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60989
1705360990
本日为星期日,大师又在行辕放头,因法会完毕,远道而来之蒙、藏民众,均即准备归里。昨日在会场放头,因机关各要人参加,恐有未能接近者,特再放头一次,到者约万余人,但有许多因粮尽业已离拉矣。
1705360991
1705360992
下午与杨秘书大光谈佛学。据云佛学有蕴处界。蕴为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处为十二处,即六根、六尘。六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六尘为色、声、香、味、触、法。界有十八界,即十二处,再加识,如眼界、耳界……色界、声界……眼识界、耳识界……。又佛学有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有财、色、名、食、睡五欲,无色界系十八层天中之一层。又佛学谓地、水、火、风为四大,大者无所不包也。加空为五大,再加识为六大。又佛学分器界与情界,物质为器界,精神为情界。又佛学有息、增、怀、诛四种成就,息为息灾,增为增益,怀为敬爱,诛为降伏。如开道场诵经,亦往往为息灾或增福或降魔云。
1705360993
1705360994
二十日 抢劫市场 焚毁法物
1705360995
1705360996
早赴朝市一游,异常冷落,仅有卖牛奶者数家,而布架等一家已无。据云一因法会完毕,远客均去,故少休息数日。一因数日前被抢两次,人有戒心。并谓朝市之抢劫,本时有之,因藏人皆带枪刀,每乘不备,抢布数匹而逃,商人无枪,不敢追捕;而寺中司法机关之“业仓”,又仅有监禁罚物等处分,并无死罪,以故犯窃盗者累累也。
1705360997
1705360998
下午赴原时轮法会道场观息灾法,即诵经焚烧各物。在原法台后空地上,画一坛城,主座二十余喇嘛列坐诵经。有一大油锅,诵经至某段时,将各物加油烧之,备有青稞、芝麻、茅草、大麦等物,分别烧毁,表示此法会福寿财等一切中断,消除罪恶。诵经分息、增、怀、诛四种,今日之诵经,即所谓“息”也。
1705360999
1705361000
二十一日 寺院精艺术 活佛知爱国
1705361001
1705361002
时轮金刚法会虽告结束,坛城尚未毁送,当初成已成时,虽曾参观数次,但均未见全璧。本日闻坛上帐幕全去,因偕行署数人往观,见占地方丈许,在木板上,用五色宝石铺堆而成。有外城,有里城,城墙城门各高数寸,狮象当门,树木围绕,动物植物,无不毕肖,五色配合,灿烂美丽,且全系浮堆,或圆或方,无不工整中式,洵妙工也。佛教之技艺美术,实足令人惊异,惜不能永久保存。闻法会后,即须送之河中,费十余日日夜工作之力,毁于一旦。如塔尔寺每年元宵节之酥油人物,经三月之工作,亦仅陈列一夜而即焚毁,宗教之思想,固与现实世界之思想不同也。
1705361003
1705361004
下午访大藏寺活佛,此寺距松潘近,距拉寺七八日程,其活佛颇知爱国,年约四十余,貌清秀,言谈亦不俗。余本日访其居,在一寺中,院内满堆牛粪,而室尚清洁,闻其寺甚大,且较富云。
1705361005
1705361006
二十二日 增寿 献物
1705361007
1705361008
本日为班禅大师增寿,特别诵经一日,仍在时轮金刚法会会场。大师依然高座,喇嘛数十人,就地而坐,诵增寿经。宣化使署全体同人及卫队,专使行署同人及仪仗队均参加,共千余人。首赐茶,次诵经,次赐食,然后献物上寿。宣化使署由康福安领首,依次数百人,各手捧礼物,有金器、玉器、珊瑚、绸缎、衣服等特制物品,并有每人手捧五十两元宝一锭者数十人,各经大师面前,与以有结之红绳。次分别献曼打,宣化使署科长以上每人一个,行署由余领头,亦献曼打数个。凡献曼打者,预送银币十三元,即与以印就之证片,届时奉献。仪仗队兵士每人献哈达一方,亦有献银元者,达五六小时始毕。诵经分息、增、怀、诛四种,今日之诵经为“增”也。
1705361009
1705361010
二十三日 谈奇俗河浴数时 辩经典舌战群僧
1705361011
1705361012
本日下午二时,黄司令及嘉木样禅师约宴行署同人,用汉式,共设五席,在襄佐仓佛殿中。正面倚壁全为佛龛,金碧辉煌,雕刻精致,内有铜佛数百,古色古香,据云多来自印度,为拉寺较古之佛也。前几上有新作之小泥像,高不及尺,初涂金身,据云系历代嘉木样佛,特制万座,备嘉木样至藏赠人者。涂金后甚美观,不知为泥佛也。
1705361013
1705361014
席间谈及此间沐浴事,黄司令谓拉市藏人,每年八月某夜,无论男妇,必在大夏河中大浴一次,因信仰佛教,谓浴之得福,实际亦与身体有益。其法即夜间赤身入夏河中,视身体之强弱定支持时间之长短,有支持四小时以上者。家中预作肉汁汤等,出水后即饮肉汁,厚衣衾而卧,身体因之特别壮健云云。
1705361015
1705361016
饭后赴讲经场(即前法会会场),观辩论经典,盖乘大师在拉,欲求其指示也。大师高坐,喇嘛千余人分团辩论,数人立而质问,一人坐地答,答错或不能答时,群起而攻之,或拖其头促其速答,或附其耳大声质问。据云研究深者可舌辩群僧,如大学之考试。又谓辩论时骤观之似为杂乱,实则手足及身之姿势,俱有讲究,观其抵掌而谈,或立而雄辩,或坐而论道,大有战国时苏、张之风。本日因大师在场,特别热烈,惜余不解其意也。
1705361017
1705361018
二十四日 房上晒台碾场 屋顶花园菜圃
1705361019
1705361020
下午偕史秘书游夏河北街,有数家屋顶上菊花盛开,或红或紫,有如都市之屋顶花园,且非盆栽,而均系生长屋上。盖此间各屋,皆为平房土顶,如播种其上,即可生长。有数家屋上植白菜数方,高尺许,是不仅屋顶花园,而为房顶菜园矣。
1705361021
1705361022
自兰州来拉卜楞,途中经过各地,房屋大半平顶,皆为土墁而成,无楼房者,四面屋顶可通,以梯登之,有正面楼房者,三面可通,即由正面楼屋之前檐通之,其用途甚多:(一)可积薪或晒粪作燃料。(二)人可往来瞭望,余等经过时每见有许多妇孺,在屋上立望。(三)犬可在上守夜,西北边民,每养猛犬,夜间在屋上巡守,并有昼夜皆在屋顶者。(四)可晒一切物品,如都市晒台。(五)并可碾麦,如内地之麦场。此种习俗,一为安全,一为经济,想相传已久,在最初或因异族侵扰,主要在登高瞭望,继而作种种用途。西北各地已成普通,惟如拉卜楞之栽花种菜,则又别开生面,扩张用途,在他处甚罕见也。
1705361023
1705361024
二十五日 开同乐会 游大经堂
1705361025
1705361026
本日仪仗队假大经堂开同乐大会,以大门为后台,堂前广场为招待观众之所。有高桌,有低垫,而大经堂之崇阶高十余级,广八九丈,尤为天然之看台。惟是日正值诵经,各喇嘛皮靴脱置阶上,且时出外至阶上诵经,颇碍视听。
1705361027
1705361028
是日游艺有新剧、旧剧、国术、双簧等,新剧有《中华魂》,内容为五族联合抗日,在此地演之,觉有意义。大夏街小学亦参加表演,有女生数人演小麻雀故事,亦颇动人。边地得此,殊非易易。
1705361029
1705361030
大经堂即慧觉寺,大殿中有高四五尺之铜像数十尊,小佛无数。佛前油灯数十盏,殿中厚垫十余行,可容一二千人。左右壁画高丈许,长数丈,皆欢喜金刚佛,巨作也。诵经时有铁棒喇嘛维持秩序,是日因有游艺会,特别注意。时见该喇嘛负四五尺之方形铁棒,在外巡视,各小喇嘛无不望而生畏。
1705361031
1705361032
广场左右有长廊,满绘壁画,广数十丈,尤为巨制。正演剧时,忽而大雨如注,群避两廊下,足容千人,表演场临时亦加帐棚。未几雨止天霁,又移场中。少顷复阴云四合,雨又滂沱。高原气候之变化,真不易测也。
1705361033
1705361034
二十六日 初尝兰州醉瓜 得食唐川大杏
1705361035
1705361036
兰州醉瓜,次于哈密瓜而优于各地之甜瓜,在西北最有名。余虽居甘数岁,因故终未一尝,深以为憾(十四年抵兰州时已过期,十五年届期赴蒙古,十六年赴青海,十七年未至期即赴京)。又过唐汪川时,杏尚未熟,据云其味之甘与肉之多,为各地冠,颇思一尝异味,惜非其时。乃至拉卜楞,因种种原因,未能早行,又届瓜果成熟期矣。
1705361037
1705361038
今晨赴朝市游,见有售杏者,其实甚小,据云附近所产。询唐汪川者,谓“他洼”(即大街)或有,因至“他洼”一游,果有较大者,唐汪川产也。食之味颇甘,但不如所传之佳。又见有似西瓜非西瓜之瓜,询之,醉瓜也。其瓜外圆形似西瓜,皮色又似甜瓜,喜出望外,急购二个,一较青而硬,一略黄而软,归后剖而食之,类似甜瓜而较甘,但不如想象中之美。询之本地人,始知由兰州而来之瓜多系半生,途中六七日始稍熟,非正式叶落之熟瓜,故味稍差。青而硬者,即尚未熟,黄而软者,系久置放,杏亦或然。
[
上一页 ]
[ :1.7053609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