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63339
1705363340
此外财政局,盐业厘金局,布达拉宫业仓,纸币局,农务局,电报局,颇康郎,西康郎,细康(尼泊尔外交官),糌西巴(管糌西收发细康调查报销处账目)。以上各局,各有僧俗官二三员不等。僧官系喇嘛,由僧官收徒弟介绍,俗官原为世袭,给以祖业田地,无论任何差使,无薪饷。僧俗各以一百七十五名为额。
1705363341
1705363342
以上为文官。
1705363343
1705363344
1705363345
1705363346
1705363347
以上为武官。
1705363348
1705363349
1705363350
1705363351
1705363352
以上为地方官。
1705363353
1705363354
乙、布达拉宫方面
1705363355
1705363356
1705363357
1705363358
1705363359
1705363360
1705363361
1705363362
至西藏地方制度分设各宗(与内地县相似),从前前藏五十宗,后藏三十七宗,计八十七宗,现全藏共九十三宗。每宗置宗本(略等于内地县长,一译营官)一人或二人,如为二人,向例僧、俗官各一人,以管理全宗事务,执掌地方民治与军事。平时以管理地方收税支出事宜为主,有警则受驻军戴本节制,负召集乌拉(支差意,如牛骡马)民兵、供给民食之责。其一宗各村镇,择其冲要之地,建筑碉楼,为长官驻在地,称之为营。营有边营、大营、中营、小营之别,边营皆系在边境各宗,置边缺营官一员,如后藏定日、济龙,前藏帕里等宗,负捍卫边疆之责。大中小营者,按地方之大小,收入之多寡,如内地分各县为上中下三缺。大营置大缺营官,如拉理、江达、江孜等宗是。小营置小缺营官,如桑鸢各宗是。营官之下有振可尔(书记)、君勒尔(管仓库)各二人,帮助办理该宗事宜。数村一团之长曰却奔,一村之长曰新奔,村内之组长曰家奔。
1705363363
1705363364
六日 西藏军备概况 兵士病民一斑
1705363365
1705363366
据某君谈西藏军备,并参考各方记载,得西藏军事情形如下:
1705363367
1705363368
一、兵士 西藏兵额原为五千一百六十五名,但兵民不分,军官平日无兵可管,战时始由各寨抽派,毫无训练。清乾隆五十七年,福康安征尼泊尔后,任驻藏大臣时,始奏准从新编制。额定数目,计前藏拉萨一千名,后藏日喀则一千名,江孜、定日各五百名。每代本辖兵五百名,计六代本共三千名,外如帕里、卓木各地,增加三百二十名,共计定额三千三百二十名。各军官由驻藏办事大臣会同前后藏长官选派,由清廷之驻防将军,督率管束。自民元川军在拉萨哗变,达赖于宣统二年返藏,对中央携贰后,由虾札噶伦计划,增兵一万五千名,因三大寺反对,仅增加约四千名,共七千余人。全藏现有代本十三员,在西康境内有代本七员,在后藏有代本二员,拉萨有代本四员。惟拉萨驻军代本所辖士兵,实超过五百名定额,为一千名。如外驻昌都贞阁噶伦卫队有二百名,合地方民兵实计约一万名。其兵士来源,仍为征兵制度,对人民实行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办法,但喇嘛在外。每兵每月工饷,仅发给青稞二斗以维伙食,战时加发糌粑一斤,以资鼓励。每兵入伍后,其家属不支乌拉,同系福安康时所规定。又预备兵役,平时不能召集训练,惟现备兵役受损失时,方可补充。不特预备兵毫无训练,即现役兵入伍后,亦仅有三个月训练,普通至班教练为止,自无战斗知识。惟藏地多山,人习狩猎,故爬山、驰马,为其所长,而射击亦甚准确。至士兵纪律实等于零,不惟行动自由,夜间亦不归营,尤奇者,卫兵在守卫时间,将枪悬于门上,自由回家,或远游,每至一二时始回岗位。
1705363369
1705363370
二、军官 西藏军官,除马基为最高军事领袖外,其军队编制,以代本为最大单位,每代本辖兵五百名(亦有增至千名者)。代本之下为如本,每代本辖如本二员,即每如本辖兵二百五十名。如本之下为甲本,每如本辖甲本二员。甲本之下为定本,每甲本辖定本五员。定本之下为久本,每定本辖久本三员,每久本辖兵士八名至九名。兹将西藏重要军官之姓名、驻地列表如下:
1705363371
1705363372
1705363373
1705363374
1705363375
1705363376
1705363377
1705363378
至各军官程度,多系东科尔出身,或与现噶伦有关系之亲戚子弟充之。藏中既无军事学校,即偶有少数军官,留学印度或英国,但年限短,所学有限,多半恃历代带兵官之经验,互相传授而已。
1705363379
1705363380
三、武器 西藏有一兵工厂,在拉萨市北札什城,系前清驻汉军之地。厂址甚小,该厂于民国五年成立,当时仅有木制机器一部,每日所出子弹甚少,迨由印度购入新机后,每日可制出子弹三千粒,每工人半年始可出步枪一支,每年所产极微。西藏所有武器之来源,概系由英、俄订购,及川军败退时缴纳之枪弹。现在西藏官民所有枪支,难有三四万,但因不善修理,保存不良,可用者甚少。且枪之口径不同,子弹补充甚难。例如川军败退被缴枪械及由俄购来枪弹,现等于废物,所可用者为虾札噶伦于民七、十三两次所得,共一万五千支而已。兹列表如下:
1705363381
1705363382
1705363383
1705363384
1705363385
又西康某杂志中,有集白君记《藏兵病民之一斑》一文,兹照录如下:
1705363386
1705363387
藏兵系由民间征调,数家征一家,一家征数兵,视当时之需要而定。大昭以东,人民贱视征兵,每遇征调,辄雇兵以替,岁费藏洋一百七八十元或二三百元不等。受雇之初须给百余元,每岁又需衣履费约二百元。大昭以西之原有藏地,雇一兵只需二百五十元,不给衣履等费,月饷由被雇者承领。
1705363388
[
上一页 ]
[ :1.70536333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