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475980
3-17 石卧虎
1705475981
1705475982
1705475983
1705475984
1705475985
3-18 木雕上能看到人脸,大眼睛和浓眉毛栩栩如生,凹凸有致,充满立体感
1705475986
1705475987
长约3厘米的玉贝,玉质白中泛青,温润细腻,中间如同海贝雕有对称排列的14道凹槽(图3-14);玉面人像通体绿色,正反两面对称,人面雕刻长方形的眉毛、圆瞪的眼睛、尖尖的耳朵,头上还戴着头冠,口中隐约能看到三颗牙齿(图3-16)。
1705475988
1705475989
三星堆人的国家重器埋藏在两个祭祀坑中,金沙人的宝物则散落在河滩上,在长达500余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古蜀国的祭祀中心,每次祭祀都会用掉数量不等的金器、石器、玉器、象牙,尔后进行埋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形成了厚达3米的堆积。这里后来成为金沙博物馆遗迹区,每每走过此地,历史仿佛被定格在一些片段:2000多年前,金沙人祭祀山川、歌颂日月、追忆祖先,古国的财富一次次洒落在这片圣土之上,含混不清的咒语,犹在耳边经久不衰地回荡着。
1705475990
1705475991
● 金沙遗址发掘现场
1705475992
1705475993
1705475994
1705475995
1705475996
金沙遗址(黄忠小区)发掘现场
1705475997
1705475998
1705475999
1705476000
1705476001
金沙遗址(兰苑)发掘现场
1705476002
1705476003
1705476004
1705476005
1705476006
金沙遗址(梅苑)发掘现场,大量珍贵象牙、玉器、金器即在此处出土
1705476007
1705476008
1705476009
1705476010
1705476011
商业街船棺遗址出土漆器
1705476012
1705476013
战国年间,一种叫船棺的葬俗在四川盆地很是流行,所谓船棺,是将死者置于船形棺木中,希冀他们的灵魂能随着河流到达彼岸。2016年9月,一处规模庞大的船棺遗址在成都市蒲江县被发现。谁是它们的主人?这些载着魂灵的船儿又将驶向何方?
1705476014
1705476015
1705476016
1705476017
1705476019
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 载魂之舟 追寻开明王朝的背影
1705476020
1705476021
发掘时间 \ 2016年
1705476022
1705476023
一叶扁舟,抵达灵魂的彼岸
1705476024
1705476025
在蒲江人看来,盐井沟是个神奇的地方,几十年来,这里发掘过无数古墓,也留下了许多神秘的传说。2016年9月,一处由60座船棺组成的墓葬群又在盐井沟被发现。盐井沟源头位于蒲江城南长秋山一条山沟中,溪水弯弯曲曲流进蒲江县城,后来溪水干涸了,老百姓仍把溪水曾经流淌的地方称为盐井沟。
1705476026
1705476027
我来到盐井沟时,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场地已被揭开,地上排列着20余座古墓,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不远处划出一个个狭长的长方形,那是尚未发掘的区域。墓地中部,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蒲江县文管所正对M16号墓进行清理,工人在棺盖绑上麻绳,六个汉子一起用力,才将重逾半吨、长约7米的棺盖抬出墓穴。棺盖之下,厚厚的淤泥中,一把柳叶剑露出了半截,棺身中部一大把箭镞,依旧闪着寒光,仿佛刚从器械库拿出来一般。这座古墓还出土了弩机、铜钺、铜矛等兵器,如同一座史前兵器库,墓主的尸骨早已荡然无存,看得出来,他曾经是位剽悍的武士。
1705476028
1705476029
临近的M28号墓就没有那么剑拔弩张了。棺室中,一件V形铜璜半掩在淤泥中,表面的斜线纹隐约可见,璜是商周时期王公贵族的配饰,铜璜则是西南少数部族模仿玉璜制成的(图4-4);另一件圆形铜铃中塞满了泥土,四川战国时代的铜铃常用作杖首,下接木杖,可能是巫师或者部落首领的权杖(图4-5)。木棺角落散落着七八个圜底陶罐,棺盖早年坍塌,陶罐已四分五裂,淤泥填塞其中,使得陶罐看起来尚保持了昔日的形态。
[
上一页 ]
[ :1.705475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