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378585e+09
1705378585
1705378586 [46]《汉书》卷一一《哀帝纪》、卷八三《朱博传》。
1705378587
1705378588 [47]《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
1705378589
1705378590 [48]《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卷三一《郭伋传》。
1705378591
1705378592 [49]《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
1705378593
1705378594 [50]《续汉书·百官志》五,见《后汉书》志第二十八。
1705378595
1705378596 [51]《晋书》卷一五《地理志下》。
1705378597
1705378598 [52]《后汉书》卷八《灵帝纪》。
1705378599
1705378600 [53]《续汉书·百官志》二、《续汉书·百官志》三、《续汉书·百官志》五,分别见《后汉书》志第二十五、志第二十六、志第二十八。
1705378601
1705378602 [54]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页。
1705378603
1705378604 [55]《三国志》卷三六《蜀书·马超传》。
1705378605
1705378606 [56]《三国志》卷四七《吴主传》。
1705378607
1705378608 [57]《文献通考》卷二七五《封建考十六》。
1705378609
1705378610 [58]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1705378611
1705378612 [59]《宋书》卷三五《州郡志》。
1705378613
1705378614 [60][清]洪亮吉:《东晋疆域志》卷一。
1705378615
1705378616 [61]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309页。
1705378617
1705378618 [62][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二九《魏书二》。
1705378619
1705378620 [63]《魏书》卷一○六《地形志二》。
1705378621
1705378622 [64]《北史》卷七五《杨尚希传》。
1705378623
1705378624 [65]《新唐书·百官志》:“贞观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神龙二年,以五品以上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按举州县,再周而代。景云二年,置都督二十四人,察刺史以下善恶,置司举从事二人,秩比侍御史。扬、益、并、荆四州为大都督,汴、兖、魏、冀、蒲、绵、秦、洪、润、越十州为中都督,皆正三品。齐、鄜、泾、襄、安、潭、遂、通、梁、夔十州为下都督,从三品。当时以为权重难制,罢之,唯四大都督府如故。置十道按察使,道各一人。开元二年,曰十道按察采访处置使,至四年罢,八年复置十道按察使,秋、冬巡视州县,十年又罢。十七年复置十道、京都、两畿按察使,二十年曰采访处置使,分十五道,天宝末,又兼黜陟使,乾元元年,改曰观察处置使。”
1705378625
1705378626 [66]《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
1705378627
1705378628 [67]《旧唐书·地理志》载:“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京畿采访使理京师城内、都畿理东都城内、关内以京官遥领、河南理汴州、河东理蒲州、河北理魏州、陇右理鄯州、山南东道理襄州、山南西道理梁州、剑南理益州、淮南理扬州、江南东道理苏州、江南西道理洪州、黔中理黔州、岭南理广州。”
1705378629
1705378630 [68]《通典》卷三二《职官十四》。
1705378631
1705378632 [69]《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
1705378633
1705378634 [70]《唐会要》卷七八《诸使中》。
[ 上一页 ]  [ :1.7053785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