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568379e+09
1705568379
1705568380 [22] 意大利八行诗节(Stanza,德语作Stanze)原意为“屋子”,由八行十一音步诗行(Endecasillabo)构成,韵脚为“abababcc”,最后两行诗一般为总结前六行思想,用韵脚变换塑造出“屋子”大门之感;多用于长篇叙事诗,例如托夸多·塔索作于1574年的《解放了的耶稣撒冷》(La Gerusalemme liberata )。而六音步扬抑抑格无韵诗行(Hexameter)则要求每诗行六个长音(在德语格律中则为六个重读音节),因此由六个扬抑抑格(Daktylus)或扬抑格(Trochäus)组成,其中第五音步必须为扬抑抑格;多用于古希腊罗马叙事史诗,例如荷马史诗以及奥维德的《变形记》。克洛卜施托克的《弥赛亚》(Messias )成功地将这一古典文学形式引入德语文学。
1705568381
1705568382 [23] Zit. n. Borchert 1948,S. 124.
1705568383
1705568384 [24] 苏赛特·龚塔尔德(1769~1802),法兰克福银行家雅各布·弗里德里希·龚塔尔德(Jakob Friedrich Gontard,1764~1843)之妻;荷尔德林于1796年起担任龚塔尔德家的家庭教师,深深地爱上了苏赛特,并在《许佩里翁》中以苏赛特为原型塑造了“狄奥提玛”(Diotima)这一经典的女性形象。
1705568385
1705568386 [25] Hölderlin 1992,Bd. 1,S. 185.
1705568387
1705568388 [26] 汉译参见《歌德席勒文学书简》,第197页。
1705568389
1705568390 [27] 汉译参见《歌德席勒文学书简》,第180页。
1705568391
1705568392 [28] MA Ⅰ,S. 229. 汉译参见《席勒文集》(第一卷),第75页,有改动。《散步》是席勒于1795年10月发表在《季节女神》杂志上的长诗,初稿题名为《哀歌》(Elegie ),通过一场远足描述了人类文化史的进程。与歌德的《罗马哀歌》一样,《散步》之所以被称为“哀歌”,同样是因为其采用了古希腊式的双行哀歌诗体。
1705568393
1705568394 [29] 汉译参见《歌德席勒文学书简》,第190页,有改动。
1705568395
1705568396 [30] Hölderlin 1992,Bd. 1,S. 646. 语出荷尔德林《许佩里翁》第一部第一卷,此段为译者自译;另可参见〔德〕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戴晖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39页。
1705568397
1705568398 [31] 卡西米尔·乌尔里希·博伦多夫(Casimir Ulrich Böhlendorff,1775~1825),库尔兰(Kurland,今拉脱维亚)诗人,曾于1794年在耶拿跟随费希特学习哲学,是荷尔德林好友,但文学生涯郁郁不得志,于1825年自尽。
1705568399
1705568400 [32] Wittkop 1993,S. 312.
1705568401
1705568402 [33] MA Ⅴ,S. 856.
1705568403
1705568404 [34] “争战的教会”出自中世纪经院神学,从范围上指现世所有基督徒,从内涵上则指基督徒需为信仰同魔鬼和异端开战;与之相对的概念则是“胜利的教会”(ecclesia triumphans),指已升入天堂居于上帝和耶稣左右的信徒。
1705568405
1705568406 [35] 奥古斯特·拉封丹(August Lafontaine,1758~1831),18世纪德国流行作家,据说一生共创作150余部通俗小说,风靡欧洲、北美,赢得包括拿破仑在内的众多读者。
1705568407
1705568408 [36] F. Schlegel 1970,S. 23.
1705568409
1705568410 [37] 约翰·海因里希·默尔克(Johann Heinrich Merck,1741~1791),德国作家、批评家,歌德好友,以文笔犀利著称;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Deutsche Akademie für Sprache und Dichtung)每年均会颁发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约翰·海因里希·默尔克文学批评奖”。
1705568411
1705568412 [38] Goethe MA 17,S. 310. 语出歌德《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第一部第六章末威廉致娜塔丽亚(Natalia)的信。
1705568413
1705568414 [39] 《奥恩塔的心满意足的小老师玛利亚·乌茨生平纪事》(Leben des vergnügten Schulmeisterlein Maria Wutz in Auenthal )是让·保尔作于1790年的短篇故事,收录在他发表于1793年的长篇小说《隐形会社》(Die unsichtbare Loge )之中。
1705568415
1705568416 [40] 歌德发表于1774年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如此受欢迎,以至于人们开始模仿其中人物的穿着;维特最爱的服装是“长筒皮靴、青色燕尾服,再配上黄色的背心”,这是他初次与绿蒂共舞时的衣着(见维特1772年9月10日的信),也是他最后自杀时所穿的衣物。参见《歌德文集》(第六卷),第132页。
1705568417
1705568418 [41] 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乌尔皮乌斯(Christian August Vulpius,1762~1827),歌德妻子克里斯蒂安娜·乌尔皮乌斯之兄,德国通俗小说家,代表作包括19世纪德国最受欢迎的绿林小说《强盗头子里纳尔多·里纳尔蒂尼》(Rinaldo Rinaldini,der Räuberhauptmann ,1799)。
1705568419
1705568420 [42] Tieck,Bd. 1,S. 26.
1705568421
1705568422 [43] 夏洛蒂·科黛(1768~1793),法国贵族,于1793年7月13日刺死了被称为“人民之友”(Ami du Peuple )的《人民之友》报(L ’Ami du Peuple )主编、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最重要的宣传家让-保尔·马拉(Jean-Paul Marat,1743~1793)。法国著名古典主义画家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将在浴缸中死去的马拉神话为革命的殉道者,定格在了他的名画《马拉之死》(La Mort de Marat ,1793)中。
1705568423
1705568424 [44] Tieck,Bd. 1,S. 75.
1705568425
1705568426 [45] “双行诗”是古希腊的一种诗体,由一行六音步抑抑扬格无韵诗行(Hexameter)与一行五音步抑抑扬格无韵诗行(Pentameter)组成,常用于哀歌或讽刺短诗。
1705568427
1705568428 [46] 马库斯·瓦勒里乌斯·马提亚里斯(Marcus Valerius Martialis,约40~103),古罗马诗人,德语作马提亚尔(Martial),善写警句诗;他将辛辣讽刺的双行警句诗称为“赠辞”(Xenien,或音译为“克塞尼温”),出自古希腊语表示“给客人之赠礼”的“Xenion”(复数为“Xenia”)一词。
[ 上一页 ]  [ :1.70556837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