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677019e+09
1705677019
1705677020 总统在回答中提到,陆军部最近已保证在军队的所有部门中都将招募和安置黑人,“当然,”他强调说,“需要理解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目前并没有(像过去一样)加入世界大战,同时将黑人限制在非战斗部队。我们正在按相应比例将他们安置到战斗部队……这确有其事。”
1705677021
1705677022 “我们觉得那样很好,”伦道夫反驳说,但这只是个开头。那天上午早些时候,三位黑人领袖在全美有色人种协进会办公室碰头,起草了一份备忘录,列出几道必须采取的步骤,让黑人加入到国防工作中去。这些行动包括:挑选部队军官不应考虑其种族;让特殊人才,例如黑人医生和牙医等,成为现役军人;在枯燥琐碎的岗位之外,拓宽海军中黑人士兵的工作机会;委派黑人加入地方上的义务兵役委员会;指定专门的培训中心,使黑人能在那里接受飞行培训;委派黑人公民担任海军部和陆军部的部长助理。
1705677023
1705677024 黑人领袖们承认:尽管在南方人组成的军团里,把白人和黑人士兵安排在一起可能会产生矛盾,但是在北方,说这个问题难以克服是说不通的。罗斯福点头表示同意,并建议重新讨论一下重组补充兵员以组成混合编队问题。“事实是我们已经着手进行这项工作,”总统说,“现在,假设你有一支黑人军团,这儿,还有正好在那儿,在我的麾下,有一支白人军团,那么日后如果爆发战争,会发生什么情景?那些人会彼此融合。局势差不多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1705677025
1705677026 总统开诚布公的话语使伦道夫受到了鼓舞,他转而向诺克斯询问消除海军种族隔离的前景。这位部长语气坦率,让人感到海军的问题几乎无法解决,“我们海军的情况与陆军有所不同,那就是,这些人是住在舰艇的船舱里。根据以往的历史,我们从未把黑人召入船员的行列中。”
1705677027
1705677028 “如果你有一艘北方人的船和一艘南方人的船,情况就会不同。”罗斯福笑着评论说,“但是你没法做到这一点。”他接着又建议把一些黑人乐队安置到白人的舰船上去,让白人水兵适应船上出现的黑人。
1705677029
1705677030 会议结束时,总统答应与内阁成员和其他政府官员一起协商这个问题,然后再和民权运动领袖们进行会谈。黑人领袖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们等待总统做出进一步的承诺。然而,在这次会议坦诚气氛的背后,军方反对消除种族隔离的立场依然没有动摇。马歇尔将军认为,在这个美国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已经没时间“进行那种可能严重打击士气的实验”了,诺克斯部长也同意这一观点,并告诉罗斯福说,假如有人要求他废除海军中的种族隔离,同时要求他创立一支由两种部队组成的海军,那么他将辞职不干。史汀生在当天晚上的日记里哀叹道,“黑人政客们正在竭力使军方承诺提拔黑人军官以及其他各种对军方来说不该做的事”,而“粗暴蛮横的”总统试图“讨好这些黑人政客”,向陆军部施加压力。
1705677031
1705677032 “我委派(副部长罗伯特)帕特森去参加这个会议,因为我确实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史汀生写道,“按照他的说法,这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总统把政治与体育混为一谈。23年前我见过同样的事情,当时伍德罗·威尔逊屈服于类似的要求,委派几名黑人担任驻法国的师级军官,而这些可怜的家伙纯粹在自欺欺人。领导岗位上仍然不能安置黑人种族,让受到任命的军官们带兵打仗,这对官兵双方来说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在白人军官统领下的有色人种部队确实很棒,但是每次我们想提升他们,让他们做一些稍稍超越自身能力的事,灾难和混乱就会随之而来……看在老天的份上,我希望他们别把黑人部队和白人部队混编在同一个单位,否则我们肯定会碰到麻烦。”
1705677033
1705677034 关于有色人种部队在前一次战争中的表现问题,史汀生的毁谤意见,在陆军军事学院1925年递交的“黑人人力”课题研究报告的正式结论中有所体现。这份报告评述说:“在进化的过程中,美洲黑人没有像其他人类种族的亚种那样获得长足的进步……黑人的脑腔比白人的要小,黑人的心理植根于普通非洲祖先的遗传因子,受到几代奴隶制度的浸染,这种心理的物质来源使我们无法指望黑人成为领袖人物……他最容易受到‘大众心理’的影响,他在担惊受怕中会无法自控……他是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下流懦夫。”
1705677035
1705677036 这份报告继续写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黑人军官是战场上的失败者,“只有在干练的白人军官指挥下,黑人部队才能有效作战并且让人放心。在黑人军官的麾下,他们在现代战争中变得全然无能。他们天生的种族特性就是缺乏主动性,易于惊慌失措,这些特性只能在信任自己长官的情况下才能克服。”
1705677037
1705677038 黑人们掌握的事实却完全不同。因为极少数的有色人种军团却赢得过极多的嘉奖,这些军团的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历过实战。黑人们对此引以为豪,并猛烈抨击军方在有色人种部队的训练和装备方面都存在谬误。他们认为:“那些被要求像羊羔似的乖乖服从命令、在被隔离的训练设施中进行训练的战士们,是没办法在战场上像狮子一般战斗的。”民权运动领袖们坚持说,假如能给黑人一半的机会,他们的表现将会给自己的种族和国家增光添彩。
1705677039
1705677040 7天里,伦道夫和怀特焦急地等待着白宫的确切答复,可是结果却杳无音讯。在继续拍电报、打电话而得不到回音的情况下,怀特带着绝望的心情转而求助于埃莉诺,向她解释说:得不到白宫的答复,使他和下属们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境地。“不泄露与总统会谈的内容,直到白宫授权我们这样做为止。这是个不成文的规矩,我们并不想破坏这个规矩。”在致埃莉诺的短信中,怀特附上一份由白宫和民权运动领袖们联合签署的声明草案,讲述了9月27日会谈的积极因素。埃莉诺答应将这份声明草案交到合适的人手中。她“一向快捷有力的行动”得到了怀特的称赞。
1705677041
1705677042 埃莉诺的干预促使陆军部着手行动起来。但是最终公布的声明只承诺让黑人士兵进入每一个军种的主要部门,并公布为黑人提供的飞行训练计划。这份声明让埃莉诺和民权运动领袖们大失所望。与民权运动领袖们较高的心理预期相比,实际得到批准的让步显得小得多。除此之外,陆军部不想做出更多的妥协,它断然拒绝考虑让黑人军官来统率白人部队的可能性,并否决在被挑选的北方军团中消除种族隔离的建议。这份声明总结说:“陆军部的政策不是要把有色人种入伍者和白人入伍者掺杂在同一个军团组织中。这项政策已完满地经受了多年的考验,改变政策将导致士气低落,对国防准备工作十分不利。”
1705677043
1705677044 这项政策声明本身足以让人失望,然而这种失望继而又转化为愤怒。在将这份声明递交报界发表时,斯蒂芬·厄尔利制造出三位黑人领袖同意该项声明的措辞、并支持种族隔离政策的假象,这使得三人陷入了难以忍受的困境,他们看似默许的态度被自己人谴责为背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除了反击已别无选择。他们发表了一项公开联合声明,猛烈抨击白宫的新闻发布会是在耍弄阴谋诡计,并将罗斯福正式批准这一政策的举动形容为“向民主政治的背上扎了一刀……是对1200万黑人公民爱国热情的突然打击”。《危机》杂志发表评论说:在所有的肮脏行径中,“最令人羞耻和最无法自圆其说的,就是拒绝在军队里给黑人一个公平的机会”。
1705677045
1705677046 “我很抱歉我们被迫采取这一步骤,”沃尔特·怀特在给埃莉诺的一封私人便笺中解释说,“但是白宫的表态已让我们无路可走。”埃莉诺对事态的转折感到难过,她请求丈夫扭转局势。罗斯福体察到黑人领袖们所处的困境,他同意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一项声明,对先前的声明造成误解,导致外界误以为黑人运动领导人同意种族隔离政策感到深切的遗憾。总统向黑人民众重新许诺说,尽管陆军部确认了有关黑人军官目前在军队里的待遇,但对部队今后的发展而言“尚无固定政策”。总统解释道,在批准这项已经成文的政策方面,他只能说“在这一时期,并且仅在这一时期”,鉴于眼下局势紧张,“我们不敢把迫在眉睫的战争预备问题与一个新的社会实验混淆在一起,尽管这项实验可能是非常重要和合乎人心的”。
1705677047
1705677048 “其余需要确认的问题,”罗斯福在单独写给怀特的一封信中告诉他,“是即将着手进行该项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工作,以确保在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公平对待。”尽管怀特和伦道夫认为罗斯福的答复极为明确,令人鼓舞,但黑人报界仍对白宫进行连续抨击。《危机》杂志发表社评指出:“我们的震惊已到了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地步,一位总统在国家的危难时期,会如此心甘情愿地向那些拥护种族隔离、破坏民族团结的民主之敌举手投降!”在哈莱姆区,数千名黑人举行大规模集会,抗议陆军部的政策。白宫遭到愤怒的抗议信团团围攻。白宫助理吉姆·罗在大选前几周向总统发出警告说:“黑人的局势变得更加棘手了。”《匹兹堡信使报》认为,“黑人投票的潜在威力从未显得如此咄咄逼人。”该报报导说,在黑人中间,威尔基竞选总统运动以前的那种情绪正迅速蔓延。哈里·霍普金斯向农场安全局局长威尔·亚历山大吐露心事的时候说:“看上去好像大家都在反对他。告诉我该怎么办。”
1705677049
1705677050 霍普金斯获悉,在那段时期,黑人们所提出的要求,是把一名奴隶的孙子本杰明·戴维斯上校晋升为陆军准将,并委任霍华德法学院的教务长威廉·哈斯蒂为史汀生部长的文职助理。黑人们如今相信,如果强有力的黑人进入领导层的话,军队的种族结构调整就能够实现。
1705677051
1705677052 罗斯福对政治智囊们的呼吁早有耳闻。他迅速采取措施亡羊补牢,并宣布将本杰明·戴维斯上校提拔为陆军准将、驻纽约第369国民警卫团司令,委派教务长威廉·哈斯蒂赴陆军部任职。史汀生认为这两项任命是一个重大错误。他在日记里谴责“黑人正在利用总统大选在即之机,尽其所能,竭力在军方赢得一席之地”,并将局势归咎于“罗斯福夫人干预政事、感情冲动造成的愚蠢后果”。第二天,他在致诺克斯的信中以讽刺的语气特别提出,等到下次和他的黑人准将一起拜访海军部的时候,他“非常期待遇见一位黑人海军舰队司令”。
1705677053
1705677054 在总统收到的邮件中,史汀生的这种反对态度同样也有反映。一位怒气冲冲的弗吉尼亚人在信中对总统说:“你是不是疯了,竟然让一个黑鬼担任美军的将军!”一对伊利诺伊州的夫妇写道:“你向红种人、黄种人或黑种人授予陆军准将这么高的军衔,这对美国的普通百姓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但是黑人报纸感到心满意足,把这两项任命称作“有色人种为争取平等参与国防规划斗争中”取得的重大胜利。沃尔特·怀特在大选前夜私下给总统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你为确保黑人在参与国防工作时能受到平等待遇所做的一切”的感激之情。
1705677055
1705677056 对时局的冷嘲热讽在埃莉诺身上丝毫不起作用。若不是陆军部和白宫新闻办公室如此拙劣地在原先那份声明稿上授人以柄的话,那两项让黑人民众兴高采烈的委任令也许不会出台。直到这时,埃莉诺曾一度相信,只要将相互隔离的生活设施以相同的方式均等地提供给黑人和白人,那么就不会存在种族歧视的问题。但是如今她已逐渐明白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在我们黑人群体的生活中,种族隔离的阴影盘根错节。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种族隔离本身便存在着歧视性。”
1705677057
1705677058 总统与民权运动领袖召开会议引发的风波刚刚平息不久,埃莉诺便就有关难民救济工作问题又开始卷入一场与国务院的激烈争论中。9月中旬,她从总统咨询委员会的友人那里得知,在7月间还很容易得到的入境签证突然变得一落千丈。美国政治行动委员会经过整个夏天的据理力争,并在仔细审核名单、跟各种各样的代理机构谈判、查验宣誓书之后,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精心挑选的567人的名单,并附有各种必需的证明文件。签证程序本该从那时起自动加快,但是在程序的某个地方出现了差错。3个多月过去了,只签发了15份签证。
1705677059
1705677060 一项经过深思熟虑、目的为阻挠难民签证的政策即将出台。这项政策由国务院高层直接策划,负责难民事务的工作人员布雷肯里奇·朗恩部署实施。朗恩的工作性质被一位流亡学者称为“目标单纯,是可怕的政治武器工厂”。对于国务院想拒之门外的申请者,他成功地设计了一系列的阻挠策略,让这些人统统吃闭门羹。这一年初夏,朗恩给国务院官员詹姆斯·邓恩和小阿道夫·伯利发了一份秘密备忘录,其中清楚地讲明了他的计划:“我们可以延缓,并在一个临时阶段有效阻止一望无际的大批移民进入美国。我们只需通知我们的领事在审查程序中处处设障,要求提供额外的证明文件,并通过各种对签证发放实行再三拖延的公文报告等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
1705677061
1705677062 9月28日,总统与伦道夫、怀特、希尔等人进行会晤的第二天,埃莉诺给她丈夫写了一封愤愤不平的短信,信中叙述了令人不快的形势,“(詹姆斯)麦克唐纳先生(美国政治行动委员会主席)非常焦急,他想和你谈大约15分钟。他会到华盛顿来,而我已答应帮他一把,因为他感到他们的诚信受到了打击,还因为他觉得有些事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她在此很可能是指布雷肯里奇·朗恩明显的反犹太主义)。关于这些事他并不想写下来。他现在正请求安排会见。我正在想着这些可怜的人,他们随时可能死去,只求得到过境签证来到这里,而我真的希望你能尽快给出明确的答复。”
1705677063
1705677064 埃莉诺的便笺促使富兰克林与副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进行联系。“请告诉我,”总统写道,“为什么事情看上去的确有点混乱。我想我应当会见麦克唐纳。”韦尔斯在复信中建议总统先跟布雷肯里奇·朗恩谈谈。会议安排在10月3日中午。朗恩经过充分准备,讲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故事,以证明埃莉诺和她的朋友想让那些入境的所谓难民根本不是难民,而德国间谍却试图利用美国人的盛情好客达到他们的险恶用心。朗恩利用总统对打入难民队伍中的德国间谍的忧惧心理,设法让罗斯福相信国务院的预警政策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1705677065
1705677066 “我发现他(罗斯福)百分之百地同意我的意见。”朗恩洋洋自得地在日记里写道,“总统表示自己完全肯定这一政策,把那些带有任何有损美利坚合众国利益嫌疑的人拒之门外,无论谁为他们求情都不得网开一面。我满意地和他告别,心想,他全心全意地支持这项政策,它将有利于美国解决一切个人入境资格方面的所有疑虑。”
1705677067
1705677068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当总统与麦克唐纳会面时,这场斗争已注定失败了。罗斯福拒绝讨论即将面临的局势,只是翻来覆去讲述各种各样的故事,直到半个小时的会面时间逐渐耗尽。当麦克唐纳开始谴责和批评朗恩的时候,总统便警告他千万别“哭哭啼啼”。这次会见无果而终。
[ 上一页 ]  [ :1.7056770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