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378635e+09
1705378635
1705378636 [71]《旧唐书》卷一○三《张守珪传》。
1705378637
1705378638 [72]《旧唐书》卷一○三《王忠嗣传》。
1705378639
1705378640 [73]《旧唐书》卷二○○上《安禄山传》。
1705378641
1705378642 [74]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唐节度使之祸》。
1705378643
1705378644 [75]《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
1705378645
1705378646 [76]《通典》卷三二《职官十四》。
1705378647
1705378648 [77]《通典》卷三二《职官十四》:“至德之后改采访使为观察。”
1705378649
1705378650 [78]《旧唐书》卷一一《代宗本纪》:“右羽林将军张献恭为梁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以工部侍郎徐浩为广州刺史岭南节度观察使。”《全唐文》卷四六《遣刘晏宣慰诸道诏》:“仍与本道观察节度使会计举按。”
1705378651
1705378652 [79]《唐六典》卷三《户部》:“凡天下朝集使,皆令都督、刺史及上佐更为之,若边要州都督、刺史及诸州水旱成分则它官代焉,皆以十月二十五日至于京都,十一月一日户部引见,讫于尚书省与群官礼见,然后集于考堂应考绩之事。”
1705378653
1705378654 [80]《唐会要》卷二四《诸侯入朝》:“建中二年七月二十二日敕诸州府,今年朝集使宜且权停。”
1705378655
1705378656 [81]《白氏长庆集》卷四六《策林》三十四《牧宰考课议殿最未精又政不由己》。
1705378657
1705378658 [82]《资治通鉴》卷二七三《后唐纪二》庄宗同光二年载:“冬十月辛未,天平节度使李存霸、平卢节度使苻习言:属州多称直奉租庸使帖指挥公事,使司殊不知,有紊规程。租庸使奏,近例皆直下敕,朝廷故事,制敕不下支郡,牧守不专奏陈。今两道所奏,乃本朝旧规,租庸所陈是伪廷近事,自今支郡自非进奉,皆须本道腾奏,租庸征催亦须牒,观察使虽有此敕竟不行。”事情虽在后唐,但“制敕不下支郡,牧守不专奏陈”却是故事,即应是前朝之制。
1705378659
1705378660 [83][唐]元稹:《元氏长庆集》卷三四《钱货议状》。
1705378661
1705378662 [84]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83页)所载建中元年中央与地方两税分配表如下:
1705378663
1705378664
1705378665
1705378666
1705378667 [85]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4页。
1705378668
1705378669 [86]《新唐书》卷六四《表第四·方镇表》。
1705378670
1705378671 [87][宋]范浚:《香溪集》卷五《五代论》。
1705378672
1705378673 [8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一,神宗元丰八年十一月。
1705378674
1705378675 [89]《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三,仁宗庆历三年九月。
1705378676
1705378677 [90]《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载:“靖康元年,知枢密院事李纲言,在祖宗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五,哲宗元祐元年二月载:“虎符,遇发兵,亦合与知州、知县合符。”
1705378678
1705378679 [9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三,仁宗庆历三年九月载:“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1705378680
1705378681 [92]《文献通考》卷六一《职官考十五》。
1705378682
1705378683 [93]《宋史》卷八五《地理志》。
1705378684
[ 上一页 ]  [ :1.70537863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