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61203
1705361204
十九日 接账簿 请经费
1705361205
1705361206
诚专使虽于十六日将印信移交,但账簿复杂,于昨晚始行移交,现款仅余一千余元,而骡马甚多,每日草料即成问题,因即电财政部、蒙委会,请速汇款,并电赵专使早日离京。一面委派数人,组织委员会,清算账目。
1705361207
1705361208
二十日 谒班禅 访堪布
1705361209
1705361210
因大师明日离拉,本日往谒,询及赵专使,因将其经历详述,大师希望余与赵专使早日到玉树,以便偕行入藏。出访各堪布,正整理行装,银币每千元,装一木箱,两端用生牛皮裹之,并用生牛皮绳束之,非常坚固。行署原仅存银币万余元,移交时与大师换纸币万元,发川旅各费,言明有款时仍可掉回,本日向各方借纸币万元,将银币换回。
1705361211
1705361212
晚赴康处长及刘秘书长、三大寺代表处,略谈,均希望早日至玉树会晤。
1705361213
1705361214
二十一日 班禅赴玉树 拉佛有欧风
1705361215
1705361216
本日班禅大师启锡赴拉加寺,转玉树,仪仗队随行。行署因候赵专使,未能偕往。大师约十时离拉,黄司令在五十里外之飞机场设帐欢送,嘉木样仍令其旗帜等仪仗随送,并有鼓乐队前导,喇嘛及蒙、藏民众数千人送出郊外。余率行署同人乘马送至飞机场,嘉木样等送至本晚宿所。
1705361217
1705361218
此次大师离拉,乌拉共四千余头,果洛民众有数千头,直接送至玉树,惟因数目过多,黄司令颇费周折。本日各乌拉,尚未能到齐,仪仗队一部分物品未行。
1705361219
1705361220
拉加寺在青海同德县,为河南亲王属地,其活佛为兴萨班智达,曾游历平、津、粤、沪,甚开通。故在该寺居洋楼,食西餐,并有汽车,但其地无公路,仅通十里。闻该活佛每隔三年,必赴京、沪游历一次,盖三年可积金数万元也。
1705361221
1705361222
途中草高尺许,百花盛开,归时与高参军策马疾行,奔驰于异草奇花之间,颇觉有趣。
1705361223
1705361224
二十二日 历代班禅略史 今世班禅经历
1705361225
1705361226
班禅大师离拉后,拉卜楞顿成冷静现象。盖拉卜楞为宗教区域,拉寺为黄教六大寺之一,班禅大师为黄教最高领袖,故驻拉数月,远近藏民,咸来顶礼,商人投机,亦多麇集于是,拉市人口骤增数倍,顿成繁盛之区。大师之去,有如冰消云散,一日之隔,真如天渊之别,班禅一人关系之重大可知。兹将班禅历代之略史,分述于下,足征其在黄教中之地位。
1705361227
1705361228
第一世班禅额尔德尼,法名克鲁哥鲁巴桑保,意谓博学德俱妙善,于明洪武十八年四月八日,生于后藏。后至前藏甘丹寺为僧,宗喀巴收为大弟子。得法后,与第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辅佐宗喀巴,振兴黄教。旋与第一世达赖共受宗喀巴之遗嘱,世世以呼毕勒罕度世。正统二年圆寂,享年五十有四岁。
1705361229
1705361230
第二世班禅,法名四朗曲朗。正统四年正月十日,在后藏德巴地方转世。传授第二世达赖小戒。弘治十七年圆寂,享年六十六岁。
1705361231
1705361232
第三世班禅,法名恩萨巴结珠白旺曲罗布桑敦珠巴,意谓意善成就自在。于明弘治十八年正月十日,在后藏转世,嘉靖四十五年圆寂,享年六十二岁。第四世班禅,法名罗桑曲吉甲参,意谓意善妙法胜幢。于明隆庆元年四月十五日,在中印度转世。隆庆四年迎至西藏坐床,壬子年登位传法,掌理黄教,并传授第五世达赖大小戒。清太宗崇德七年,与第五世达赖及藏巴汗、固始汗之使等,同至盛京,自此信使往还。明思宗崇祯六年即清太宗崇德十年,青海固始汗因后藏之藏巴汗压抑黄教僧伽,遂攻灭之,以其地属班禅,驻节札什伦布寺,管理梵院,密辟黄教,自是威望大隆。蒙、藏各处,咸尊崇之,为博克达,而从受金刚如意珠轮,秘密灌顶法者甚多,于清康熙元年圆寂,享年九十六岁。
1705361233
1705361234
第五世班禅,法名罗布藏伊喜巴桑布,意谓意普圣智,于清康熙二年七月十五日,在后藏转世。三十四年,圣祖遣使册立为呼图克图。二十五年,诏封后藏班禅呼图克图为班禅额尔德尼,颁给金册金印。注明札什伦布各寺院属班禅额尔德尼管理,班禅额尔德尼之名始于此。藏名抵任补清,意为护持宝饰。乾隆二年圆寂,享年七十五岁。
1705361235
1705361236
第六世班禅,法名罗藏巴勒垫伊喜,意谓有德圣智,于清乾隆三年,在后藏转世。四十五年,高宗七旬寿诞,第六世班禅来京祝寿,至热河之避暑山庄。高宗令仿后藏之札什伦布寺式,建福森寺于热河以馆之。嗣驻锡西黄寺,十一月患痘圆寂于西黄寺,享年四十二岁。四十七年命于西黄寺西,建清净城塔院,藏其经咒衣履。
1705361237
1705361238
第七世班禅,法名罗桑巴尔丹巴里里比尼麻却古勒朗甲巴桑波,于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八日,在后藏转世。四十九年入寺,五十五年廓尔喀犯藏,侵入寺中。高宗命福康安带兵讨平之。五十七年廓尔喀送还抢去之金册银物等件。嘉庆八年,来拉萨传受大戒。咸丰四年圆寂,享年七十三岁。
1705361239
1705361240
第八世班禅,法名罗桑巴尔巴且节惹克巴打黑别望都巴桑波。咸丰五年,生于桑脱曲布甲补鲁桑。光绪八年圆寂,享年二十八岁,为历代班禅之逝世最早者。
1705361241
1705361242
第九世班禅,即现在入藏之大师,法名村老桑工丹具吉尼玛各洛朗甲把桑波香厄列,于光绪九年正月十二日,生于西康达克保处,十四年迎至后藏,十八年迎至札什伦布寺。光绪三十一年偕英人卧克纳至印度,英人藉迎英储为名,到印度,待以王礼,会晤英皇太子。翌年三月,回札什伦布寺。宣统二年,因达赖出走,移驻拉萨,主掌政教。民国十三年十一月离藏,十四年二月至北平,驻锡中南海之瀛台。十六年冬,赴辽宁,驻锡沈阳外攘关外之宝胜寺(俗呼皇寺)。二十年五月,由沈阳至南京,出席国民会议。七月受国府册封为护国宣化广慧大师法号。旋赴海拉尔,并西行驻锡百灵庙。二十一年七月,返平,十月二十一日,在太和殿举行时轮金刚法会。十二月十二日抵京,二十四日就西陲宣化使职。二十二年二月,赴百灵庙,先后至锡林果勒盟及乌兰察布盟各地唪经宣化,二十三年一月,又返京,出席全会。二月就国府委员职。四月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旋赴沪,月终返京,七月赴平,八月赴包头。九月离绥,至伊克昭盟之杭锦旗宣化,并至阿王府讲经。十一月五日赴阿拉善旗,二十四年三月离阿,五月至甘肃。六月赴西宁之塔尔寺。二十五年六月至拉卜楞,七月又举行时轮金刚法会。八月离拉,经玉树入藏。历代班禅,均无本世大师在内地居留之久,游历之广,功德之普及圆满,与险阻艰难之备尝。
1705361243
1705361244
二十三日 达赖地位 英藏关系
1705361245
1705361246
达赖、班禅为西藏佛教之二大领袖,藏谚有云,天上的日月,人间的班达,可知其并尊之心理。第九世班禅之离藏、回藏,均与达赖有关。达赖喇嘛之地位,及第十三世达赖一生,并英藏之关系如次:
1705361247
1705361248
达赖之名称,源于蒙古语,意为大洋之义,智慧如大洋之谓也,西藏人称之曰“甲姓任补清”,意为最胜宝饰。喇嘛者藏语无上之意,初非高僧不能应用,今已成普通之称号。藏人称出家之僧为察巴,后尊称察巴为喇嘛,而喇嘛又每尊称曰佛爷,失本义矣。达赖喇嘛握全藏政教两大权,驻锡拉萨北山上之布达拉宫。每岁例至色拉寺说法,并诵经。总辖寺庙三千一百五十余座,约喇嘛三十万余众。达赖圆寂后,藏中政权,则由司伦噶夏负责,教务则由中译庆莫处理,军务则由马基秉承司伦之命指挥。此时达赖之佛印,暂由机要堪布保管,俟下世达赖转生,经十八年呼毕勒罕期满正式即位,始得启用,执行元首之职权。
1705361249
1705361250
第十三世达赖,法名阿旺罗桑图丹嘉错直品旺楚省赖蓝布尔解旺德,于光绪二年,生于达布甲擦管,官属卜朗顿家,以种种灵异,免入瓶掣签。二十四年,俄皇派布里雅蒙古人喇嘛多尔智,至藏留学。因学识超众,被选为达赖之赞尼(即顾问之意)。多尔智有辩才,常告以英国侵略西藏可畏,中国不足恃,俄国将来为佛教之惟一保护国云云。又俄人陶什夫亦佛教徒,常往来于拉萨与圣彼得堡之间,携俄皇所赠珍宝,劝联俄。于是达赖亲俄,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两遣使至俄,谒俄皇。二十九年,英人知日俄将开战,中俄俱无暇西顾,乃乘机命荣赫鹏率远征队二百人入藏。进至距拉萨三日程时,达赖将印交于噶丹寺,率侍卫七人东行,时光绪三十年五月七日也。英兵于六月二十二日至拉萨,与三大寺迫订《拉萨印藏条约》。达赖东入青海,俄人多尔智尚为赞尼,引布里雅特蒙古族人七十名护卫之,欲赴俄都。翌年,至甘肃,闻日俄开战,俄人连败之讯,达赖乃宣言欲赴库伦,见哲布尊丹巴,遂驻于西宁之塔尔寺,清廷闻达赖东走,乃劝其来朝。三十四年,达赖入京,清廷以臣属待之,且派员监视。达赖急于回藏,旋溥仪嗣位。藏人欢迎达赖返藏,乃于其年离京。入蒙古,至库伦,与哲布尊丹巴相见,并见俄驻库领事,继至青海。途中闻赵尔丰于川边励行改土归流,并派兵入藏事,心怀不满。宣统元年十月至拉萨,又与联豫不洽。旋钟颖率兵一混成旅由川边入藏,达赖恐惧,即率亲信数人,潜逃印度,时宣统二年四月一日也。英人乘机,大为优待,清廷反听联豫之言,宣布达赖罪状,革其名号。达赖留印数年,适武汉起义,外蒙宣告独立,驻藏川军亦变。达赖乃乘此机,于民国二年九月返藏,宣告独立。中央发川滇军攻之,英人乃提出觉书,于二年十一月开森姆拉会议,决裂而散,英人势力乃大膨胀。十三年,逼走班禅,且欲推翻达赖,幸数万喇嘛反对,达赖亦稍觉悟。十七年,北伐完成后,中央派贡觉仲尼入藏,二十年,达赖即派其为驻京代表,与中央日接近。二十二年圆寂,年五十九岁。
1705361251
1705361252
二十四日 政权与教权 政民与信民
[
上一页 ]
[ :1.70536120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