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555869e+09
1705555869
1705555870 人们不禁要问,费尔斯一生的意义是什么呢?没有意义,他自己也找不到意义。所以他说,生命过去得真快,就好像从来还没有活过一天似的。契诃夫笔下的费尔斯,就好像一位完成了使命的园丁。
1705555871
1705555872 契诃夫笔下有很多这样的“园丁”,如小说《花匠头目的故事》(1894年)中的那位花匠,他为自己考虑得很少,更多的是为园子和树苗考虑,为他所要履行的使命考虑。这个凭借自己内心圣洁的道德而生活的人,“胸膛里跳着一颗美妙的、天使般的心。不管怎样,对他来说,这个城里的居民毕竟是外人,不是亲人,可是他爱他们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为他们不惜牺牲性命。他自己害肺痨病,咳嗽,然而每逢有人来叫他看病,他总是忘了自己的病,从不顾惜自己,不管山有多高,也要喘着气爬上去。他不顾炎热和寒冷,不在乎饥饿和口渴。他不要钱,而且说来奇怪,每逢他的病人死掉,他总是同死人的亲属一起跟在棺材后面流泪”[274]。
1705555873
1705555874
1705555875
1705555876
1705555877 契诃夫《樱桃园》手稿
1705555878
1705555879 无论是花园,还是守护花园的园丁,契诃夫所要表现的都是基于责任和劳动的人生,他们尽心尽力地躬耕于这片土地,这片“经过了凄迷的秋雨,经过了严寒的冬霜”(《樱桃园》第一幕)的土地,而并不索取任何回报。“樱桃园”饱含着契诃夫对大地的依恋和敬畏,它不仅仅是一个背景,一个物理空间,它是大地上所有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象征。每一个日子犹如每一片树叶,每一颗成熟的樱桃,从树枝和树干上生长出来,经历了青涩和饱满,然后再一次消失在流光中。
1705555880
1705555881 郎涅夫斯卡雅是丧失了应对生活的能力的人,她和哥哥加耶夫都是契诃夫笔下优雅、善良、有教养的“长不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樱桃园贵族母亲的温柔哺育出来的,是在他们一辈子留恋的“婴儿室”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注定寄生在原有的世袭贵族的大树上。而如今这棵大树已经岌岌可危了,他们也无法改变从枝头坠落的命运。
1705555882
1705555883 当樱桃园即将被夷平,这片土地上将盖起别墅的时候,罗巴辛将种植罂粟花用以代替他眼中没有用处的樱花。罂粟是有毒的,而这样一种花,在罗巴辛的眼中居然是美丽的,因为它可以为其带来巨额财富。当一家人收拾好行装准备离开樱桃园时,远处响起砍伐樱桃树的声音……
1705555884
1705555885 由于契诃夫的健康原因,这个剧本的进展异常缓慢。莫斯科艺术剧院热切地期盼着契诃夫的这个剧本,克尼佩尔也多次去信催促。8月22日,负责艺术剧院业务管理的演员维什涅夫斯基在信中说,剧院没有契诃夫就不能生存。丹钦科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想通过克尼佩尔敦促契诃夫,但又知道疾病摧毁了他原先的创造力。他的思维不如从前那样敏捷,体力也不允许他长时间工作,他几乎是以每天几行的速度推进着剧本。艺术剧院的急切情绪传导给了克尼佩尔,她非常急切地去信:“我很不放心,你为什么拖延剧本的写作?发生了什么事?你把一切都构思得那么好,这将是一部美妙的剧本—是我们这个演出季的重头戏,这是新剧院的第一个演出季啊!为什么没有心思写?你应该,应该把它写出来。”[275]1903年9月19日,剧本基本完成。10月14日,克尼佩尔收到了契诃夫发来的电报:“剧本已寄出,健康吻你,敬礼!安东尼奥。”
1705555886
1705555887
1705555888
1705555889
1705555890
1705555891
1705555892
1705555893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樱桃园》中饰演加耶夫,瓦西里·卡恰洛夫饰演特罗费莫夫
1705555894
1705555895
1705555896
1705555897
1705555898 20世纪初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明信片
1705555899
1705555900
1705555901
1705555902
1705555903
1705555904
1705555905
1705555906 《樱桃园》剧照
1705555907
1705555908 契诃夫为《樱桃园》耗尽了最后的心血,他有预感—这是他最后一部戏剧了。
1705555909
1705555910 1903年12月4日,契诃夫抵达莫斯科,参加《樱桃园》的彩排。12月31日,他在剧院参加新年晚会,紧接着是宴会结束后的舞会。1904年1月17日,《樱桃园》首演。莫斯科艺术剧院决定在这一天,纪念契诃夫从事文学活动25周年。
1705555911
1705555912 到了首演的这一天,契诃夫突感身体不适。而为了制造惊喜,谁也没有提前告知他剧院安排了这样一个庆祝会。演出到第三幕时,有人拿着丹钦科写的便条来接他。在第三幕和第四幕的幕间休息时,以丹钦科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首的艺术剧院全体成员,以及莫斯科文学界和戏剧界的代表,全都被请上舞台,契诃夫也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走上了台。他倍感突然,面色苍白,谁都能注意到他身体的虚弱。剧场里隔着很远的观众都感觉到了这一点,大家喊着请他坐下,但是契诃夫还是站在那里。他过去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嘲笑这类庆祝会。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也忍不住发笑,有些人在发言时,说话的腔调,简直就像第一幕中加耶夫对旧衣柜发表言论。但他一直坚持礼貌地听完各种祝词。丹钦科在庆祝会上动情地说:
1705555913
1705555914 祝贺词使你感到疲倦了,可是你应该得到安慰,因为你看见的是整个俄国知识界对你的无限爱戴,尽管这只是个局部。我们剧院对你的才能,对你那颗温柔的心,对你那纯洁的心灵,感激不尽,因而你完全可以说:这是我的剧院……[276]
1705555915
1705555916 《樱桃园》是契诃夫的“天鹅之歌”。在莫斯科艺术剧院首演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契诃夫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眷恋的世界。可以说,契诃夫是借着生命最后的微光写下了这部作品。契诃夫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人生思考和艺术创作做出了总结。
1705555917
1705555918 1904年6月3日,契诃夫和克尼佩尔离开莫斯科,前往德国疗养。他们住的地方是德国南部与瑞士交界的巴登韦勒,那里是著名的疗养胜地。
[ 上一页 ]  [ :1.70555586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