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638313
事后总能听到针对布里尔顿将军的批评,指责他疏于职守,判断失误,导致他麾下部分空中力量未及升空便被敌军摧毁。当然,他享有战术上的指挥权,完全可以采取措施保护手下的飞机免受打击。可是这样的评论对他而言未免太不公平。当时他指挥战斗机升空保护克拉克机场,可是敌军诡计多端,适时进行调动,他的飞机未能成功拦截敌机。我们在菲律宾使用的飞机大多过于陈旧,而且装备不足,机场多未完工,维护工作也很不完善。这样一支空军不过是虚有其表。菲律宾的空军力量正在进行整合,雷达防御系统尚未运作,工作人员多是毫无经验的新手。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这支空军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1705638314
1705638315
珍珠港的美国舰队已经遭到重创,此时再妄谈菲律宾空军的作用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我们之前一直按照一个名为“彩虹五号”的计划纲领进行作战规划。根据彩虹五号计划,海军负责保证菲律宾的海上补给线畅通无阻。而菲律宾地面部队可坚守四到六个月,之后太平洋舰队将运来大队人马接替菲律宾原有的地面部队,同时为换防行动提供保护。可现在海军已无力保持我们的补给线畅通,因此我们也无法获得给养、弹药、炸弹、燃料和其他物资,菲律宾空军无法继续运作。我们原先的物资非常匮乏,不久之后便全用光了。美国海军无力再战,而日军趁虚而入,对菲律宾实施封锁。如此一来,敌军不用花费多大力气就能让我们的飞机变成一堆无用的废铁。日军珍珠港偷袭行动的成功,不仅对太平洋舰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也使菲律宾空军陷入无望的境地。随着无数艘战列舰沉没在福特岛21四周的滚滚波涛之中,菲律宾的空中力量也化为乌有。彩虹五号计划取消了,而我们的厄运就此注定。
1705638316
1705638317
尽管金海军上将认为海军实力不足,无法开往马尼拉,我还是坚持认为当时美国海军低估了自己的实力。他们本可打破日军的封锁,向身处绝境的我方部队伸出援手。当时日军对菲律宾的封锁从某种程度来说不过是纸老虎,棉兰老地区仍为我军牢牢掌控,可以通行。日本海军的大部队遵照其严密的计划行事,正在挥师南下夺取婆罗洲、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美军航母在珍珠港事件中躲过一劫,本可以驶近菲律宾,让飞机降落在棉兰老机场。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海军并没有增添任何新舰只,却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美国海军已经破译了日军的密码,获悉日军舰只的所在位置。同时,盟军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区集结了大量海上力量。当时海军若是能采取行动,不仅可以让菲律宾幸免于难,还能阻止日军向东向南继续推进。事已至此,没人能知道我的这一假设结果究竟如何。
1705638318
1705638319
之前最高决策层曾作出决定:无论远东战局如何,大西洋的战斗始终摆在首位。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曾在华盛顿进行会晤,重申了先集中力量击败德国的政策。在欧洲战场获胜之前,盟军在太平洋的作战行动仅限于利用有限的资源拖住日军,时任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也支持这一政策。可惜当时我并不知情,还一直以为我方正在积极备战,为营救菲律宾大干一场。
1705638320
1705638321
12月10日,西太平洋仅存的两艘盟军主力舰——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在马来亚海滩附近被击沉。随着“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一同沉入海底的还有我的老朋友——这两艘战舰的指挥官海军中将汤姆·菲利普斯爵士。这一事件也宣告了“海军时代”的结束,从此大型舰只不敢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涉足敌方水域。十几年前比利·米切尔的预言果然成真。在日军持续一周的攻势下,香港失守,并于圣诞节投降。
1705638322
1705638323
新加坡于1942年2月15日沦陷。日军巧妙地穿越难以通行的密林,抄近道对英军据点进行包围,而英军对此毫无防备。在被日军围困之后,陆军中将亚瑟·珀西瓦尔爵士宣布投降。
1705638324
1705638325
日本的盟友纳粹德国已经在欧洲占据了大片土地。在中东,由艾尔温·隆美尔将军指挥的装甲师对埃及境内的英澳守军发动进攻。不过,深入苏联的德军行进到莫斯科附近后无法继续向前推进,苏军对德军的大规模反击也已经展开。鉴于当前局势,我建议让苏军从北方展开对日攻势,对日军施加压力,同时美军的空中力量在西伯利亚集结。如此一来,日军便无法继续扩大其打击范围,它在早期所取得的战略优势也会化为乌有,我们便可藉此赢得时间加强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的防御。我相信这一行动会让日本转攻为守,能为我方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让许多士兵免于伤亡,而所有这些都是在收复失地的战斗中必不可少的。当时我力主让苏联加入太平洋战争,不过等到我们胜券在握之时,我则坚决反对苏军涉足太平洋战区。
1705638326
1705638327
我于12月10日向马歇尔将军发了一封电报,内容如下:
1705638328
1705638329
紧急——机密
1705638330
1705638331
日方海军和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已经投入新加坡至菲律宾以东战区,致使其本土力量薄弱。根据确切情报,日方当前最大的担忧是苏联入侵。此为最有利的时机,可让苏军从北边对日发动进攻,不仅可以给予日方沉痛打击,还可马上缓解日军南进造成的压力。建议对日进行密集轰炸,藉此牵制其过分分散的空中力量。鉴于日军的石油供应活动大部分没有任何掩护,此举还可破坏日军的燃料供应。此前日军的空中阵线拉得过长,现在是我们一招制胜的大好时机。
1705638332
1705638333
我没有得到任何回复。无论当前局势如何,很明显目前苏联不愿参与对日作战。
1705638334
1705638335
12月10日,日军开始对吕宋发动地面攻势。十二艘运兵船在海军的护卫下,把日军部队运至北边的阿帕里和西海岸的维甘。我方空军对这些运兵船发动攻击,炸沉其中四艘,炸伤三艘。我意识到这一行动只是序曲:在这两次登陆作战中日军并未拼尽全力,这只可能是佯攻或保护行动,目的是为了掩护即将登陆的大部队侧翼。12月12日,日军在海军的严密防护下,在南方的莱加斯皮登陆。我又一次按兵不动。开战后一周内,日军只发动了零星的攻势,尚未展开全力进攻。日军进行了十四次大规模空袭,但却损失了大量的运兵船、飞机和军队,至少有两艘主力战列舰被击伤。日军曾试图在林加延地区登陆,却被一个菲律宾陆军师击退了,日军伤亡惨重。在阿帕里、维甘和莱加斯皮爆发的都是零星的局部战事。
1705638336
1705638337
菲律宾的平民也惨遭战火波及,我对此深表关切。罗斯福总统批准我将两亿比索用于救济平民,我马上把这笔钱交给奎松总统。
1705638338
1705638339
我一直神经紧绷,让我的预备队严阵以待,等着日军发动全面进攻。可是第二周也过去了,日军还是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日军作战计划的格局和主攻方向尚不明确。日军在达沃的登陆行动中投入了一定的兵力,可除此之外,日军一直以空中打击为主,并没有展开其他大规模地面作战行动。在这一周中,日军总共发动了十二次大规模空袭,不过并未造成重大损失,我方人员伤亡较轻。我方空军在莱加斯皮击沉两艘运输舰,在维甘击毁二十五架敌机,这些敌机尚未升空便被摧毁。可到了12月21日,地面战斗的局势益发紧张。
1705638340
1705638341
林加延湾的海滩是低矮的坡地,我一直密切注视这一区域。我把菲律宾11师和12师部署在这一区域,命他们守卫林加延湾滩头。12月22日的黎明看似平静安宁,可在这片灰色的晨曦中,日军终于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包含三支运输梯队的强大敌军入侵林加延湾。第一梯队包含二十七艘运输舰,在海军少将原健三郎的指挥下从塔其欧出发;第二梯队由二十八艘运输舰组成,由海军少将西村祥治指挥,从莫科出发;第三梯队由二十一艘运输舰组成,由海军少将广濑末人指挥,从基隆出发。由巡洋舰、驱逐舰和其他辅助船只组成三支护航编队,护送这支由七十六艘运兵船组成的海上队伍。这支舰队运送的部队是由本间雅晴中将指挥的日军第十四集团军,包括日本正规军4师、5师、16师、21师、48师和65师,作战部队总人数约为八万人,是吕宋部队人数的两倍之多。
1705638342
1705638343
日军深知该从何处下手。早在发动进攻前一年多的时间里,日军针对北吕宋进行了全面的空中测绘,选择军事战略要地和进攻的最佳地点。他们在作战地图上明确标出美军主要部队的兵力、位置和行军路线。日军的目标是展开快速强攻,完全摧毁菲律宾守军,为向南推进至资源丰富的区域扫平道路。
1705638344
1705638345
日军在林加延湾进行大规模登陆两天后,由二十四艘运输舰运送的另一支日军大部队在南吕宋东海岸拉蒙湾的阿蒂莫南登陆。和原先在南边莱加斯皮登陆部队相比,这支登陆大军距离马尼拉和中吕宋地区更近。
1705638346
1705638347
这次登陆行动让本间雅晴的战略意图一目了然。很明显,他计划让已在林加延湾登陆的主力部队和在阿蒂莫南登陆的部队形成强大的钳形攻势。如果这两支部队能迅速合围,我军的主力部队则不得不在中吕宋的开阔地展开战斗,受到敌军的前后夹击。日军的战略是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摧毁吕宋守军,只要日军夺取菲律宾主要岛屿,他们就能轻而易举地把其他岛屿收入囊中。这的确是无懈可击的战略意图,日军旨在将琼斯将军指挥的南吕宋部队和温莱特将军指挥的北吕宋部队完全分隔开,然后各个击破。
1705638348
1705638349
面对日军两支大军的攻势,如果让我军为了保卫马尼拉而被挤压到中部平原地区,那无疑是把我方部队送上死路。而如果我军能撤退至巴丹半岛,我就可以尽我所能充分调动兵力,为我军赢得一线生机。我方的防守计划是:从北方的林加延湾贯穿中央大平原直至南方的巴丹半岛地峡,形成一条延绵不绝的阵线,温莱特将军带领部下将士在这条阵线上开展阻击战;琼斯将军带领其麾下部队从南部的马尼拉和中央平原撤退至巴丹半岛。在巴丹半岛,尽管日军在空军、坦克、火炮和人数上占尽优势,我对当地地形早已熟记于心,我军可以利用“地利”这一优势和日军的优势兵力展开战斗。
1705638350
1705638351
在巴丹半岛,主要防线从中国海海岸线上的莫隆一直延伸至马尼拉湾沿岸的阿布凯。如果敌军突破这一防线,我军便退守至后方七英里的第二道防线。我方还有第三条防线,这条防线横穿巴丹半岛地势最高的马里韦莱斯山脉,处于后方的科雷希多岛与巴丹半岛仅隔一道宽约两英里的海峡,科雷希多岛将成为巴丹守军的补给基地。只要巴丹半岛和科雷希多还在我军手中,日军即便攻下马尼拉城也无法利用马尼拉港。
1705638352
1705638353
数量上占优势的敌军兵力现在正从四面合围,我必须马上采取行动。当前的问题是我军要在北边道路被敌军完全切断之前,采取一系列紧急调遣和防守行动,向西转移至崎岖的巴丹半岛和科雷希多要塞。当前的关键是我军要成功地赶在日军之前通过圣费尔南多以南的卡隆比特桥。这座桥是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北吕宋至马尼拉的公路与通往巴丹半岛的公路在此处联接。而南吕宋部队则要穿过马尼拉,这本身就困难重重。南吕宋部队必须沿着公路向卡隆比特行进,穿过那座桥行经圣费尔南多,才能安全到达巴丹半岛。
1705638354
1705638355
为了弥补军用运输工具的不足,我们征用了商业公共汽车和其他机动车辆,以此加快南吕宋部队的行进速度。无数机动车组成的运输队伍夜以继日地把货物、弹药、装备和医疗药品从马尼拉运往巴丹。为此帕克将军承担警戒任务,一刻不停地进行指挥,阻挡敌军进犯。
1705638356
1705638357
巴丹的军民马上组织起来,为进行持久防御战展开行动。他们在拉瑙以西的森林建造仓库,在卡布卡本、利迈和拉瑙修建码头,建造了两所综合性医院,改善了西海岸沿岸的道路网。
1705638358
1705638359
在北部,我画明了横穿中央平原的阻击战防线,同时我也提出,要警惕敌军对我军进行包围和歼灭。温莱特将军马上制定出一套防御方法,尽可能地阻止敌军推进。他尽力坚守阵地,迫使日军花费时间进行全面部署。之后他逐步撤退,让凯西将军麾下的工兵使用炸药炸毁桥梁,构建路障,让敌军无法推进。我方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这一战术,尽管战斗异常残酷血腥,却为我们赢得了时间。
1705638360
1705638361
我军同时在南北负隅顽抗,这一作战行动的真实战略意图最终被日军察觉了,不过为时已晚。日军勃然大怒,他们奋力出击,妄图切断位于圣费尔南多的公路联接点和卡隆比特桥关隘。值此危急关头,我派上了最后的后备军,同时命令詹姆斯·R.N.韦弗准将指挥一小支轻型坦克部队对其进行增援。这支后备队展开了一系列反攻行动,我方伤亡惨重。不过这支队伍有效地抵挡住敌军的攻势,赢得了时间,让南路军得以成功到达巴丹。饱受重创的北吕宋部队开始回撤,在严阵以待的南吕宋部队阵线后方进行重整。日本军队已经冲上了卡隆比特桥,这时帕特·凯西手下的爆破手在哈利·A.斯科利上校的指挥下,炸毁了这座桥。当时情势可谓千钧一发,眨眼之间成败立见分晓,可我们最后还是成功了。
1705638362
[
上一页 ]
[ :1.70563831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