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361703e+09
1705361703 三日 年货年画 古色古香
1705361704
1705361705 本日为废历腊月二十二日,已届旧俗送灶神之期。上午赴街市游览,见各饭店均停业,而杂货店则倍增拥挤。售年货者多在街道左右摆摊,有灶神、门神、关帝财神,红纸黄表,大小鞭炮,长短香烛等,形形色色,完全如内地二十年前之景象。惟香有长二三尺者,有粗如手指者,为甘肃临洮所造。
1705361706
1705361707 食品则有各种调料,普通海菜,而尤以卖肉者为最多,而最惹人注意,多系整猪整羊,罗列道旁,睹者环列,引人注目。盖边民贫困俭朴,平日食肉者甚少,而旧历新年,则无论贫富,必购若干,故售者亦特多。青菜甚少,且多冰冻,如葱如白菜,皆干枯而无青色。服饰则有女儿之红缨绒帽,男童之花帽,以及男子之毡帽毡鞋等,盖习俗过新年,则衣新衣食美味也。
1705361708
1705361709 小巷口墙上地下,多张售年画,大多为旧戏中之故事,或吉利之人物。亦有裱成之中堂对联悬于墙上者,似为古画,但就近阅之,多系新手所绘,或俗人所绘,无足观者。商店门首有售较佳之画者,或为历史之故事,或为地理之风景,如武穆之精忠报国,木兰之化装从军,以及杭州、上海、天津、北平各名胜等,于社会教育,不无裨益。余常觉社会教育,应利用习惯时机,较易生效。年画倘能改良,则家家年年自动购贴,无形中收教育效果矣。
1705361710
1705361711 四日 气象测候所 人民大会场
1705361712
1705361713 下午赴西宁气象测候所参观,所址在孔庙内,即前西宁之文庙。院宇甚大,左右两庑改为图书室及陈列所,但现在既少图书,又无陈列物品,终日锁门,待将来补充而已。耳房内有阅报所,有各种挂图及日报月刊,阅者尚不乏人。大殿始为气象测候所,仅有测风雨及湿度等简单器具数种,所长一人,夫役二人,所长外出,略视而已。
1705361714
1705361715 旋赴人民大会场,系王子元君任民政厅长时所建设。在城内西北角,有广场,立有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下石上砖,约高二丈,石八面,上刻总理遗嘱遗训及传记。复有屋若干间,并有动物园,原搜养西北特产之鸟兽数十种,今仅余笼栅,而鸟兽早散亡矣。亭楼屋宇,亦半为蒙藏小学校占去,惟开各界大会时,仍在此场。
1705361716
1705361717 五日 盐销陕甘川三省 池属青察柯三王
1705361718
1705361719 上午访陈任轩君,有察卡盐税局一职员在座,据云新自察卡盐池来,行八日。该盐池南北八十余里,东西一百八十余里,周围约二百余里。池中有白盖一层,凿开后,下为盐水,用铁漏勺取之,水漏而盐出,天然自成,毋须经摊晒等手续。挖过地方,一经天雨,即可长平,即坑之深者大者,三年亦可长满。四川松潘一带,亦来此运驮,每次驮牛以千计。至时督运局代雇附近帐房中蒙人去挖,每挖一驮,工资三角,收税每牛六元,不论斤数多寡。故松潘一带之驮盐者,每牛往往驮二百数十斤,至一二日程处,再增牛分驮之。盐池旁之税局,有职员八人,税警三百余人,每年收税三四万元,全青各局,前曾收至四十余万元云。
1705361720
1705361721 前接兰州梁经理鉴如函,托代觅青盐若干,为疗疾之用。下午赴西北盐务收税总局驻青办事处觅索,谈及青海盐税情形,据云:仅察卡一池,年产17100担(每担240斤,上数为二十四年销数),池租每百斤大洋五角,税率每担正税三元,附加三角,食户捐一元,共四元八角,税捐年额为7350元。税捐方法,售盐时即予以税票,填票员填写签名,送长官盖章,会计收款登账,然后将票发给购盐人。此盐销售地为青海之察卡上五庄、鲁沙尔、南大通,甘肃之洮岷,四川之松茂,及陕西之汉中等地。产地价格,只交驮户脚价。此种驮户,俱系蒙、藏人民,故脚价多以青稞代之。蒙、藏民运盐至湟源盐税局时,以青盐一袋,易青稞一袋。盐税局销地价格,每百斤十元三角,办事处附属机关及分仓,有察卡督运局,湟源分局,南大通分局,上五庄分局,鲁沙尔分局,羊群分卡,西宁分仓云云。
1705361722
1705361723 按察卡盐池,为青海境内最大之盐池,“察卡”即藏语“盐池”之意,所产之盐,名为青盐,天然生成,不用人工。其水由锡拉库特尔山之莫柯尔河,与布拉克地察汗,乌苏河,汇为此池,原归霍硕特西前旗青海王,霍硕特西后旗柯柯王,及霍硕特北左末旗察卡王等三王管辖。取盐之道,共分三路。一在西北,属青海王,一在东北,属察卡王,一在西南,属柯柯王。以前仅许蒙古贫民挖取,愿挖者请领各该旗王公札萨克台吉照票,运往湟源、西宁、大通一带售卖,易换布匹、粮食、日用等物。现均先后收为公有矣。
1705361724
1705361725 六日 青海地势 各县面积
1705361726
1705361727 青海为西北之中心,据江河之源头,境内山脉起伏,冈岭层叠,河流纵横,湖泊星布,纯系高原地带。据方志张其昀君所述:青海省居于全国最高地位,中国各省会,除康定外,以西宁地势最高。泰山为五岳之首,庐山为著名避暑地,海拔仅一千五百公尺,而西宁之高度,则为二千二百公尺,较各山均高,仅低于康定三百尺耳。惟西宁在青海尚为低地,全省高度,平均为三千公尺。又如山西陕西北部、甘肃以及内外蒙古,均为高原,但均较青海为低,其高度不过一千至二千公尺。戈壁沙漠,则在一千公尺以下。故青海地势,为中国高原中之最高者。此外仅有西藏北部之高原,海拔达五千公尺,称为世界之屋脊。但其地实无人烟,西藏人民,大都集居于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为高度三千公尺以下之高地。故中国民族分布之区域,以青海为最高,四川峨眉山,海拔三千公尺,秦岭最高峰太白山海拔三千五百公尺,若与青海日月山较,仍屈居其下。日月山海拔三千七百公尺,在青海高原,似为低山,其地高山多在四千或五千公尺以上,甚至超出六千公尺。大概五千公尺以上之高山,山顶永远积雪,是为真正雪山。青海雪山甚多,自北至南,五千公尺以上之高山,列举之如甘、青交界之祁连山,黄河北岸之大积石山,即阿尼马卿山(河曲为大积石山,循化为小积石山),黄河、长江分水岭之巴颜喀拉山,扬子江上源分为二支,介于二源之间者曰库赛岭,在青海西藏界上者曰当拉岭,又名唐拉山。以上诸山,皆终年积雪。此种雪山,对于国家有重大关系。中国文化以长江、黄河二大流域为根据地,皆导源于青海,盖高山雪水,涓涓下注,源远流长,终成江河。青海为中国第一大湖,其水量亦取给于周围之雪山。黄河有支流曰湟水,湟水有支流曰大通河,亦皆导源雪山。湟水在西北历史上尤居重要地位,试以青海与蒙古、新疆相比,即可见雪山之价值。大概大陆中心,离海甚远,雨泽稀少,气候干燥,故蒙古、新疆均有广大沙漠,荒碛不毛。而青海因有多数雪山,水源特富,目前虽有未辟之地,将来可望拓殖,此雪山对于国计民生之影响也。又雪山与国防亦有关系,因青海高原,本身已达三千余公尺以上,雪山绝对高度虽大,而相对高度不甚悬殊,如日月山海拔三千七百公尺以上,但高出青海水面仅一千公尺。又青海省诸山,如库赛岭、当拉岭等,坡度皆甚平缓。据实地测量,谓当拉岭即建铁道亦易,故历代用兵大道,率取道青海。如清初康熙时二次征藏,当拉岭为当日战场,通天河为大本营所在,各山山口,向称进藏要道。至祁连山坡度虽峻急,而其时山口亦为通甘凉之间道。自汉以来,民族迁移,均由此道。甘都南之扁都口,尤为重要云云。又据《青海丛编》陈秉渊君述青海地势,以勒科尔乌兰达布逊山为最高,计海拔达二万二千余尺,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均起源于该山而分迤。他如祁连山高二万尺,积石山高一万八千七百五十尺,巴颜喀拉山高一万七千一百八十尺,唐古拉山高一万五千尺,即各河流湖泊较低之地,长江发源处高一万四千余尺,同仁什则寺境之黄河,高一万二千五百三十余尺,鸦砻江西岸,高一万一千余尺,鄂陵、札陵湖面,约高一万二千余尺,青海湖面高九千八百余尺,柴达木盆地,亦尚高九千五百二十尺,可知其地势之一斑矣。
1705361728
1705361729 青海各县面积,据调查:西宁一万六千方里,湟源一万一千方里,共和二万四千方里,互助一万三千方里,大通二万三千二百方里,亹源二万四千七百五十方里,循化一万六千八百方里,贵德三万七千八百方里,化隆一万二千六百方里,乐都一万三千五百方里,民和一万二千方里,同仁七万一千四百方里,都兰六十七万五千方里,玉树、称多、囊谦三县,共一百零六万方里以上。又据调查,青海东起东经十四度,西至二十六度,南起北纬三十一度,北至北纬三十九度,东西相距二千七百余里,南北一千八百余里,全省面积约为二百九十四万方里,与前相较多九十余万方里,想一因各县未正式测量,数字不实,二因果洛大部地方,尚未改县也。
1705361730
1705361731 七日 全人口百五十万 每方里不足一人
1705361732
1705361733 吾国各省人口,向无确实之统计,而青海以民族复杂,交通不便,并建省未久之故,其人口更无确实之数字。据估计,全省人口有二百余万,而青海民政厅于二十年调查全省人口,仅约一百四十九万五千八百五十,恐难可靠。兹据民国二十四年边疆教育实业考察团之报告书,有关于人口之数表,分录如下:
1705361734
1705361735 一、各县人口密度表
1705361736
1705361737
1705361738
1705361739
1705361740 按据青海民政厅所调查,全省面积约二百零一万方里,人口约一百五十万,平均每方里不足一人,惟东北部为农业区,人口多集中该部,如西宁、乐都、互助等县,每方里约七人至十人,西南部十余方里,不及一人。
1705361741
1705361742 二、各民族百分比表
1705361743
1705361744
1705361745
1705361746
1705361747 八日 青海财政一斑 各县经费概况
1705361748
1705361749 下午访谭秘书长、魏厅长等,谈及青海财政情形,谓青海财政向入不敷出,本年因军事关系,益感困给,各机关欠薪多至半年以上,现至阴历年关前三日矣,尚未能设法发给,各小职员日来异常愁闷云云。
1705361750
1705361751 按青海建省未久,富源未开,而军队增加,军需扩大,人民之苦痛困穷非内地人所能想象。至省财政每年收入若干,据其所发表者如下:
1705361752
[ 上一页 ]  [ :1.70536170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