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568329e+09
1705568329
1705568330 《赠辞》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796年底出版的《一七九七年缪斯年鉴》几天之内就被抢购一空,不得不加印两次。对于编者席勒而言,这也是一桩好生意。谁觉得自己肚子里有点儿墨水,就参加了这场猜谜游戏。这些赠辞说的都是谁?哪些赠辞是谁写的?一个叫曼索(Manso)的文人兼学校校长也得了几句“赠辞”,于是和出版人戴克(Dyck)共同编写了一本《几位感恩的客人给耶拿和魏玛蹩脚厨子的回礼》(Gegengeschenke an die Sudelköche in Jena und Weimar von einigen dankbaren Gäste ),但因为太过乏味,基本没有什么反响。
1705568331
1705568332 在第一阵热议过去之后,歌德于1796年12月7日表示,“这是一种了解、实施得都很不够的方针,即每个对身后荣誉有所追求的人,都应迫使同时代人对其和盘托出他们的意图,同时又用现实、生活与影响随时抹去他对这些意图的印象……我希望《赠辞》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起作用,使与我们为敌的恶魔继续保持活跃;在此期间,我们则要继续我们积极的工作,让恶魔去承受否定的痛苦吧。”[63]
1705568333
1705568334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歌德和席勒很满意;就算别人再怎么跳脚,两位好汉都会很快回到他们的本职工作中。歌德致席勒:“在《赠辞》这场大胆冒险之后,我们只能勤于撰写伟大而富有尊严的作品,将我们的诗歌天性转化为高贵而善良的人物形象,让所有的对手自惭形秽。”(1796年11月15日)[64]
1705568335
1705568336 席勒也是同样的想法。他已经关上了他的“哲学铺子”,剩下的哲学材料融入了1795~1796年的思想诗尤其是《阴影的国度》(Das Reich der Schatten )[65] 和《散步》两首长诗中。怒火与挑衅的乐趣已找到了出气口,他因此可以在歌德的激励下怀着全部的力量转向《华伦斯坦》;而歌德此时正准备在席勒的积极参与下完成他的《威廉·麦斯特》。
1705568337
1705568338 [1] Zit. n. Koopmann 1998,S. 755.
1705568339
1705568340 [2] Zit. n. Koopmann 1998,S. 756.
1705568341
1705568342 [3] 即卡洛琳娜·施莱格尔,其第一任丈夫姓波默(Böhmer)。
1705568343
1705568344 [4] F. Schlegel 1970,S. 127.
1705568345
1705568346 [5] 《论学习希腊文学》是施莱格尔于1795年在德累斯顿创作但直到1797年方才发表的长篇诗学文论;他在其中阐述了古希腊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区别,认为现代文学的特征在于“有趣”(Das Interessante)。关于此文,可参见本书第十九章注释。
1705568347
1705568348 [6] F. Schlegel 1970,S. 115.
1705568349
1705568350 [7] 准确地说,施莱格尔的作于1797年的这篇《前言》(Vorrede )是为其策划的丛书《希腊人与罗马人——关于经典古典时代的历史批判试论》(Die Griechen und die Römer. Historische und Kritische Versuche über das Klassische Alterthum )所撰写的。《论学习希腊文学》于1797年作为丛书第一卷(也是唯一一卷)出版。在前言中,施莱格尔写道:“席勒关于多情诗人的论文,除了扩展了我对‘有趣’文学之特征的认识,还给了我关于古典文学领域之界限以新的启发。”参见Friedrich Schlegel:Vorrede. In:Ders.:Kritische Schriften . Hg. von Wolfdieter Rasch,Darmstadt 1971,第 113~121页,此处见第 116页。原书作者将《论学习希腊文学》误作“《论学习希腊哲学》”,已更正。
1705568351
1705568352 [8] 《卢琴德》是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发表于1799年的小说断篇,以叙事、书信、对话等多种形式描述了主人公尤里乌斯(Julius)与卢琴德之间充满情欲色彩的爱。施莱格尔试图以这部小说体现其浪漫主义关于“渐进的总汇诗”的文学观。
1705568353
1705568354 [9] 汉译参见《歌德席勒文学书简》,第281~282页。
1705568355
1705568356 [10] 汉译参见《歌德席勒文学书简》,第283页,有改动。
1705568357
1705568358 [11] 自1796年起至1800年,席勒开始编辑出版《缪斯年鉴》,他与歌德在魏玛古典主义时期创作的大量诗作都首先发表在这里。最著名的当属《一七九八年缪斯年鉴》(Musen -Almanach für das Jahr 1798 ),其中收录了歌德与席勒创作的一系列叙事谣曲(Ballade),因此又被称为“谣曲年鉴”。
1705568359
1705568360 [12] 《德意志兰》是作曲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莱夏尔德(Johann Friedrich Reichard,1752~1814)于1796年针对席勒的《季节女神》编辑出版的杂志,鼓励在艺术与文化之外探讨政治,并扶持刚刚崭露头角的施莱格尔等浪漫派作家;不过,杂志仅持续一年便不得不停刊。
1705568361
1705568362 [13] 《妇女的尊严》是席勒发表于《一七九六年缪斯年鉴》(Musen -Almanach für das Jahr 1796 )的长诗,其中描写并颂扬了传统的妇女形象。
1705568363
1705568364 [14] F. Schlegel 1984,S. 339. 语出施莱格尔的书评《评席勒的〈一七九六年缪斯年鉴〉》(Rezension von Schillers,Musen -Almanach‘ 1796 ),汉译参见〔德〕施勒格尔《浪漫派风格:施勒格尔批评文集》,李伯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第142页,译名有改动。
1705568365
1705568366 [15] Zit. n. Borcherdt 1948,S. 490.
1705568367
1705568368 [16] Zit. n. Borchert 1948,S. 452.
1705568369
1705568370 [17] MA Ⅴ,S. 577. 语出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第四封信的注释,汉译参见《席勒经典美学文论》,第219页。此外,席勒还在第十三封信的注释中直接引用费希特的《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以及他“相互作用”(Wechselwirkung)的概念,参见MA Ⅴ,第607页,汉译参见《席勒经典美学文论》,第273页。
1705568371
1705568372 [18] 约翰·本雅明·埃哈特(1766~1827),德国医生、政治哲学家,曾于1795年出版了其代表作《论人民发动一场革命的权利》(Über das Recht des Volks zu einer Revolution ),在多地被禁。原书作者误将其名写作“Ehrhard”,已更正。
1705568373
1705568374 [19] 关于“形式冲动”(Formtrieb)与“质料冲动”(Stofftrieb)——又称为感性冲动(der sinnliche Trieb)或物质冲动(Sachtrieb)——参见《审美教育书简》第十二至十四封信。“感性冲动”(“质料冲动”)是指人进入感性世界、成为其一部分,并在其中体验自身物质性的层面;“形式冲动”则是指人在接受感官刺激的同时,将之抽象为其理性人格(即“形式”)的具象化,并以此证明自身超越时间的精神性层面。参见MA Ⅴ,第604~614页,汉译参见《席勒经典美学文论》,第266~282页。
1705568375
1705568376 [20] Goethe MA 12,S. 91. 出自歌德作于1817年、发表于1820年的名诗《原初之词:俄耳甫斯式的》(Urworte. Orphisch )第一首《魔灵》(ΔΑΙΜΩΝ. Dämon )。
1705568377
1705568378 [21] 普布利乌斯·奥维德·纳索(Publius Ovid Naso,前43~前17),古罗马奥古斯都时代诗人,著有名篇《变形记》(Metamorphose ),在其中描写了神话中的人或神变成植物、动物或岩石等的故事。《法厄同》出自《变形记》第二章,太阳神福玻斯(Phoebus)之子法厄同请求父亲允许其驾太阳神车一日,不想却因无力驾驭而导致世界陷入一片火海,只有主神朱庇特用一道雷电劈中神车才得以制止灾难。法厄同从空中坠落不幸殒命,其姊妹又变成杨树,更添父母悲伤。参见[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18~27页。
[ 上一页 ]  [ :1.70556832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