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552333
夏皮罗告诉布莱克门,“最高法院大法官中,只有您一个人关注联邦司法机构的运行机制及效果。您的联邦法官生涯已有30年之久。”的确,在“弗曼案”与“格雷格案”里,布莱克门拒绝宣布死刑违宪。”当司法运行机制的某些问题受到质疑时,您表达了对公平公正的渴望,和对死刑加速执行现状的深切忧虑。”夏皮罗最后总结道:“与您在这项议题上的立场相一致的是,最终已经证明,死刑这类刑罚在宪法上是行不通的。”最后,夏皮罗不再以顾问口吻说话,而是回复到助理身份,列出了近期“值得一读的文章”清单,并写道:“希望您觉得这些有用。”
1705552334
1705552335
布莱克门已做好了表态准备。他进入最高法院的第一年,曾秉持法兰克福特的司法克制理念,如今,他的立场已发生转变。他在“格雷格诉佐治亚州案”中,曾承诺保证死刑案件的公平公正,现在已被证明是徒劳无功。此外,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在“波普诉美国案”中的经历(第八巡回上诉法院期间)当时,他本想畅所欲言,但面对其他法官的批评,却选择了妥协。现在,他已经快85岁了,是时候就死刑问题摊牌了。他告诉自己的法官助理,让他们加快研究进度,起草一份宣布死刑违宪的判决意见初稿。
1705552336
1705552337
安德鲁·夏皮罗的助理任期届满,1993年开庭期开始后,他未完成的工作,由四位新任法官助理接手。在布莱克门的办公室内部,这个项目被称为“死刑异议”(Death Penalty Dissent)。项目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事先拟好一份判决意见初稿,二是选择一起合适的案件,用他们的内部术语,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发布前述判决意见,进而实现最佳宣示效果。布莱克门希望能在1993年底发布这个意见。但是,要想选择一个适当的案件,可比预期要困难得多。因为这个案子必须是一起普通的死刑上诉案,不涉及其他复杂议题,而被告人免予死刑的申请,很可能被最高法院驳回。这样一来,这份意见就可以以异议意见的形式发布。布莱克门属下团队一直在为这一刻做准备。
1705552338
1705552339
初稿由所有助理合作撰写,其中大部分篇幅由米歇尔·亚历山大完成。十月底,她将初稿提交布莱克门审阅。她写道:“这毕竟是一份以您个人名义发布的异议意见,所以,我尽我所能,用您的‘声音’表达立场。比如,我会设身处地,在这份异议意见中,体现您在这20年里,因死刑问题而经受的挫折,累积的智慧。”布莱克门几乎全盘接受了初稿内容,只做了简单修订。比如,亚历山大的原文是:“从今往后,我决心不再对死刑机制做任何修补。”布莱克门把首句改为“从现在开始”但亚历山大建议他恢复原样。布莱克门思虑再三,把“决心”改为“将”这句话随即变为:“从今往后,我将不再对死刑机制做任何修补。”这句话后来成为布莱克门最著名的判词,与他的名字紧密相连。
1705552340
1705552341
布莱克门与助理们草拟的意见初稿,开头是一段通用模板:“今晨某一时段,XX将被XX州处决。致死毒液将注入他手臂上的静脉血管……”与此同时,助理们也密切关注着陆续被排入待审案件表的死刑案件,他们最终选定了德州人布鲁斯·卡林斯的案子。卡林斯在这起抢劫案中,杀害了一位酒吧老板。
1705552342
1705552343
1994年2月22日,最高法院在“卡林斯诉柯林斯案”(Call-im v,Collins)中,驳回了卡林斯的调卷复审令申请,布莱克门单独发布了一份22页纸的异议意见。这份异议意见的开头是这样的:卡林斯将于次日凌晨1点被德州政府执行死刑,“致死毒液将注人他手臂上的静脉血管。设计这种毒液的目的,就是为杀死人类。见证者站在几尺之遥的地方,此时此刻,卡林斯不再是一名被告,一个上诉人,或者一个申请者,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被绑在轮床上,几秒钟内就将撒手人寰。”意见继续写道,“最高法院曾宣布,死刑必须始终一致,以理性、公允的方式执行,否则就不能处决人犯,就像‘弗曼诉佐治亚州案’那样。如今,20年过去了,尽管各州政府和法院修订了相关法规与诉讼程序,但死刑的适用,仍然充满了专断、歧视、随性和失误”布莱克门的观点,与马歇尔、布伦南有细微差异。他认为,死刑在理论层面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实践层面,目前的死刑适用情况,根本达不到宪法要求。”与其助长最高法院的错觉,令大家以为修订后的法律已经满足司法公正的标准,我倾向于从道德、理性上直接承认:近些年的死刑实验,已经完全失败了。”
1705552344
1705552345
这份意见公布后,年老力衰,还有四年就将退休的布伦南大法官致电布莱克门,告诉他:谢谢你的“礼物”
1705552346
1705552347
最高法院法官助理办公室也打来电话,问布莱克门是否要附上一段声明,因为他的异议意见从此将作为通用意见,附在本院每一起死刑判决的背后。他的助理建议,声明最好能选择与布伦南、马歇尔差不多的措辞:“我坚持认为,任何案件中的死刑裁判都违反了第八修正案。”但是,这项声明无法准确传达布莱克门的真实想法,他最终确定的声明内容是:“我坚持认为,死刑无法在宪法约束下公正执行。”
1705552348
1705552349
六个月后,布莱克门收到布鲁斯·卡林斯的代理律师布伦特·牛顿的来信。他告诉布莱克门,卡林斯的暂缓执行死刑申请已被州法院批准,他正为求生而努力申诉。律师附上了卡林斯的一封信,信是这名死囚用圆珠笔抄写在一张被撕下来的便签纸上的。
1705552350
1705552351
亲爱的先生:我必须写信告诉您,我有多么感激您在我的案件中所作的决断,这也充分说明,本周适用的死刑有多么不公正。我希望这封信能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朝一日,正义会达到均衡尺度,并被人们广泛接受,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您的决定。
1705552352
1705552353
这位死囚告诉布莱克门,“我真心期望您会因自己的行为而保持内心安宁。”
1705552354
1705552355
布莱克门回信向律师致谢,但没有回复卡林斯的来信。1997年6月,卡林斯的妹妹艾德琳·罗宾森从达拉斯给布莱克门写来一封信,她说:我的哥哥已于5月21日被处决,临刑前,“他多次提到您的名字,并再三表达他个人对您的无上敬意”。
1705552356
1705552357
1705552358
1705552359
1705552361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 第八章 拯救“罗伊案”
1705552362
1705552363
在最高法院期间,哈里•布莱克门不时接到反堕胎激进组织的死亡威胁。1985年2月28日深夜,一颗子弹击碎了他位于波托马可河畔的公寓的窗户。起初,人们以为这是反堕胎组织的恐怖行径,但警方很快查明,这颗从远处射来的子弹,完全属于意外走火,并非针对布莱克门本人。不过,枪击事件还是极大影响到这位大法官的生活。最高法院安保部门认为,再让他亲自驾车上班,已非审慎之举。从此,布莱克门不能再开着那辆大众甲壳虫车出入法院车库,上下班都得靠专车接送。虽然来回不过几英里,与自驾车相比,专车也更加方便,但出行方式的改变,还是每日提醒着布莱克门:“罗伊诉韦德案”已成为他生活中无法逃避的烙印。
1705552364
1705552365
其实,他根本没必要被提醒:1980年代中期,“罗伊案”再次成为政法两界的争议焦点。新堕胎案纷至沓来,每起都是对最高法院既往立场的检验。1973年加入“罗伊案”多数意见的大法官们,或年事已高,或光荣退休,有的甚至已转变立场。首先是威廉·道格拉斯,他于1975年退休后,布莱克门将希望寄托在继任者约翰·保罗·斯蒂文斯身上,后者已在1980年的“海德修正案”案件中支持了布莱克门,以后自然会投票反对任何推翻“罗伊案”的企图。波特·斯图尔特已于1981年退休,继任者桑德拉·奥康纳在1983年的“阿克伦市诉阿克伦生殖健康中心案”中的投票立场已充分显示,她不太赞同布莱克门在“罗伊案”中的观点。1985年开庭期,波澜再兴,掀起这场风波的,是沃伦·伯格。
1705552366
1705552367
最高法院受理的这起新案,名为“索恩伯勒诉美国妇产科学学会案”(Thornburgh v.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0 原告挑战的是宾夕法尼亚州1982年发布的《控制堕胎法》本案与“阿克伦案”有一定差别:首先,里根政府要求最高法院推翻“罗伊案”;其次,伯格经过几年鋳躇,最终决定背弃“罗伊案”判决。布莱克门在卷宗内夹了张纸条,上面写道:“我们再度确认了‘罗伊诉韦德案’的原则,当时,我们在首席大法官带领下,以7票对2票达成判决,如今,或许基于个人的某些考虑,他已背弃了当年的想法。”尽管布莱克门已预见到伯格的立场转变,他仍然很难接受对方这种背叛。他收到拜伦·怀特的异议意见后,在空白处写道:“好啊,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根本就不喜欢‘罗伊案’判决。奥康纳和伦奎斯特肯定会加入这份意见。但是,当年加入‘罗伊案’多数方的首席大法官怎么能这么做?”
1705552368
1705552369
事实上,伯格没有加入怀特的异议意见,他以个人名义发布了一份异议意见。他说,最高法院居然废除了宾州法律中的“基于了解基础上的同意”条款,这实在令他“深表惊骇”该条款要求,医院应每隔两周向孕妇提供一次胎儿发育情况报告,并告诉她堕胎将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多重负面效果”伯格追问:“最高法院的意思难道是,宪法禁止医生就这类关键信息与孕妇们沟通吗?”如果最高法院真这么想,“那我将支持重新审视‘罗伊案’。”
1705552370
1705552371
奥康纳也提交了她的异议意见。”我必须承认,我不仅质疑最高法院的智慧,也怀疑最高法院这么做的合法性。我们怎么能够置相关利益于不顾,就仓促判定州法中的堕胎限制条款无效?”布莱克门在这份意见上打了一个惊叹号,批注道:“她就是反对堕胎”。
1705552372
1705552373
布莱克门主笔撰写了这起案件的多数意见。其实,所谓“多数”也只是5票对4票的勉强多数。他在初稿中,直接批评了首席政府律师提交的诉状中关于推翻“罗伊案”的呼吁。他指出,宾州辩称,相关法律条款符合“罗伊案”判决精神,这样的说法实在过于牵强。布莱克门写道:“在没有任何类似请求的前提下,首席政府律师居然让我们抛弃既往判例确立的宪法原则,这实在是匪夷所思,我们拒绝这么做。”斯蒂文斯和鲍威尔劝布莱克门删去这段直截了当的批评。鲍威尔认为,判决意见应直抒胸臆,他说:“要让那些赞成‘罗伊诉韦德案’判决的人们,从中直接解读出您的态度,10页纸篇幅就足够了。”
1705552374
1705552375
布莱克门接受了上述建议。1986年6月11日,“索恩伯勒案”宣判时,他调整了多数意见最后一段的措辞,不仅重申了“罗伊案”要旨,还史无前例地直接从女权角度阐述了本人立场。”长期以来,我们审理的一系列案件都承认,宪法保障个人自由中特有的隐私领域,而这一领域不容政府涉足。”他说。”这一保障,既适用于男性,也适用于女性。没有什么案子,能够比女性——在医生指导下,或在‘罗伊案’确立的原则限制下——自主决定是否终止妊娠更关系到个人隐私、尊严和自主权的了。女性自由决定终止妊娠是项基本权利。在我看来,其他措施难免挂一漏万,惟有采取现在的做法,才能平等保障所有人的权利。”
1705552376
1705552377
伯格的背弃,只是未来几年巨大转变的前兆,这一转变将把“罗伊案”不断推向险境。”索恩伯勒案’’宣判6天后,伯格宣布退休(在此期间,大法官们仍在为“达登案”争辩不休)里根总统提名伦奎斯特接替伯格出任首席大法官,并选择安东宁·斯卡利亚递补伦奎斯特升职后留下的空缺。斯卡利亚来自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是一位富有声望、言词犀利的保守派人士。即使不考虑伯格在“索恩伯勒案”中的背弃,总统的新任命必然会使大法官内部增加一张对“罗伊案”的反对票。不过,布莱克门所属的“罗伊案”多数方尽管减员,但阵营还算稳固。
1705552378
1705552379
此时,伯格与布莱克门的友谊已彻底完结。两人几乎不再通信。”沃伦·伯格宣布退休。”1986年6月17日,布莱克门在“重要大事记”中如是记录。1989年,他婉拒了威廉·米切尔法学院的一项邀请。这所学院是伯格的母校,它希望布莱克门能出席“沃伦·伯格法学图书馆”的奠基仪式。1993年,伯格夫妇结婚60周年纪念之际,布莱克门这位前伴郎致信祝贺,并回忆起当年的蜜月之行。”我清晰记得,当时还是十一月的明媚天气,那部小车一路飞奔,朝华盛顿方向驰去。”他写道。”从那时至今,你已拥有许多成就。”一个月之后,伯格才回信。他说自己之前都在住院,“时光飞逝,我们对之已习以为常,致以最深切的祝福”这封信是由秘书代为署名的。
1705552380
1705552381
哈里·布莱克门与沃伦·伯格的关系错综复杂,渊源甚深,终其一生,都充斥着盘根错节的恩怨纠结。若想细致描述这段友谊如何完结,恐怕一言难尽,因为它并不是一两起事件所导致,更非起因于特定案件上的激烈冲突,可以说,它是一连串失望累积叠加的结果,如滴水穿石,经多年磨蚀而销。俩人彼此的期待,都有些不切实际。其实,他们成年之后,生活即相隔千里,表面款曲相通,却并非真正相知。伯格在最高法院的第一年备感孤单,曾向老友寻求安慰,布莱克门在给出各种热情建议的同时,误以为自己将是伯格一生的知己良朋。但是,当他以新人身份进人最高法院,艰难熬过调整期时,伯格已恢复常态,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迈进了。
1705552382
[
上一页 ]
[ :1.7055523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