还广泛使用红色。书籍装帧的艺术性是同罗斯的书籍和制书业备受尊重相适应的。
1705266028
1705266029
书籍是按定货来制作的。第一次提到书籍买卖(“在集市上”)见于1564年印刷的《使徒行传》的序言中。17世纪在莫斯科就已经有了“书摊”,即经常出售书籍的地方;印刷坊也出售书籍。“书铺”是从18世纪初才出现的;第一家书铺出现于1728年,是科学院附设的书铺。
1705266030
1705266031
10
1705266032
1705266033
几乎所有苏联各民族的现代文字都建立在斯拉夫-基里尔字母的基础上。
1705266034
1705266035
在十月革命时,俄罗斯各民族的文字体系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许多民族——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民族——都有发达的并与其语言相适应的文字体系;也为俄国的某些少数民族(如雅库特人、楚瓦什人)在基里尔字母的基础上创制了字母表。另外一些民族——鞑靼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虽然有过文字,但那是建立在与其语言不适应的阿拉伯辅音文字的基础上。有50多个民族,尤其是几乎所有苏联北方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1705266036
1705266037
依照列宁的民族政策,从20年代起——即几乎在国内战争一结束之后就立即开始制订苏联少数民族新文字体系的工作(104)。为苏联所有没有文字的或有文字,但建立在与其语言不适应的阿拉伯文字基础上的民族创制新的文字。
[
上一页 ]
[ :1.7052659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