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13355
1705313356
二语学习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类母语”(nativelike)的水平,即全面的语言能力。关于年龄对二语学习成效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
1705313357
1705313358
2.2.2.1年龄对二语习得速度的影响
1705313359
1705313360
一般认为,就习得速度而言,成人在初始阶段具有优势,尤其是在语法方面;但是儿童在充分接触到二语之后,会最终超越成人。这一点在自然的环境中表现尤为明显。例如:
1705313361
1705313362
奥尔森和塞缪尔斯(Olsen&Samuels,1973)通过实验发现,从短期来看,成人的习得(尤其是语法习得)速度比儿童快,语音方面则是儿童比成人快;从长期来看,儿童是最终的成功者。
1705313363
1705313364
斯诺和霍弗纳戈尔——胡赫勒(Snow&Hoefnagel-Hohle,1978)针对荷兰语学习者的一项实验发现,在语素和句法方面,青少年组(12——15岁)最快,成人组(15岁以上)次之,儿童组(6——10岁)最慢;在发音方面,三组差别不大。其中语法的差距由于儿童组后来居上而渐渐消失。
1705313365
1705313366
根据克拉申等人(Krashen et al,1979)的总结,成人的习得速度比儿童快,年龄大的儿童比年龄小的儿童快。
1705313367
1705313368
2.2.2.2年龄对二语习得达到本族语水平的影响
1705313369
1705313370
一般认为,在自然环境中,儿童可以获得母语者口音,而成人只有在教学的帮助下,或许也有可能获得本族语口音,但这一猜测仍需验证。儿童比成人更有可能获得本族语者的语法能力,某些成人也有可能获得全面的语言能力。例如:
1705313371
1705313372
汤普森(Thompson,1991;黄冰,2004)针对母语为俄语的美国移民进行的一项实验发现,10多岁之前到达美国的一组,比10多岁之后到达美国的一组的英语水平更接近本族语者。
1705313373
1705313374
但是,波德松(Birdsong,1992;黄冰,2004)针对一批英语母语者的法语水平进行的一项实验发现,一些较晚开始学习的人的语法判断能力不亚于法语母语者。
1705313375
1705313376
另外,就青少年学习者而言,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当接触二语的时间长度保持不变的时候,比儿童或成人做得都要好。在发音方面,则没有明显的不同。
1705313377
1705313378
2.2.2.3年龄对二语习得过程的影响
1705313379
1705313380
一般认为,习得语法的过程基本不受年龄影响,而习得语音的过程或许受年龄影响。尽管个体在习得顺序(sequences)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这与年龄无关。例如:
1705313381
1705313382
卡兹顿等人(Cazden et al,1975)调查发现,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学习者经历相同的阶段。不管学习者年龄多大,他们似乎都以相同的方式加工语言材料。
1705313383
1705313384
哈雷(Harley,1986)针对法语学习者进行的一项沉浸法(the immersion approach)教学实验发现,在法语动词短语的习得中,年龄较大组和年龄较小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1705313385
1705313386
莱尼(Riney,1990)针对越南的英语学习者的“增音”(epenthesis)现象(指把一个元音或辅音插入一个词中,使发音更容易,如,把“speak”发成“speak-er”)开展了一项实验,结果发现,儿童组(10——12岁)出现增音的比例低于5%,而成人组为30%以上,而且不会因以后接触到更多的英语输入而有显著下降。
1705313387
1705313388
1705313389
1705313390
1705313392
第二语言习得通论 2.3 对二语习得年龄效应的理论解释
1705313393
1705313394
对二语习得年龄效应的研究,除了加以描写,更重要的还在理论上的解释。年龄的差异,首先是生理上的差异,然后才是伴随而来的心理、认知、情感、社会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差异。因而,从现有针对年龄效应的各种理论来看,主要也可以归纳为这两大流派。
1705313395
1705313396
2.3.1 对年龄效应的生物学解释
1705313397
1705313398
2.3.1.1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1705313399
1705313400
上文提到,列纳伯格(Lenneberg)的“关键期假说”是针对母语习得而提出的,所以基本上只涉及了一语习得。那么,这个关键期是否会延续到一语习得之后的二语习得?他没有明确提到。
1705313401
1705313402
不过,他确实也谈到了青春期以后的二语习得问题:
1705313403
1705313404
……青春期之后,“语言学习障碍”(language learning blocks)的影响急剧增加。而且,在这个年龄之后,从与某种给定语言的单纯接触中发生的自动习得似乎消失了,外语得通过有意识的、费劲的努力来教会和学会。青春期之后,外国口音就不能克服了。
[
上一页 ]
[ :1.70531335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