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477974e+09
1705477974
1705477975 15-1 怀安军城发掘现场,这是一块长方形的遗址,一条宽约5米的石板路从中心穿过,两边用厚重的长条石层层叠叠垒成城口
1705477976
1705477977 南宋末年,怀安军再不见于史书记载,战火让这座巍峨的古城湮没在了地平线下。从某种程度而言,它也是南宋王朝一个凋敝的背影而已。
1705477978
1705477979 筑城
1705477980
1705477981 游牧部族早期的征伐,多以焚毁城市、掠夺钱财、屠杀人口为主,以达到摧毁社会与生产机能的目的。端平三年(1236)后,蒙军每隔一两岁即来袭扰。1237年春天,一支蒙古铁骑突袭遂州武信城(今遂宁市),时值灯市,城中灯火阑珊,游人如织,百姓上街赏灯,却不意遭此飞来横祸,府库钱粮也被洗劫一空。
1705477982
1705477983 淳祐元年(1241)秋天,蒙古人卷土重来,没遇太多抵抗即兵临成都城下。新任四川制置使陈隆之婴城固守,守了十余日,蒙古人正要退兵,都统田世显开门投诚,陈隆之被擒,家中老小数百口惨遭杀害。蒙古人将陈隆之押到汉州城(今四川广汉市)下,令其招降守将王夔,隆之一介书生,在城下高呼“大丈夫死耳,毋降也”,旋即被戮杀。城中三千将士出城迎战,无一生还,王夔驱使火牛冲向蒙军,趁乱逃离。
1705477984
1705477985 成都沦陷后,蒙古铁骑陆续攻破嘉定、泸州、叙州等二十余城,城市沦为废墟瓦砾,百姓尽为路边枯骨。宋人逐渐意识到,传统意义上的城池很难阻挡蒙古军队的进攻,必须借助山地与河流的优势,修筑山城,将步兵分散在山中,依靠地形与其周旋,避免与蒙军直接交锋。
1705477986
1705477987 中国传统的城垣,往往选择在河流边的台地上筑城,充足的水源与广袤的土地能提供城市发展的必要资源。这些城池在蒙古骑兵面前并没有太多抵抗力,曾于绍定五年(1232)出使蒙古的宋人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一书中指出,蒙古铁骑“来如天坠,去如电逝”,一旦偷袭,守军往往首尾难顾,而蒙军从世界各地掠来能工巧匠,炮石火器、攻城器械更是无不具备。
1705477988
1705477989 许是对蒙古人的作战方式深有体会,彭大雅出任知重庆府后,力排众议,将重庆城由土城改为石城,并在合州城(今重庆合川区)东五公里的钓鱼山加筑山寨,以为重庆屏障。重庆府官吏认为工作量过于浩大,短时间内无法完工,彭大雅怒道:“不把钱做钱看,不把人做人看,无不可筑之理。”两个多月后,城墙完工,彭大雅令人立四块大石于四门之上,大书:“某年某月彭大雅筑此城,为西蜀根本。”此后四十余年,重庆一直是四川制司驻节之地,堪称西蜀基石。
1705477990
1705477991 1242年,淮东名将余玠出任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主持四川防线。余玠幼时家贫,“喜功名,好大言”,曾失手打死卖茶翁,遂投笔从戎,投靠在淮东制置使赵葵门下。淮东为长江屏障,历来是南宋设防的重心,余玠历经大小数十战,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并在嘉熙三年(1239)的奇袭中一战成名。
1705477992
1705477993 金朝亡国后,蒙古在汴京大造战船,为渡江做准备。消息传到临安城,宋理宗大为恐慌,决定派出一支水上精锐,冒险深入敌后,捣毁战船器械,余玠便是这支奇兵的统帅。舟师从泗州出发,溯淮河西上,经亳州抵达汴京,奇袭造船厂,焚烧器械、船只无数。这次任务,本是一次有去无回的行动,余玠却能带领舟师全身而退,在朝堂上被传为佳话。
1705477994
1705477995 七月,宋理宗与朝臣为余玠送行,余玠豪情万丈:“愿假十年,手挈四蜀之地,还之朝廷。”想来宋理宗也听说,余玠入蜀前,“十六年间,凡授宣抚三人,制置使九人,副四人,或老或暂,或庸或贪,或惨或缪,或遥领而不至,或开隙而各谋,终无成绩”。
1705477996
1705477997 余玠入川后,鉴于蒙古骑兵游走无定,川西平原又无险可守,采纳部将冉琎、冉璞兄弟建议,迁合州于钓鱼城上,并将“方山为城”之法推广到全川,建立山城防御体系。南宋山城大多坐落在依山傍水的山崖之上,平均海拔仅三五百米,却峭壁环绕,远比人造城墙险要,有的地方甚至可以凭借天险而不筑城,地质学上形象地称为“方山”。“方山”山顶平坦,周回数百十亩至数十里不等,有田可耕,有林可用,有水可饮,适合军队长期驻守,逃亡的百姓也来到山城耕作生息,又为军队提供了必要的粮草。
1705477998
1705477999 泸州神臂城,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的。春日的一个清晨,泸州合江县弥陀镇,我隔着长江,远眺对面的神臂山,江面经久不散的雾气笼罩着这座山城。长江从神臂山北面汹涌而下,流经西南,在山脚的神臂嘴绕了一个70°大弯,又翻滚着向东流去。神臂山如同一只手臂伸入江中,南、西、北三面均为江水环绕,只有东面有山路通往泸州。邻水的三面,江岸陡峭,怪石突兀,垂直高度达20米,有些地方高近百米,山下险滩众多,航行尚且不易,更别说攻城了。淳祐三年(1243),知泸州曹致大率领军民依托神臂山修建城垣,古城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0.8公里,周长约3.3公里,设有东、南、西三道城门。浩浩荡荡的长江,固若金汤的城池,组成了牢不可摧的防线。
1705478000
1705478001
1705478002
1705478003
1705478004
1705478005
1705478006
1705478007 15-2 四川方山城堡分布图 (李菲/绘)
1705478008
1705478009
1705478010
1705478011
1705478012 15-3 城神臂城三面环水,仅有东面与陆路相连。临江的三面全是悬崖峭壁,垂直高度均在20米以上,有的高达百米
1705478013
1705478014 神臂城东城门的木制门楼早已不存,残存石砌的城门,城墙被青苔染成了青黛色,生出朵朵白色的石花。城门残存两层券拱,高260厘米、宽156厘米,外层券顶浮雕宝剑一把,内层雕有葫芦、铜钱。东城门左右各有一道数百米长的城墙,这是耳城,耳城下又各有一池水塘,分别唤作白菱池与红菱池,可能是当年的护城河。
1705478015
1705478016
1705478017
1705478018
1705478019 15-4 神臂城巍峨的城门与斑驳的城墙,尤在诉说着南宋末年那段金戈铁马的历史
1705478020
1705478021 当年怀安军城被攻破后,宋军转而在云顶山筑城,云顶山四面孤峰兀立,状如城垣,与沱江对岸的炮台山成犄角而立。云顶城形如一把拉开的弓箭,设有南城门、北城门、瓮城门、长临门、端午门、后宰门、小东门七座城门,一字扼守在“弓弦”之上。北城门券拱上,两行南宋小楷至今犹存:“忠翊郎、利州驻扎、御前右军都统兼潼川府路将领都统使司修城提振官孔仙”“保义郎、利州驻扎、御前摧锋军统制兼潼川府路兵马副都监、提督诸军修城肖世显规划”。宋蒙战争时期,利州都统司、潼川府、怀安军指挥所皆迁到云顶山上,山上驻军有八千人之巨。
1705478022
1705478023
[ 上一页 ]  [ :1.7054779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