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63389
士兵骑马,得自由购买,有无听之,不肖士兵,以有马即能循例催草,恒以劣马充数,希图催草渔利。每年由腊月廿五日起,至来年四月十五日止,为草枯时代,不能牧放,每马日领草费半元,由人民供应,借马冒领者有之。故时至夏季草费一停,人民仅支打役,专司牧放军马,则马匹实数大减于前,以其无利可图也。
1705363390
1705363391
伙食向无组合,每兵单独自爨者多,柴有定额,取给于民,不给分文,每日之柴,除燃烧外,可出卖三分之一,如以上月余柴作下月燃料,则下月柴费可迳向民间折价。
1705363392
1705363393
乌拉一项,原有定例,如本支马六,甲本支马三,定本支马二,久本支马一,驼牛数则倍之。此不分平时战时,军行即照例支应,不给脚价,马牌由拉萨噶厦令发,以昭郑重,以杜流弊。但军兴以来,旧制荡然,每遇开拔,则选精壮士兵,一任支马,漫无限制,有自马者,即向人民折价,已成定例,尚不足怪,竟有代商人滥催,或军官随行本无多兵,本无多驮,而骑驼数目,仍须照规定之额照催,人民如实以马牛支应,又不见允,必照数折价乃已。且所需草,及招待费,亦应照阶级、时间计算,一一折取,不稍宽假。故军官恒无事到各地游览,意图侵牟。上年白大(白利大金寺事件)军事发生,龙片代本之兵已赴康北作战,其本人绕道江卡,手持噶厦马牌,所至之处,即照代本全部士兵应需骑驮折价,计日需银十秤(合藏洋一千六百元),约计每一代本出发,除折支外,实际犹需牛一千数百头,马三百余匹,真苛政也。
1705363394
1705363395
他如对妇女任意淫污,马料必索取当地所无,甲本以上之官长,所至须用门帘、天篷、壁布,卧榻应有一厚褥、一红毡、一藏褥,人民如先为设备,而各军官均皆自有,不用一物,只照折钱。如果不先虚设,而官到即遭重斥,一一折费外,又当言罚也。此其病民之重且大者。其他琐细,不胜枚举。总之,西藏过去为贵族世袭制度,封建遗毒甚深,视人民为其所征服者,其政治依然满清时代之黑暗也。
1705363396
1705363397
七日 西藏财政概况 政府收入一斑
1705363398
1705363399
西藏财政收入支出,因政教大权,操于达赖一人之手,公私用款向无精确之统计,兹述其概况于下:
1705363400
1705363401
一、收入方面
1705363402
1705363403
(一)粮赋 以青稞为主,每年收入一百五十万斗,每斗按现时价值合内地大洋八角,约值大洋一百廿万元,每年西藏地方政府,将本年收入所得贷之于民,明年即可增加一倍,约值二百四十万元。
1705363404
1705363405
(二)杂货税 帕里亚东关等处,年收金银宝石、红花杂货等税,约合大洋廿五万元至五十万元。
1705363406
1705363407
(三)羊毛税 每年约十万至廿万元,据印度年鉴,每年由西藏输出印度之羊毛,约三百万至五百万斤,每百斤一驮,收一元五角,年约收五六万元,再加运入他地之羊毛,共约收十余万元。
1705363408
1705363409
(四)川茶税 由玉树运往黑水入藏者,每十驮抽税一驮,年约一万驮,抽税千驮,每驮值六十元,收税约六万元。由康入藏者,约五千驮,收税约三万元。由玉树分运康、藏边境约八千驮,收税约四五万元。由印度运往后藏噶大克等地(大半系砖茶),约七八万驮,收税约四十万元。共计年收茶税约六十万元左右。此款向归三大寺及小、大召等寺院之开支,政府仅作经手人而已。
1705363410
1705363411
(五)羊头税 游牧人民有牛羊群者,每牛二头或羊十六只,每年纳藏银一元,西藏北部、东部多半游牧,虽无精确统计,据闻前藏年约廿万元,向归达赖布达拉宫及个人之开支,后藏每年约收廿万元,现在亦归前藏。
1705363412
1705363413
(六)米税 不丹米进藏,每包向例纳税收米一碗,每年可收二百数十包,每石合卢比十二三元左右,收入仅有五六千元。此外尼泊尔米进藏,只易藏盐,收入甚微。
1705363414
1705363415
(七)户口税 全藏一百七十五宗之户口,全以现金缴纳,每户年收七角,全藏三万余村镇,每年收入亦不少。
1705363416
1705363417
(八)土地税 即除前述青稞之大宗收入外,尚有豆油、牛奶之收入。
1705363418
1705363419
(九)钱币局收入 西藏发行纸币,由政府派人管理,只发纸票,不设兑现银行,人民可以币互相交易货物,每年印出多少,又无限制与统计。西藏大宗收入,以此为最,将此余款,留作购买军火之用。
1705363420
1705363421
总计全藏收入,每年不过二三百万元。
1705363422
1705363423
二、支出方面
1705363424
1705363425
(一)政府支出 西藏僧俗文武官员,薪俸甚微,如噶伦年俸每年仅三十秤藏银(每秤藏银合国币十二元五角),四品官每年八秤,外由政府指定庄田一份(古之食邑制度),以补食用。该职如被革或请辞后,该庄田即交还政府。五品至七品每年仅供食用,无薪俸。至军官方面,马基每年十八秤,代本每年十二秤,庄田一份,如本、定本每年薪俸极微,士兵每月青稞二斗,战时每日加糌粑一斤,无薪饷之可言。因官吏薪俸甚薄,故贪污者多,而支出较多之数,为扩张军备。统计全藏各官,除额官三百五十外,其他公务员约四百至六百人,共计官员约千人,官兵约万人,每年政府正当支出约百万到百三十万左右。
1705363426
1705363427
(二)寺院支出 三大寺及密宗院、大小召等,由政府指定茶税及指拨田庄外,每年修缮、熬茶等费,约五十万元。
1705363428
1705363429
(三)财政现状 西藏政府,因逊清年有补助之规定,收支足可相抵。自达赖携贰以来,昔之中藏交通,已渐阻滞,政府所需物品,多仰给印度,外货愈畅,政府愈穷,益以年来军火运输多,为免收支相差过甚起见,仍设法印行空头纸票,人民因印度政府无力反对,然实忍痛使用,将来日趋困难也。
1705363430
1705363431
八日 西藏经济概况 商工农牧情形
1705363432
1705363433
西藏经济尚未发展,产业均落后,兹分农牧商工,述之如下:
1705363434
1705363435
甲、商业
1705363436
1705363437
西藏商业,以拉萨、札什伦布、江孜、昌都(原属西康现被藏军占据)、定日、帕里亚东关、卓木一带为繁盛,尤以江孜、亚东为重心。盖因康、藏交通不便,年来战事时起,内地货物,多改由海道入藏,因之无论印度、英、日及中国内地各货物,大半由亚东关进口,经江孜分转各地。
1705363438
[
上一页 ]
[ :1.7053633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