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304625e+09
1705304625
1705304626 体现华夏文化精华的是伦理道德。在这个问题上,目前新加坡极力推行儒家伦理。华人社会人际关系的核心为家庭伦理。新加坡的华人家庭带有较浓烈的传统色彩。年轻人很多还住在父母家里,晚上外出一般出于礼貌也会向父母说一下。父母也喜欢这样的合居生活。我曾到一位相当有地位的华人家里作客,吃饭时他家里人在座。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但其父母对其问寒问暖,不停地夹菜送汤。这种情形恐怕是华人社会典型的行为模式。在欧美国家已难以想象。欧美国家的青年一旦长成,便离家独居,自己生活,不再依靠父母。父母也觉得这样做天经地义。虽然近年来有“返古”之风,即子女愿意留在父母身边,主要是独自生活费用昂贵,青年人不堪负担,但离家独居还是主流。新加坡现代化后,亦有不少青年人自己去找“组屋”(一种政府建造的低价出售的房屋)。但总体上说,华人社会的家庭观念依然存在,并在很多方面主导着新加坡社会的生活。如此等等。总之,新加坡的华人保持了较多的华人社会的传统。
1705304627
1705304628 新加坡提出的问题,或者说在辩论之外提出的问题,是一个中国要发展的问题,这是众多的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解情结。从辩论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多少人对祖国的热烈希望。中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中国在我们的思维中,中国在我们的血液里,中国在我们的一切里。辩论,使我们每一个人更深地体验到这一点。在出发前一天,我们应上海银河宾馆的盛情邀请,前往那里住一晚上,以便第二天早上更顺利地抵达机场。那天,银河宾馆所属的华亭集团总裁吴怀祥、副总裁沈懋兴,银河宾馆总经理朱馁根和团委书记黄嘉宁等人一起请我们和校领导吃饭,言谈之中,那浓烈的中国情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上我们聚在银河宾馆的一间房间里,顿时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在决赛结束的那天晚上,我打电话给前校长谢希德教授,那时我反倒很平静,我说:“谢校长,我们赢了。”谢校长说:“谢谢你们。我本来准备等电话等到12点钟。”我顿时很感动。后来听说她打了电话给一些人,分享消息。那天晚上,我们乘地铁的时候,出站时发现多出来两个人,一直跟着我们聊。我悄悄地问:“认识他们吗?”大家都说不认识。后来那个人说:“我是中国人,是来这里发展商业的。我在地铁里听到中国人胜利了,我就觉得兴奋,我们中国赢了!在地铁里一看是你们,就跟着你们了。在国外,你就觉得中国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字眼。”他们一直和我们走了很久,然后才依依不舍地分手了。8月30日早上,我们说好6点30分在大厅里集合,然后去机场。6点20分,我马上就要出门,电话铃响了,我赶紧拿起话筒,传来一个十分熟悉的声音,说:“王老师,你好。我是罗洁。”罗洁是1988年复旦大学队的一辩,后来去了美国读书。自走后,也没有联系,这会儿突然打电话到我的房间。罗洁问:“我们胜利了没有?”我说:“胜了。”她说:“太好了。”我问:“1988年的事情忘记了吗?”她说:“怎么可能?”因为时间太紧,我就赶快下楼去了。回到上海,收到她已经寄来的几本畅销书。抵达上海虹桥机场的时候,一出海关,竟然有那么多的人在迎接我和张一华,实在令我大吃一惊。我昨天夜里在电话中告诉张霭珠老师,不要来接我们,也没有告诉我们的航班号。我很激动,我们为复旦做了很少的一点事,但是大家给了我们太多的荣誉。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不能一一道来。这样多的人,从内心深处来说,只有一种解释,这就是大家对中国的一种期望,而绝不是一种对个人的期望或情感。
1705304629
1705304630 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新加坡是一个现代化后的华人社会,它已经遇到了西方文化带来的种种挑战,正在寻求应战的方法。这个过程对所有的华人社会都是有启迪的。当然,新加坡并非十全十美,有一位美国教授对我说,他不喜欢新加坡的生活格调。这里面包含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差异。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价值判断,而是这个“样本”提出的问题。目前,许多地方的华人社会均在走向现代化,尤其是有十一亿人口的中国。1988年,美国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写了一本书,名叫《大国的兴衰——1500年至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畅销不衰。他提出一个论断,宣称美苏衰落不可逆转,世界进入多极时代,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和中国将称雄于世,中国尚有差距,但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前景可观。这一天会到来吗?如果到来了,中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这场挑战是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共同面临的。新加坡的历程告诉我们,从现在起,我们就应当积极研究现代化后的华人社会,特别是现代化后的中国社会。
1705304631
1705304632 我方在第三场时曾通过四辩表达了我们的思虑:
1705304633
1705304634 复旦四辩:光阴荏苒,逝者如斯。在物质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而人类的精神家园可谓是花果飘零。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警惕,人性本恶这个基本命题。可喜的是,在东方的大地上,我们说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已经从一阳来复开始走向了新的春天。我们也相信,通过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使人类从无节制的欲望中合理地扼制并加以引导,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执法走向立法。人类才可能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第三场陈词)
1705304635
1705304636 辩论可能只是人的一种游戏,或者说是一种智力游戏,我们不必把它看得过重。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面临许许多多的难题和矛盾,我们真正艰巨的任务是在大千世界中来征服难题,克服矛盾。这要比在辩论场上来谈论这些问题要难得多。当然,辩论使我们能对一些问题有更深入的看法,使我们认识到不少问题的社会含义,以及它们的社会文化性关联。认知从来就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1705304637
1705304638 我们的队员,我可以说,我是爱他们的。辩论结束了,我无情地说出了一个事实: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大家都不愿意听,因为这一场辩论使我们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我是轻易不动感情的,在这个时候,我也没有。但是,我知道,我内心深处有着无比壮阔的感情的波澜。回忆着我们一起的日日夜夜,我想到了张霭珠老师对整个辩论队的慈母般关怀,吾金教授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身影,尚立和他所带领的那一支兢兢业业的陪练队伍,一华老师在新加坡每天明显消瘦的脸庞,姜丰在医院里时那焦急的眼神,季翔在训练中精益求精的自我磨炼,严嘉始终昂扬高涨的斗志,昌建那始终虚弱的身体以及他对自己多病的母亲的无限思念,张谦最后返回长沙时与我们告别时的流连的深情,小兰被累得心力疲乏仍然坚持的毅力……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鲜明性格的人,有自己特点的人,比起其他的人来说可能他们的特点还要多一些,这一切的一切在我的脑海中是难以磨灭的。我的眼前,依然闪现出那一幕幕难忘的情景。但是,社会往往是无情的,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社会总是让陌生的人相识,让相识的人熟悉,让熟悉的人知己,让知己的人分离。也许,这才是人在社会上生活的本质规律。
1705304639
1705304640 通过辩论,辩论队员肯定是有所得的。我希望这些所得有利于年轻一代更透彻地思考中国的未来发展。我们也一样。
1705304641
1705304642
1705304643
1705304644
1705304645 狮城舌战: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纪实与评析 [:1705302104]
1705304646 狮城舌战: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纪实与评析 第三编 狮城舌战
1705304647
1705304648 狮城舌战: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纪实与评析 [:1705302105]
1705304649 初赛辩词实录 辩题:《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1705304650
1705304651 正方:英国剑桥大学队
1705304652
1705304653 反方:中国复旦大学队
1705304654
1705304655 主席:黎学平时间:1993年8月25日晚上
1705304656
1705304657 主席:各位来宾、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光临“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初赛第四场,也就是最后一场初赛。
1705304658
1705304659 今晚的优胜队伍将会进入半决赛,他们将同昨晚的优胜队伍悉尼大学争夺一席决赛权。今晚将在我们的辩论群英会中较量的两支队伍是:剑桥大学和复旦大学。现在介绍双方辩论代表。
1705304660
1705304661 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剑桥大学的代表。第一位是汤之敏,经济系第三年博士生;第二位是孙学军,英语系第二年博士生;第三位是吴俊仲,工程系第三年博士生;第四位是季麟扬,社区医学第一年硕士生。(掌声)
1705304662
1705304663 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复旦大学队的代表。第一位是姜丰,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二年级;第二位是季翔,法律系二年级;第三位是严嘉,法律系四年级;第四位是蒋昌建,国际政治系硕士班三年级。(掌声)
1705304664
1705304665 今晚我们的评判团也有五位。他们是钟志邦博士,钟博士是三一神学院研究院主任;(掌声)第二位是许廷芳律师,许先生是新加坡广播局董事;(掌声)第三位是郭宝琨先生,郭先生是实践表演艺术中心艺术总监;(掌声)第四位是魏维贤博士,魏博士是南洋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掌声)第五位是张夏炜先生,他是国家艺术理事会资源及公关处处长。(掌声)
1705304666
1705304667 今晚我们的这个辩论和大家都是有关系的,那就是“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的立场是“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双方的立场是抽签决定的。现在我宣布“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第四场正式开始。首先请正方第一位代表汤之敏同学表明观点和发言。时间三分钟。(掌声)
1705304668
1705304669 汤之敏:各位好!今晚的论题是“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要,而谈道德是指推行道德。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就是说,我们不能脱离温饱而空谈道德。
1705304670
1705304671 什么是道德?有人说,道德是判断是非好坏的价值标准。我问对方同学,要判断是非好坏的基础到底是什么?归根到底是看这个事物符合不符合人的需要。而我再问对方同学,人要生存,最起码最基本的需要是什么?就是温饱。那么我再来问对方同学,假如我们谈一种道德,其结果使大家温饱都不能保证,我们还要不要这种道德?当然不要。所以,我们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1705304672
1705304673 什么是道德?有人说,道德是人的行为准则。我问对方同学,人们定出行为准则是干什么的?定出行为准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再问对方同学,人要生存,最基本、最起码的需要是什么?就是温饱。让我再来问对方同学,假如我们定出一种行为准则,结果是大家的温饱都不能保证,找还要不要这种行为准则?当然不要。所以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1705304674
[ 上一页 ]  [ :1.7053046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