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62112
十五日 俄商蒙僧六人可疑 西宁兰州一时飞达
1705362113
1705362114
本日行署包一飞机,运银币数万来西宁,因车马运输,途中危险也。接高参军来电,有前为班禅大师开汽车之一外人,附机而来。适西宁某友人来谈及,谓其人名哈珊,自称土耳其人,奉回教,但在西宁数年,从未入寺礼拜,在西宁东关租一大院,有三俄人同居,观哈珊相貌,似亦俄人,均为白俄,行动诡秘,用款阔绰,恐受日人指使作秘密工作者。又闻时与德国某月刊社通信,自言经商而无商可经,且有手枪,有活动电影机,有照像机,可疑之点甚多。此外普伦洋行,亦有白俄数人,收买皮毛,或系真正经商。又据友人云,去岁十二月有自称内蒙古僧人者五人,包一飞机来青海,多能汉话。据云自锡林郭勒盟来,因老王爷逝世,到各处寺院诵经。内一包姓者,汉话尤流利,谓与包悦卿相识,而非本家。五人在西宁居旅社若干日后,赴塔尔寺,但归时仅余三人,二人不知何往。此三人又欲包飞机而返未得,乃以数百元包一汽车赴兰州,行踪言动,亦极可疑,或系德王(锡林郭勒盟副盟长)奉日人命派来者。又据循化来人云,近有日本数人作蒙古喇嘛装,赴青海各县,尤为侦探无疑。日人谍我,无所不用其极,可畏也。
1705362115
1705362116
余欲乘飞机赴兰州转机赴京一行。下午二时许至飞机场等候,不意五时始来,急下运物,登机而飞,六时即达兰州。余十年前来西宁时,乘骡轿一周始达,前次来时乘汽车三日抵西宁,已觉迅速,今一时抵兰州,如在兰州值航期,并在清晨,则一日可至南京。世界科学进步之迅速,与吾国西北交通之发展,均可惊也。
1705362117
1705362118
二十七日 回教宴客习惯 边民献物遗风
1705362119
1705362120
余赴南京一行,昨始回青,因马子香主席明日为其长公子完婚,本日余与赵专使前往送礼,即时有酒席款待,首为油散、油小方饼,次为包子、馒头,最后始为山珍海味,此为回教普通宴客之习惯。厅前陈设玉树二十五族各代表所送礼物,满十余方桌,有狐皮、豹皮、水獭皮等数百张,西藏红花百余盒,西藏氆氇数百匹,银元、银宝共二百秤(每秤五十两),总计约值三四万元。在别院款待各代表以酒,有酒无肴,各出碗痛饮,且饮且歌,虽首如飞蓬,衣多袒臂,而心中似快乐。此种珍贵礼品,闻出自各族民众,各代表虽不远千里而来,既不出礼,又得饮酒,乐可知也。省垣各机关人员送礼亦重,各厅厅长每人二百元,各处处长每人八十元。妇女多送衾枕绣品,闻新娘房中及后楼上,堆有绣花衾枕数百件,可知边民重礼,而属僚、属民对长官馈献珍物之古风,迄今犹有存焉。
1705362121
1705362122
二十八日 新娘入袋 舅翁骑牛
1705362123
1705362124
本日马代主席子香,为其公子少香行完婚礼,新娘即其表妹,年十四岁(新郎年十七岁)。家在鲁沙尔,早七时马主席率其子往迎,因回教习惯,在女家行礼,新郎之父须前往参加。仪式类新式结婚,阿訇若证婚人,男女家长及介绍人均到场参加。次序先念《可兰经》,继询男女双方愿意否,然后以红布包新妇(此次用红缎),有缝成袋状装入者,由其兄或叔父抱入轿中,至男家下轿时亦然,一切宾客不得见新娘面,在轿中有少女为伴娘。新郎亦有伴郎,当新郎见余等时,见二人衣装完全相同,如无人介绍,不知何者为真新郎也。新妇第一日戴面罩坐床上,不见任何人,当晚亦不许任何人闹房,惟亲友可在院中歌舞,或在房上放炮,主人掷果品于地,乱拾之以为乐。次夜三夜可闹房。又回俗有闹翁翁之风,马子香结婚时有人将老主席马麒面涂粉物,骑牛游街,以取欢乐。此次子香以尊严所关,不许乱闹,无人敢行之。本日有高庙小学校送高抬祝贺,扮有天仙送子及连升三级等。
1705362125
1705362126
二十九日 再醮可抢 离婚不易
1705362127
1705362128
本日马宅新妇见客,盖回俗结婚第二日新娘始见客也。见时新妇直立不动,各客过时新妇行礼,见者须送新妇礼,谓之添箱。亲戚近族,多送绣枕,契友送银币。又回俗夫妻不和离婚时,有一年犹豫期间,在此期内,虽不同居,但一年后,可由阿訇再询,如仍不愿同居时,始正式离婚。又娶寡妇时,有一月犹豫期间,寡妇至男家行礼,由阿訇先问愿否,如女不愿,暂缓同居,惟寡妇仍住男家,俟一月后再问,如愿时再向男家索聘礼,但此钱财归寡妇个人,并不给原丈夫家或母家。又娶寡妇时,多在昏夜,他人可在中途抢娶,往往二三家各执刀枪要之于途,谁抢去归谁,故有犹豫期间,阿訇先问愿否也。又夫妇结婚后,夫对妻无论如何打骂,妻不能说离婚二字,如说后而又不愿离居时,必重行结婚礼一次,否则不能同居。种种奇俗,实多合理,虽轻视女子,压制女子,然无论初婚、再醮,征求同意,均可取也。
1705362129
1705362130
三十日 边民吐痰不闻 藏妇放屁自杀
1705362131
1705362132
本日马主席召集玉树二十五族代表及其他蒙、藏领袖谈话,陈专使启之、赵专使友琴均参加,据云藏民在会场秩序甚好,虽衣服不整,而终会无一吐痰咳嗽者,自更无乱起乱语之事。又据魏厅长南芳云:某次会时,有一藏妇放屁,异常羞愧,觉无面目再见他人,归后即欲自杀,经多人劝解始已,可知藏民对于秩序之遵守,与礼貌之重视,不得以文化落后轻之也。
1705362133
1705362134
建设厅长魏南芳君,谈及西北产名马事,谓青海产马之地,以亹源县属之皇城滩所产最佳,次如西宁之阳坂台,贵德之鲁仓,亦有名。在甘肃则崧山马有名,中央现在其地设有马场。据统计全国产马约一百五十万头,除去东北及外蒙古外,仅余五十余万头,再除去老幼二十余万头外,尚不足全国骑兵四十万头之用。按青海产名马,自古著名,古传青海产龙驹。《西宁府志》载:青海周千里,内有小山,冬冰合时,以良牝马置山上,来春收之,有孕生龙种。又吐谷浑尝得波斯马,放入海生驹,日行千里。所载虽近于神话,但青海产骏马,自古有名,可证一斑。又谓青海造林,自民国十六年起,十余年来,共栽三百余万株,本年拟栽三十万株,不日即届植树节,开始广栽云云。
1705362135
1705362136
六月一日 邮局运毛 商号专利
1705362137
1705362138
湟源李耀庭君,以皮毛起家,余任甘肃教育厅长时,曾捐万元为本县小学教育经费,余当时书一匾奖之。本日来谈,谓青海羊毛,除玉树二十五族外,以湟源、大通、贵德、亹源各县为多,每年约产五百万斤,每百斤在青海价约七十元,经包头运至天津,可售一百二十元,现在价低,但尚不下百元。每斤一元计,每年约收入五百万元,除去原价及运费捐税外,纯利亦百万元以上。运输方法,前由黄河直接运至包头,再经平绥铁路至天津,现改用邮包,邮包用火车或汽车装运,比较迅速。且从前节节上税,任意勒索,并须派人押运,途中不免危险。现在一交邮局,按章上税一次,即无一切问题,异常便利。此种办法,系渠所创始,前渠在天津邮局交涉办妥也。惟近年青海羊毛,多由义源祥(军政界有关系)独力收售,且价较廉,故其他商号甚少经营。去年因军事关系,义源祥无暇及此,遂由各商家收买。又值皮毛价涨,颇多获利,义源祥少收入二百余万元。今年恐将限制各商云云。
1705362139
1705362140
又据调查:青海全省(玉树各族在内)羊毛,年产三千五百七十万斤,玉树最佳。皮革年产约七百六十三万三千三百五十张,共值二千五百万七千七百余元以上。虎、狼、豹等皮为最多。又据一调查,谓青海年产羊毛总量约为一千九百万斤,湟源二百二十万斤,大通、贵德各一百万斤,玉树及鲁沙尔一带各一百五十万斤,恐不大可靠。又据建设厅本年报告,青海全省年产羊毛六百万斤,驼绒六万五千斤,硬毛二千五百斤,猞猁皮五百张,獭皮三百张,狐皮六千张,豹皮三百张,山羊皮十五万张,绵羊皮五万张,狼皮五百张,马、牛、骡各一万五千余头,绵羊二十八万头,羚羊角六百斤,不知确否,其说各异。
1705362141
1705362142
二日 追悼会 昭忠祠
1705362143
1705362144
上午九时,西宁各界在小教场开追悼大会,余代表护送班禅回藏专使行署参加,致词中,略谓:中国若干年来之危机,一在外患,一在内忧,外患即帝国主义之侵略,内忧为国内党派之不团结,欲除外患,自宜先团结内部,西北健儿,努力于消减内忧,更望为除外患而奋斗牺牲。日本特务机关之势力,已由阿拉善而至额济拉,绥远之战,或扩大至西北,愿第七师与一百师,能为抗日先锋,得最后之胜利,则光荣更大矣云云。
1705362145
1705362146
会后将牺牲将士之木牌位,送至昭忠祠(即职业学校后)。此祠系同治年所建,当时白彦虎、马占鳌等变乱,陕、甘回教徒响应,前清对回民一贯政策,派兵剿之,由左宗棠派刘崧年赴新疆,出天山南路,在金积堡激战阵亡,公推其孙刘锦棠继之,克复西宁,立忠义祠。祀各阵亡将士于其中,有匾系左宗棠书“宣威励节”四字。又有联为“黄流东注,湟水南来,看浊浪纵横,百折终须趋巨海”,“胡笳勿悲,羌笛休怨,认灵旗仿佛,千载犹为闻大招”。意尚含混,不至增民族恶感。但清季所谓历次“回变”,皆系政府造成,并非回教徒好乱,且平乱中每有回将,尤足征之。三面皆木牌位,半为前清者,半为民国者。民国牌位中,有孙殿英战役死难各位官兵。余觉无论前清之靖回变,及民国之孙殿英战役,均为内战之牺牲,甚可惜也。如能移此精神而对外,则日人不敢存并吞中国之念,而“九·一八”之难不作,即东北沦陷,当亦早告恢复。但西北健儿之壮烈,回教将士之勇敢,实可敬佩,至对内对外,则非渠等所知也。
1705362147
1705362148
关于同治时变乱问题,实因极小事而酿成大乱,并非汉回问题。据闻最初发生于陕西渭南属之某村中,该村半住汉民,半属回教徒,遇某次庙会,村首欲回教徒同样摊钱,回民以不信佛教,不愿摊钱,而庙会时有回民小儿去看戏,汉人无知者逐之,小儿归告父母,愤而至会场械斗,伤若干汉人,诉之县府,县府不问情由,只说回回反了,于是请求派兵杀害回民。白彦虎从而起事,宁夏马化龙应之,由陕而甘,攻河州,欲利用该处教民。河州人士起而自卫,与左宗棠军合作平乱,白彦虎遂逃至新疆。可知此事初由乡民无知,不明事理,继因官厅糊涂,不能慎重,于是由星火而燎原。即光绪二十一年之事变,初亦非回汉问题。据闻最初起于循化之撒拉回民,本为回教内部新旧之争,官兵不明情形,随意开往平乱,两派反联合而攻击官军,以至酿成大乱。就历次变乱观之,官厅均应负一半责任,惟只知读死经而不明事理之回教阿訇,亦应负一半责任。宁夏主席马少云氏,前在纪念周中讲演,谓少数念经之阿訇,将《可兰经》教理讲错,彼辈终身读经而不明其中真理,犹之从前文人,一生作八股文而不明事理,不知在穆罕默德时代为宗教战争时期,其一切敌对精神,乃对当时敌教而讲,不能用之以对中国同胞。如对战争之行为而用于平时,对敌教之反抗而用于对同胞,实大错误。一般阿訇,将战时的特殊行动,应用于一切,无怪生出许多毛病。又阿訇不让回教青年读中国文,外界知识无从吸收,于是随着错误的观念,而常有惨杀外教的思想云云。其语非常痛切,出之于回教领袖之口,尤为确当。
1705362149
1705362150
三日 青藏冲突 原因复杂
1705362151
1705362152
西北健儿之牺牲,回教将士之勇敢,对于巩固边防上亦曾表现。如民国二十一年在结古之抵御藏军,有足多者。时民国二十一年,因康藏冲突,三月二十三日西藏军官沙旺千布,率藏兵四千余,自西康侵入青海南部之囊谦及大小苏莽等地。青海省政府先派马驯为宣慰使,于六月七日至玉树,欲期和平解决,继由海南警备司令马步芳,派喇团长平福、马旅长騄先后率骑兵赴玉树。时驻玉之马司令彪,坚守结古,已两月余,与藏军战十余次。八月二十日喇部抵玉,先后激烈攻击,至八月二十七日,将囊谦、大小苏莽等地克复。旋因康、藏议和停战,青海亦与藏方议和,在巴达塘订青藏和约八项,藏方驻军应退青科寺、挡头寺以西云。
1705362153
1705362154
又藏军之犯玉树,固乘侵康之胜利,亦有其他原因,可分为远因与近因,述之如下:
1705362155
1705362156
甲 远因 玉树东部之拉布寺,为全境最大之一寺,西康所属香国录哇庄,原在拉布有牧畜之例,特定年纳川洋六十元与拉布寺。民国十七年拉布寺垦种香国录哇庄荒地十三块,香国录哇庄藉以不纳年税,双方随起交涉。是年七月,藏方出兵拉布寺(因香国录哇庄归藏管辖),经玉防团派员调解,藏兵退去。十八年春,拉布寺仍种地,并收香国录哇庄民三十户,六月间,昌都之沙旺千布率藏兵向拉布寺进逼,双方接触,藏兵死二名,拉布寺死八名,拉布寺以无援而败,不得已与藏兵议和,互订条约如下:(一)拉布寺击毙藏兵头目二名,偿命价银一千九百六十四两。(二)拉布寺纳退兵费一千三百五十两。(三)拉布寺轻启战端,罚银一千二百五十两。(四)拉布寺应由西藏管理,日后有事报知西藏,不得来往青海省城,倘敢违背,罚银二千五百两。以上数条,拉布寺一一承认,罚款如数交清,并退回香国录哇庄荒地及人民。惟拉布寺归西藏管理一条,未能实行云。
1705362157
1705362158
乙 近因 玉树境内黄教各寺院,自五世达赖时,派有堪布监督事务,玉树苏莽所属之朵旦寺,原奉旧教(即红教),后改奉黄教,数年前达赖亦派堪布来寺监督,朵旦寺恃堪布之势,日趋跋扈,寺僧乃系苏莽族子弟,但对本族民众,无恶不施,民众群起反抗,不与支差,朵旦寺无处泄恨,遂将寺之附近田禾抢收,年以为常。此田地原为旧教德赛台寺所有,故德赛台寺僧及苏莽民众屡向玉防司令呈诉,结果将田地判归德赛台寺僧,具结了案。朵旦寺堪布,乃以丧权失体,嗾使寺僧向达赖起诉,达赖批交昌都之沙旺千布查办,沙旺千布年轻气盛,毫无成见,因战胜西康之余威,骄横不可一世,遂率兵入玉树辖境,始则以保护朵旦寺为名,继则向玉防军防地进展,将囊谦、苏莽等地占领。玉防军以人数过少,乃集中兵力,在结古防守。藏方威胁将玉树二十五族由彼接管,同时调邓柯一带民兵西进,将结古附近之歇武族、拉布寺等处占据,幸赖玉防军士卒用命,及民众之协助,始能保持结古,逐出藏军。
1705362159
1705362160
四日 回字源于回纥 回族始自近代
1705362161
[
上一页 ]
[ :1.7053621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