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679223
1705679224
当攻击行动开始时,军舰上的气氛更加紧张了。对于古代的海盗船而言,非洲从来没有如此的黑暗和神秘。海军史学家塞缪尔·莫里森上将评论说:当非洲大陆在那天夜晚展现在7万名年轻士兵面前的时候,这些生活在20世纪40年代的公民绝大多数对海洋一无所知。
1705679225
1705679226
更糟的是,士兵们的武器、弹药和装备负荷非常沉重,致使他们步履维艰,更不用说跑步向海滩进发了。有报道说其中一些军用背囊重达180磅。一位军官写道:“我意识到伟大的美国人民也许不会同意,自己的儿子在参战时没有类似于好莱坞明星加里·库柏那样的整套行头,但是我也知道他没办法带着这些行头在北非奋勇拼杀。”
1705679227
1705679228
事实上,一些士兵在登陆过程中被淹死,仅仅由于海浪打向他们时无法重新站稳脚跟。其余的士兵则与汹涌的海浪奋力搏斗,他们扔掉的物资越来越多。到了拂晓时分,海滩上到处都是被水浸透的军用包和被毁坏的装备。
1705679229
1705679230
如果总统知道伴随着美军登陆的是一片混乱的话,他会更加着急的。就这样,在那漫长的一天里,他紧张而严峻的眼神一次次地瞥向白宫的电话机,等待有电话来告诉他攻击已经开始。终于,11月7日,星期六,晚上将近9点时,电话铃响了,格蕾丝·塔利接了电话,告诉总统是陆军部打来的。
1705679231
1705679232
几年以后,当时总统去接电话的情景还栩栩如生地浮现在塔利的记忆里,“他的手颤抖着,全神贯注地听了几分钟,一言不发。”尽管险阻重重,但是幸运的曙光还是出现了。大西洋的波涛出奇的平静,第一批像潮水般登陆的部队损失极小。“感谢上帝,感谢上帝。”总统喃喃说道,“真是了不起,祝贺你们!伤亡相对较轻——大大低于事前的预料。感谢上帝。”他带着满脸微笑,放下电话把身子转向宾客们。“我们已在北非登陆,”他说,“伤亡比预料的要低。我们正在反击。”
1705679233
1705679234
欢欣鼓舞之余,总统起草了一份消息,向全国宣布美军已在北非成功登陆。索默维尔将军评述说:这是一个许多人翘首期盼的好消息,美国终于展开了大规模攻势,“美国正在挺进,这不是一个防御性的战略转移,不是一个局部战役,不是一个小规模的防御包围,而是实实在在地挺进,是我们所尝试过的规模最大的挺进。”乔治·马歇尔将军的妻子凯瑟琳当晚正在华盛顿体育场观看一场橄榄球赛,当总统的讲话在广播里播出时,她才突然醒悟为什么自己丈夫前一阶段异常忙碌了。在场的25000名观众听到总统的讲话欣喜若狂。凯瑟琳写道:“欢呼的人群就像奔腾的海潮,在长时间的激情呼啸中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巨浪。橄榄球员们围着球场中心翻跟头,倒立,全场一片沸腾……我们已经开始反击了!”
1705679235
1705679236
“事情就是这样!那些话语正是在11月7日星期六晚上9点飞快传遍了全国。”《新闻周刊》评论说,“美利坚合众国终于进行了大规模的反攻。在一个大多数公民不愿饱尝失败痛苦的国家里,这是可能发生的最好的消息了。全国上下,人们普遍感到:美国正在如过去常常表现的那样,向全世界一展雄风。”
1705679237
1705679238
“他们迫切地关注报纸、广播中有关北非战役的消息,”温斯顿·埃斯蒂斯在《家庭前沿》杂志中撰文说,“那些以往人们不敢讲出的地名,开始变得令人熟悉起来。他们挂起了地图,查找报纸上登出的军事行动照片。”战争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
1705679239
1705679240
正如四处奔涌的潮水一般,来自埃及前线的英国军队同样传来了捷报。罗斯福在托布鲁克沦陷后为英国提供的300辆“舍曼式”坦克发挥了强大威力,英国第八集团军在陆军元帅伯纳德·蒙哥马利的率领下,在阿拉曼终于打赢了战役,俘获德军3万人,隆美尔已全线撤退。埃莉诺注意到,在大不列颠全国上下,教堂纷纷敲响了胜利的钟声。丘吉尔告诉民众说:“现在,这不是结束,甚至还不是战争结束的苗头,但这也许是战争初期的结束。”
1705679241
1705679242
正当国人陷入陶醉时,斯蒂芬·厄尔利评论说:“天哪,为什么军方不在选举前就赢得这些胜利呢?”
1705679243
1705679244
其实,原定攻击北非的时间是不晚于10月30日的某个时刻,罗斯福模仿祈祷的姿势双手合十,向马歇尔提出:“请在选举日之前完成这件事。”可是当艾森豪威尔和他的指挥官们决定把行动推延到大选之后5天的11月8日,罗斯福闻讯一言不发,他对朋友们说,这个军事行动必须倚仗的是艾森豪威尔,而不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
1705679245
1705679246
国内的陶醉气氛并没持续多少时间,当政治干预出现后,登陆阶段伴随军事行动的运气便不那么好了。在登陆的那天晚上,罗斯福向北非的法国人发表了一篇广播讲话,“我们来到你们中间,去击退残暴的入侵者,他们会永久取消你们的政府自治权……我们来到你们中间只是想征服和彻底击败你们的敌人,老实讲,我们不想伤害你们一丝一毫。”
1705679247
1705679248
为了强调美国这次登陆是一次解放而不是入侵的理念,罗斯福在阿尔及尔的部下罗伯特·墨菲,准备安排让最近刚刚从一所德国人的集中营里逃脱出来的法国人亨利·吉罗德将军陪同美军一起接管北非。但是吉罗德将军却迟迟未能露面,墨菲只好转而求助于前法国海军总司令让-弗朗索瓦·达尔朗上将,他当时正好在阿尔及尔探望生病的儿子。在德国人入侵法国时期,达尔朗曾私下与德军里应外合,背叛祖国。而如今,他再次向强势屈服,同意与美国当局合作。尽管英国人不喜欢和一个法国维希派分子的代表谈判,墨菲和艾森豪威尔还是相信,达尔朗可以说服驻守当地的法国士兵加入盟军。然而在法国,以亨利·贝当元帅为首的维希政府却拒绝合作。“我们已经受到攻击,”他宣称,“我们将进行自卫,这就是我正在发布的命令。”夏尔·戴高乐将军从伦敦以“自由法国力量”的名义对达尔朗进行了辛辣的谴责:“美国可以付钱给叛徒,但不可以付出法国的荣誉。”他义正词严地说:“那些属于法国的荣誉应当完整地保留在我的手中。”
1705679249
1705679250
美军与达尔朗的交易在美国国内也受到了猛烈抨击,在自由主义者的圈子里谴责之声尤为激烈。弗雷达·柯奇韦在《国家》杂志上撰文说:“妓女们总是被利用,而很少被人爱,受到表彰则更为少有。”对于艾森豪威尔和他的指挥官们来说,减少与法国军队发生冲突是军事上合理的权宜之计,而这种做法现在却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是某种形式的姑息养奸。史汀生突然承认说:“为了立即让法国放下武器,那个交易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利益,但是与一个维希政府的成员打交道时所付出的牺牲相比,这些利益是微不足道的。”在华盛顿,亨利·摩根索中风了,“可怜的亨利倒下了。”史汀生说,“他差不多赞同放弃战争,他说自己对这场战争已失去了所有的兴趣。”
1705679251
1705679252
罗斯福被不断汹涌而来的批评浪潮激怒了,特别是因为这些批评来自于曾一直支持他的人。塞姆·罗森曼后来说,他从来没有见到总统如此深受政治攻击的影响,“和过去我所知道的任何其他时期相比,这段时期他对那些批评家们的怨气更重,更不耐烦。他是这样一心一意地反对法西斯主义和纳粹分子,因此当有人指责他不应当和在北非的一些前纳粹分子非法合作时,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那段日子他时而似乎被批评家们所困扰,大声地逐句朗读每一篇反对他的专栏文章,时而拒绝谈论一切有关北非的话题,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怡然自得地用餐,与玛莎公主一起驾车在乡间长途旅行。
1705679253
1705679254
由于焦躁不安,罗斯福决定在11月13日的周末搭乘夜班火车赶往海德公园。尽管他必须在星期一清晨就要返回华盛顿,但他知道自己襟怀坦荡,在他的旧卧室睡觉会让他心情放松,就像从前一样。在哈里和露易丝·霍普金斯夫妇、玛莎公主的陪同下,他度过了36个小时的休闲时间,吃早餐,在壁炉边谈话,给正在肺炎康复期的堂妹劳拉·德拉诺打电话,虽然那个周末在哈得孙山谷寒意袭人,他仍觉得已找到了自己要寻觅的那种温暖、安详以及平和的思绪。
1705679255
1705679256
他神清意爽地回到华盛顿,同意向新闻界发表一项澄清事实的声明,消除了许多批评意见带来的刺痛。“我已接受了艾森豪威尔将军为时局所做出的政治调停,”他说,“在美利坚合众国和大不列颠,以及所有其他盟国成员的民众都认为,鉴于过去两年所发生的一切,因而不应当与达尔朗上将有永久性的交往。我完全理解并赞同这种想法。目前暂时的安排……只是纯粹为减轻战斗压力而临时做出的权宜之计。”
1705679257
1705679258
与此同时,战地前线传来佳音,阿尔及尔人和奥兰人都已在盟军的控制之下。盟军的勇士们已将德国和意大利在天空盘旋的轰炸机驱逐出境,在卡萨布兰卡,尽管战斗激烈,但美军最终控制了他们的滩头阵地,拉巴特的巨大港口已经被占领,盟军正在集中攻打突尼斯。到11月14日,也就是攻击北非开始一周之后,轴心国的部队全线溃败。
1705679259
1705679260
历史学家们评论说,盟军在北非凯歌高奏,代表了超级军事力量的胜利,是盟军士兵手中充足的装备、武器和后勤保障的胜利。“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或许也会承认这个评价。他曾经说过:“哪怕最勇敢的人赤手空拳也会一事无成,最好的武器没有弹药也毫无意义。一场战役在正式开火之前,是由军需官们操作和决定的。”
1705679261
1705679262
“来自北非的消息给英国民众献上了一份厚礼。”埃莉诺在伦敦的专栏文章中写道,“那里处处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我们正在并肩作战!凯旋的消息使人民勇气倍增,传遍了一个又一个社团。利物浦沿岸和大街上的码头工人更是尽情欢呼,一位妇女说:‘上帝保佑吾民!但愿这是老希特勒走向灭亡的开始!’”
1705679263
1705679264
埃莉诺的访问行程即将结束之时,她的鞋底彻底磨破了,跟随她3个星期的女记者们看上去“快要累死了”,但是这次旅途远非“成功”二字所能概括。在伦敦,记者查莫斯·罗伯兹撰文说:“与其他曾经访问过英伦群岛的美国人相比,罗斯福夫人给英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真正的理解精神。”
1705679265
1705679266
围绕如何欢送埃莉诺回国还有更多的争论,丘吉尔和约翰·怀南特大使都认为,用南方航线的商务飞机送埃莉诺过于危险,她的访问旅程相当公开化,因此她的飞机可能成为德国人送上门的靶子。正当人们为此争论不休时,罗斯福最终一锤定音。他告诉丘吉尔,尽快将埃莉诺送回国,他需要她回家。
1705679267
1705679268
1942年11月17日,埃莉诺的飞机在华盛顿降落时,她看见站在迎候的汽车边的情报特工人员,当她很快地环顾四周,心里不禁一动,知道总统已挤出时间来接她。在走下舷梯时她眼圈发红,向丈夫张开双臂和他紧紧拥抱。“我真的看出来富兰克林很高兴见到我回来。”她在日记中语气肯定地写道,“而我仔细地盘算了一下如何很快地告诉并回答他的问题。后来我想他甚至阅读了我的日记,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还看了我写的专栏文章。”
1705679269
1705679270
就这样,在36年的婚姻生活之后,丈夫一个简单的姿态,给埃莉诺带来如此毫不掩饰的快乐,这不禁使她想到,虽然两人的婚姻中出现过阴影,她还是依然深深地爱着他,对罗斯福来说,总统很高兴看到她安然无恙、精神饱满地回到自己身边。他在给丘吉尔的电报中说:“我在机场看到她,发现她状态甚佳,并为她的访问中的每一个时刻激动不已。我十分感谢您和丘吉尔夫人对她照顾得如此周到。”
1705679271
1705679272
中午,埃莉诺和富兰克林在总统办公室一块吃了中饭。她骄傲地记录道:“我只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形之下才这样做。”她给他带来自己买来的礼物:一根伦敦德里出产的爱尔兰橡木棒,一罐苏格兰奶油酥饼。夫妇俩在一起谈了一个多小时。当晚,他俩又一起单独共进晚餐,埃莉诺与丈夫共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她的内心感受。她告诉丈夫,由于战争给英国本土造成的影响比对美国本土的影响更深,因此英国民众在我们之前就充分动员了每一位公民尽力保卫家园。特别是在动员妇女方面,美国只是刚刚起步。埃莉诺相信,妇女工作的领域将会不可避免地急剧扩大。在参观了英格兰的托儿所之后,她认为妇女就业的关键在于,应在美国建立起类似的服务机构,因为“如果不把照顾孩子的事情料理好,要想让妇女走进工厂是不现实的”。
[
上一页 ]
[ :1.7056792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