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355434e+09
1705355434 美中不足的是,刚构桥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当温度变化时,如果桥墩过于“倔强”,便会“束缚”住梁体,令梁体的伸缩变形无法得到释放,最终可能导致梁体弯曲。但这难不倒机智的工程师们,他们为刚构桥设计了更高的桥墩,让它变得“柔软灵活”,从而更好地释放梁体变形产生的压力。在高山峡谷地带,这种高桥墩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众多高大巍峨的桥梁在山谷间拔地而起,桥墩从桥面直插谷底,通行其上仿佛腾云驾雾。
1705355435
1705355436
1705355437
1705355438
1705355439
1705355440
1705355441
1705355442 “凌空而过”的沪渝高速湖北恩施段/ 摄影 文林
1705355443
1705355444 高大的桥墩支撑起拔地而起的刚构桥,高速以桥代路,穿过高山峡谷,远方的桥塔处是四渡河大桥。
1705355445
1705355446 不过,在平原的大江大河之上,高耸入云的桥墩便没有了用武之地。为降低桥梁高度,同时保证桥墩的柔性,则需要为墩柱“瘦身”,如双肢薄壁墩、V形墩、Y形墩等;或是采用全新的桥墩形态,如人形墩、A形墩等。然而,在桥梁建造实践中,桥墩要薄,桥梁要稳,成本要低,三者互相制约,因而跨度超过300米的刚构桥屈指可数。
1705355447
1705355448 尽管如此,还是有敢于突破者。2006年建成的重庆石板坡大桥复线桥,为给长江江面预留充分的航行空间,其最大跨度达到330米,一举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1705355449
1705355450 而紧靠它身旁的,就是长江上游的第一座公路桥梁——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这是一座最大跨度为174米的T型刚构桥。尽管当年“全民建桥”的盛大场景已成往事,但如今新老两桥并驾齐驱,人们据此仍可看到时代变迁的痕迹。
1705355451
1705355452
1705355453
1705355454
1705355455 千岛湖大桥/摄影 韩阳
1705355456
1705355457 千岛湖大桥位于浙江西部淳安县的千岛湖上,全长1258米,是一座V形墩连续刚构桥。
1705355458
1705355459
1705355460
1705355461
1705355462 温州瓯越大桥/摄影 倪前辉
1705355463
1705355464 瓯越大桥是横跨瓯江的一座公路桥,最大跨度为200米,主桥采用扁平的薄壁墩。
1705355465
1705355466 叁 长虹卧波
1705355467
1705355468 至此,从峡谷到平原,从江河到海峡,似乎都已被中国人跨越,但实际上这还远远不够。面对陡峭的崖壁、湍急的水流或是桥下交通的需要,竖直的桥墩已然无处安放,人们需要一种一跨而过的桥梁,比如“拱桥”。
1705355469
1705355470 中国人对拱桥再熟悉不过了。被写进小学课本的赵州桥,建于1400余年前,纵然经历了历史上的战争、洪涝、地震等,其主体结构依然完好,堪称“世界桥梁艺术的典范”。拱桥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我国古典园林的标配,也是诗词歌赋中的经典意象:
1705355471
1705355472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引自杜牧《阿房宫赋》)
1705355473
1705355474 在一座现代拱桥中,根据桥面与主拱拱圈的相对位置,可分为上承式、中承式和下承式拱桥。其中的“拱”结构,在自重和桥面荷载的作用下,将向两端底座释放“张力”。这意味着两端的底座不仅要在竖向上托起桥身,还必须提供横向的推力。正是这样的推力,牢牢抵抗住“拱”的变形,从而提高了拱桥的跨越能力。这是拱桥独特的优势,也是拱桥面临的挑战。
1705355475
1705355476
1705355477
1705355478
1705355479 南昆高铁上的南盘江特大桥/摄影 潘泉
1705355480
1705355481 南盘江特大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与文山州丘北县交界处,横跨南盘江。全长852米,主跨跨度达416米,桥面凌空高于江面270米,为客货共用的铁路上承式混凝土拱桥。
1705355482
1705355483
[ 上一页 ]  [ :1.70535543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