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689456
1705689457
“多么重要?我跟你说三个名字吧。”顾拜旦答道,“怀特、艾略特、吉尔曼。他们分别是康奈尔、哈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校长,都是斯隆的朋友,都提倡国际和平,都是奥运会的坚强支持者。”
1705689458
1705689459
“他们也参加了和平运动?”
1705689460
1705689461
“怀特和吉尔曼跟帕西和普拉特的关系很近,他们参加过好几次世界和平大会。”
1705689462
1705689463
二人继续谈着,圣克莱尔详细而深入地探究斯隆在早期的作用。这时顾拜旦揉了揉眼睛,深深地陷在椅子里。
1705689464
1705689465
“我知道时间很晚了,”圣克莱尔说道,“咱们快速回顾一下您考察普林斯顿大学的经过,还有你们刚刚建立合作时的情况。首先谈谈在斯隆家的事吧。”
1705689466
1705689467
1705689468
1705689469
1705689470
顾拜旦传 50
1705689471
1705689472
1705689473
1705689474
1705689475
1705689476
1705689477
1705689479
顾拜旦传 斯 隆
1705689480
1705689481
圣克莱尔请《小日报》的同事给他寄来一包资料,是威廉·斯隆的作品及学术事业。资料大都来自《纽约先驱论坛报》(New York Herald)在巴黎的档案、《纽约时报》,以及法国各家报纸上刊载的斯隆著作书评中的作者介绍。圣克莱尔读完这些资料,将斯隆的生平概括成稿,剔除了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工作,打算将其用在顾拜旦的传记中。
1705689482
1705689483
威廉·密里根·斯隆集奇才与通才于一身,他承父祖之志,是个爱国者,却性情豁达,没有国别偏见。1850年他出生于俄亥俄州里士满。他的父亲是一位苏格兰长老会牧师,曾担任三所大学的校长,是一位广受欢迎的系统神学教授,也是位杰出的演说家。深受父亲影响的斯隆小时候就对语言格外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很高。他母亲家族的社会地位则更高一些—祖上可以追溯到“五月花号”21上的成员,是大变革时期的元老人物。
1705689484
1705689485
斯隆的父亲才干突出,不久之后,他们一家就从俄亥俄州的小镇来到纽约。1855年,詹姆斯·伦维克·威尔逊·斯隆教士(Reverend James Renwick Wilson Sloane)就在加尔文派的大本营—第三改革宗长老会(Third Reformed Presbyterian Church)—开始布道。而少年斯隆则像一匹初登赛道的良驹一样,在曼哈顿的玛莎·华盛顿学院(Martha Washington Collegiate)精进学业。他兴趣广泛,门门功课出类拔萃,令他的父亲甚是欣慰,老师们也对他赞叹不已。在家人的鼓励下,他一路跳级,比同龄人早三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年仅18岁就以优异成绩学成毕业,获得文科学位。少年老成的斯隆回到俄亥俄州,在匹兹堡大学的纽维尔研究所(Newell Graduate Institute)教拉丁语,从此开启了一段学术生涯,并于日后在国际上为他赢得了广泛赞誉。
1705689486
1705689487
然而,斯隆的雄心壮志并不受限于俄亥俄州。1872年,怀着精益求精的渴望,他去了德国,在柏林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当时世界公认的两所顶级大学—继续学业。在柏林大学,他醉心研究历史,其德语和法语也达到了大学毕业生的水平。东方历史,尤其是中东地区的历史成了他新的兴趣点。他的才华引起了当时美国驻柏林公使乔治·班克罗夫特的注意,他请斯隆担任其私人秘书。不久之后,二人就合作完成了班克罗夫特的大作《美国史》(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的第十卷内容。除此之外,班克罗夫特还将斯隆带入了体育锻炼的世界,而此前斯隆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不管天气如何,班克罗夫特每天都会锻炼两个小时。虽然斯隆当时还很年轻,但他对美食情有独钟,身材早就走了样。他跟不上班克罗夫特的锻炼强度,但受他影响,有时也在健身房里举举重什么的,减了几磅肥肉。这些锻炼首次激起了斯隆对体育的热情,不是从事其运动,而是研究其历史。不久之后,他就开始研究起体育运动对社会团结和身体发育的影响,继而为他返美之后从事体育工作打下基础。
1705689488
1705689489
1875年,斯隆通过了毕业论文[《穆罕默德时代之前的阿拉伯诗歌》(Arabic Poetry before the Time of Mahomet)]答辩。他拿到了博士学位,随即准备回国。他早就打算赶在1876年美国百年国庆时回国,而在乔治·班克罗夫特的引荐下,普林斯顿大学为他提供了一份语言学助理教授的职位。在普林斯顿的第一年里,他一人教授三门语言课程—拉丁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还有一门玄学课程。
1705689490
1705689491
来到普林斯顿之后不久,他就与一位美丽的历史系学生坠入爱河。她叫玛莉·约翰斯顿(Mary Johnston),其祖父是戴维斯·约翰斯顿(Davis Johnston)上校,曾在乔治·华盛顿22麾下任职。其外祖父是大卫·埃斯佩(David Espey),是1775年殖民地会议的参会成员,而这次会议直接导致了日后《美国独立宣言》23的发表。在与斯隆的首次约会中,玛莉·约翰斯顿就对他说得很清楚,正是因为外祖父的遗传,只要责无旁贷,她就会起身反抗。很快二人就如胶似漆一般。他们俩都喜欢历史,对美国的未来有相同的看法。同年,斯隆在普林斯顿的贝亚德路20号买下25英亩土地,开始建造斯坦沃茨(Stanworth)别墅,第二年就与妻子入住其中。这栋石头建构的房子是由一家波士顿公司按照斯隆的要求设计而成的:一条维多利亚风格的华丽的长廊,其庭院由美国顶尖的景观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劳·欧姆斯特德24操刀。斯隆总是乐此不疲地向人炫耀他的房子,还常常乘坐前任房产主留给他的一驾旧驴车带着客人们游览庭院,观赏其茂盛的林地和广阔的草地。
1705689492
1705689493
19世纪80年代早期,斯隆已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多门语言课以及世界史课,成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周围的学者大都对美国日益兴盛的体育运动持反对态度。但斯隆抓住这个机会,在普林斯顿创办了体育机构,于1881年加入了运动顾问委员会(Athletic Advisory Council),三年后即被任命为主席。之后,他与学生代表、学校的运动队教练一起,一边制定体育比赛规则,一边保证学生的德育和智育不会被新兴的体育热潮所影响。
1705689494
1705689495
普林斯顿大学意识到斯隆的重要性及领导能力,于1883年正式聘任他为历史哲学教授。有了这个职位,他得以在欧洲四处走访并担任客座授课。几乎每个夏天,他都会出访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虽然大多数都是公务出差,但也能开展自己的研究。他的创作欲望与日俱增。1885年,他又接受了一个职位,担任《新普林斯顿评论》(New Princeton Review)的主编。借着这个文学评论的平台,他继续酝酿自己的写作梦。1888年,他的注意力转向法国历史。同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詹姆斯·伦维克·威尔逊·斯隆的生平及著作》(The Life and Work of James Renwick Wilson Sloane),追溯其学术历程,向父亲致敬。
1705689496
1705689497
除了与皮埃尔·德·顾拜旦合作,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之外,斯隆事业的另一面是他杰出的学术业绩。他的首部历史著作—《法国战争与革命》(The French War and the Revolution)出版于1893年,得到了伊波利特·丹纳的高度赞扬,称他为“最了解法国的外国人”。此后,斯隆的代表作随即而来:兼具权威性与娱乐性于一身的四卷本的大部头传记《拿破仑·波拿巴之一生》(Life of Napoleon Bonaparte)。这部书出版于1896年,但之前已经在《世纪杂志》(The Century Magazine)上分26期连载,而《世纪杂志》也成了斯隆最喜欢的发稿平台。
1705689498
1705689499
斯隆在普林斯顿一待就是近20年,随后他回到纽约,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担任颇负盛望的“塞斯·洛历史系教授”25一职,任教时间达30年之久。1904年,美国艺术和文学学会26成立,斯隆是其创始人之一。1920年,首任主席,同时也是斯隆的好友兼同事的威廉·迪恩·豪威尔斯27去世,斯隆担任了学会的第二任主席。他将自己对历史的热情传授给一届又一届学生,也相继出版发表了四部著作和数百篇文章。
1705689500
1705689501
斯隆与妻子共生育了两子两女。1928年,一家人共同庆祝了斯隆夫妇的金婚。该年11月,斯隆与世长辞。他的葬礼在纽约举行,大批仰慕者前来悼念,不论男女老幼,均对其称赞有加。《纽约时报》刊登了他的讣告。然而,讣告中却只字未提他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创立以及为此事打上体育道德的印记所做的长期而崇高的工作。
1705689502
1705689503
斯隆阅历丰富,通晓世故。他身材伟岸,却动作轻快,心脏像个小型发电厂一样能量无穷。他身高6英尺,体重240磅,但在每个认识他的人眼中,似乎总是不知疲倦。他谈吐睿智,热爱生活,浑身上下散发着魅力。他是个豁达的人,但在原则问题和道德问题上,总是严守底线,如有必要,不惜翻脸。他不避讳争议,随时可以凭其学识将对方驳倒。他若是喜欢你,或像对待顾拜旦那样,赞同你的目标,那么,他的友谊就会坚定不移,可为你赴汤蹈火。
1705689504
1705689505
◎◎◎◎◎
[
上一页 ]
[ :1.7056894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