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695683e+09
1705695683 然而,此时深深缺乏安全感的亚历山大开始变得有些偏执了,他坚信腓力的真实目的是“通过一场奢华的婚礼和重大的联姻”,把年轻的阿里戴奥斯立为继承人。且不说腓力是否真的会把马其顿王位传给一个智障儿,假如亚历山大真的相信那位卡里亚的地方君主抛出的是一场“重大的联姻”,那他显然已经不会理性思考了。可以肯定,他所设想的是,皮克索达洛斯在估量了马其顿王室各派系之后认为,政治前景更好的乃是阿里戴奥斯而非亚历山大。
1705695684
1705695685 这一推断必定加强了他原本就已深重的疑心。这也许还解释了,为什么他此时会派他的朋友、演员特萨罗斯(Thessalus)54带着另一提议,秘密前往哈利卡那索斯。他建议皮克索达洛斯不要理会弱智的阿里戴奥斯,而应反过来选亚历山大作女婿。即使作最善意的理解,这也是一次明目张胆的欺君犯上之举,而且完全可以解释成叛国行为。再者,倘若皮克索达洛斯接受了亚历山大的提议,他们的秘密协定必定很快就会公之于众。到时亚历山大要怎么办?他预计他父亲对此有何反应呢?会送来慈父般的祝福吗?
1705695686
1705695687 皮克索达洛斯显然以为自己误判了佩拉的局势,于是颇为兴奋地接受了新提议,想当然地认为这是腓力已经知晓并同意了的。从任何角度来看,亚历山大都要比他的异母弟好得多。但是,亚历山大的一个朋友菲罗塔斯(Philotas)也秘密参与了这些洽谈,同时他恰好也是帕美尼翁的儿子,于是就把亚历山大的计划告诉了他的父亲。对腓力一向忠心耿耿的帕美尼翁,立即向腓力报告了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国王勃然大怒,带上菲罗塔斯作见证人,55狂暴地训斥了亚历山大。普鲁塔克说,他“严厉斥责了他的儿子,痛骂他为人可耻,配不上他的高贵地位,竟然想要成为一个蛮族国王的女婿”。亚历山大小心谨慎地一言不发,而当时腓力似乎也没有对他个人采取什么直接的行动。
1705695688
1705695689 不过,他立马处置了亚历山大的朋友和帮手,其处置方式说明他嗅到了阴谋的气息,有必要采取措施来保卫他自己的地位。演员特萨罗斯逃到了科林斯。作为同盟的统帅,腓力要求立即将他引渡回国,于是这位可怜的演员便带着镣铐被送回了马其顿。(亚历山大后来释放了他,并让他充分发挥个人专长。)与此同时,一群后来在亚历山大手下获得声名和财富的人被驱逐出境,其中包括他的帝国财政官哈尔帕罗斯、拉古斯之子托勒密(传说是腓力的私生子)、克里特人涅阿尔科斯(Nearchus)、密提勒涅的厄里吉奥斯及其操波斯语的兄弟拉奥墨冬。56皮克索达洛斯一事充斥着矛盾和似是而非、半真半假的说辞,在其背后,人们可以感觉到有一场未遂的政变。如果这就是真相,那么腓力在这危急关头选择宽恕其子,其唯一可能的动机便是个人的爱——这份爱大概让他付出了王权和生命的代价。
1705695690
1705695691 腓力的所作所为似乎是为了妥协。他没有处决亚历山大的朋友,也没有动亚历山大一根毫毛。或许他觉得,远征波斯在即而且佩拉的权力平衡并不稳定,他不敢贸然进行一次大清洗。不管怎样,清洗行动对他都没有什么吸引力。有时候,他也会处决众所周知的反叛者,比如他的异母兄弟,这些人对他个人造成了直接的威胁,但是作为权力政治的一种特殊工具,恐怖统治不是腓力的风格。另一方面,此事最重要的后果无疑是国王公开表明了他在继位一事上的态度。现在已不存在支不支持亚历山大继承权的问题了。在腓力的纵容和默许之下,有关王太子非婚生的谣言再度沉渣泛起。更为不祥的预兆是,国王现在为他兄弟的儿子、温良但无大志的阿敏塔斯和他自己与奥达塔的女儿库楠妮安排了一场婚礼(参见上文第 27 页)。局势又一次变得对亚历山大很不利;随着克里奥帕特拉即将在一个月后生下第二个孩子,亚历山大的前途看起来真的是非常不妙了。57
1705695692
1705695693 对腓力而言,公元前 336 年 6 月表面上有着一个再好不过的开头。首先,波斯方面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说,宫廷中又爆发了一次新的政变,波斯大王在这场政变中被弑。政变的主谋又是大维齐尔巴戈亚斯,原因是傀儡国王阿尔塞斯似乎有想要独立自主的倾向。这最近的弑君举动彻底终结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直系血统,看起来波斯即将进入新的混乱和内战时期,因而也就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也缺乏意志和协作来抵抗一次蓄谋已久的进攻。正如后来事情的发展所证明的,这种前景有点过于乐观了。巴戈亚斯到处寻找既合适又听话的继承人,最后选定了一个名叫科多曼(Codoman)的王室旁系成员,此人现在便以大流士三世的名号登上王位。但要命的是,这一次狡猾的老宦官竟看错了人。新国王在军事方面有着傲人的记录(我们将会看到在伊索斯他曾让亚历山大吃了不小的苦头),明显要比可怜的阿尔塞斯坚强得多。不管怎样,他登基后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便是让巴戈亚斯喝下他自己曾让其他许多人服过的毒药——这开局第一招虽然有点让人不安,但好歹终结了潜在的宫廷阴谋(至少目前是这样)。不管后世有何严厉的评判,大流士三世绝不是一个可以低估的对手。58
1705695694
1705695695 与此同时,在马其顿的旧都埃盖,亚历山大的妹妹克里奥帕特拉与她的舅舅、腓力先前的嬖幸、伊庇鲁斯国王亚历山大的婚礼正在筹备之中。腓力打算借这场国家婚庆做一次华丽的——如果不是张扬的话——展示和宣传。总之,他想给希腊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觉得,他应当用一场恰如其分的宴会来回报他们,回报“他被任命为最高统帅的荣耀”。但是不仅如此,他还渴望向他们证明自己的善意,从而赢得他们真心的支持。他必须表明,自己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事暴君,而是一个文明而慷慨的政治家。
1705695696
1705695697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让各界名流云集埃盖。腓力从希腊召来了他自己所有的朋友,并且命令马其顿贵族也这么做。腓力以为,一旦客人来齐,剩下的只要交给他那盛大的宴会就行了。59他已经安排了一连串不间断的丰盛晚宴、公共比赛、音乐节庆以及“给诸神的豪华献祭”。腓力不惜一切代价,想让它成为真正令人印象深刻且难以忘怀的盛典。事实证明,它最终比任何人所能预见的都更加难以忘怀。60
1705695698
1705695699 在筹备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从腓力的角度看,这事来得真的太是时候了:国王年轻的妻子赶巧生了一个儿子。似乎是为了强调这孩子将来要做他的继承人,腓力以神话中阿吉德王朝的创立者卡拉诺斯(Caranus)为之命名。61不难想象,亚历山大对这一举动会有何反应。如今在宫廷中,他几乎陷于完全孤立的境地。在贵族旧部当中,只有安提帕特还可视作潜在的盟友,因为他“对其权势因帕美尼翁和阿塔罗斯而不断削弱愤恨不已,而且十分厌恶腓力僭称为神的做法”。62如果亚历山大不马上行动起来,那以后就来不及了。然而,当新郎一方从伊庇鲁斯到来时,亚历山大有了一个支持者,在他看来抵得过其他所有的人加在一起。在这关键的几个月里,腓力一直设法使亚历山大远离其母亲的直接影响。但他很难阻止奥林匹娅斯作为其兄弟婚礼上的宾客回到马其顿。63当亚历山大、安提帕特和前任王后最终再度碰面时,他们必定觉得有太多的事情要讨论了。
1705695700
1705695701 第一天的庆祝仪式进行得很顺利。会场上的来宾甚至比腓力之前所期望的还要多。不仅有私人朋友,而且还有来自包括雅典在内的重要的希腊城邦的诸多使节,他们向腓力赠送了荣誉金冠。雅典的使者宣布,“如果有人图谋反对腓力国王并且逃到雅典来避难,那他将会被遣送回来”。这是一句传统的套话,但事后看来,这句套话却有着一种不祥的预言性的寓意。国宴过后悲剧演员涅奥普托勒摩斯(Neoptolemus)的表演亦是如此。腓力命令他朗诵几段诗歌,要与当前的场合相宜,特别要与远征波斯以及预期中波斯大王的陨殁相关。涅奥普托勒摩斯选了一节诗(可能是出自埃斯库罗斯的一部已失传的悲剧),这一段讲述了由积金至斗和野心膨胀导致的命运。他朗诵道:“你有雄心万丈高,梦想着袤野稼穑丰饶……殊不知,自有人……让我们梦想难圆——死神,这多少凡人的不幸之源。”就像皮提亚神谕,这几行诗可以有不止一个的解释。64
1705695702
1705695703 第二天专门用来举行竞技比赛。破晓之前,剧场里就已经座无虚席了。而当太阳升起时,一支华丽的仪仗队伍列队整形,缓缓地走入会场。打头的是“十二尊神像,其雕刻之精湛、装饰之绚烂,足以让观众们心生敬畏”。紧随其后的是腓力本人的雕像,该雕像“有如神明”,作为不太吉利的第十三位神插到队伍中来。国王的希腊来宾开始明白了,这种宣传造势除阿谀奉承之外还有其他目的。人们可能会问,现在又是谁如此僭慢呢?可以肯定地说,现场没有人会忘记在奥林匹亚的腓力宫,很多人还会联想到树立在以弗所的阿耳特弥斯神庙中的腓力雕像。而这最新的举动的含义确实令人不安。
1705695704
1705695705 最后,腓力本人出现了,他穿着白色礼服,面带笑容地独自走在两个亚历山大——他的儿子和新女婿——之间。他此前已经下令,让近身护卫官远远地跟着,“因为他想公开表明,他有着所有希腊人的善意作保护,根本不需要什么长枪卫队”。当他在舞台入口处稍作停驻时,一个年轻人——本身正是一名近身护卫官——突然从披风中拔出一把短小宽刃的凯尔特剑,迅速向前奔去,把剑完全刺入腓力的胸肋,当场将其杀死。随后,他径直逃到大门口,那里有几匹马正等着他。现场霎那间陷入死寂,人们完全惊呆了。接着,一群年轻的马其顿贵族急忙去追捕刺客。刺客被葡萄藤根绊了一下,于是摔倒在地。当他正要爬起来时,追捕者赶了上来,用标枪击中了他。65
1705695706
1705695707 那些把剑从腓力身上拔出来的人看到,象牙剑柄上刻着一辆战车的图案,于是有人回想起腓力所得到的特洛福尼奥斯神谕⑪ ,该神谕警告他要“当心战车”。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要步行进场的原因,腓力也有他迷信的时候。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神谕和往常一样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益处。如今,他摊倒在尘土里,白色披风溅满了鲜血,他那宏伟的梦想已然破碎,就此遗落于世;尽管他已弃世不在,但他的雕像却依旧和其他众神比肩而立,既是人类虚妄意愿的见证,又是一种无声的嘲讽。66
1705695708
1705695709 刺杀腓力的人是国王近身护卫队中的一员,名叫保萨尼阿斯(Pausanias),来自域外王国奥瑞斯提斯。他即使不是王族成员,至少也是一名贵族。一两年前,67腓力为他非凡的青春俊美所吸引,把他带回来作情人。然而不久之后,国王便移情别恋,故而保萨尼阿斯对那位新人极为嫉妒,甚至把他称为“阴阳人”和放荡的小杂种。不过,在一次与伊利里亚人的战斗(公元前 337 年?)中,那个男孩(也叫保萨尼阿斯,真叫人晕头转向)为了救腓力牺牲了自己,证明了自己的男儿本色。这个保萨尼阿斯也是那位把侄女嫁给腓力的阿塔罗斯的朋友。
1705695710
1705695711 此事在宫廷圈子中引起了很大的愤慨,阿塔罗斯决定向挑唆者报仇。他选择的方式虽然野蛮而且让人作呕,但倒也有一点以其人之术还治其人的意味。他宴请保萨尼阿斯,将其灌得死醉。然后他自己以及所有的客人轮奸这个可怜的年轻人,轮奸之时其他人便在一旁观看,一边嘲笑,一边辱骂。最后,保萨尼阿斯被转到阿塔罗斯的马夫和骡夫的手中,他们用同样的方式来对付他,顺带还把他痛打了一顿。保萨尼阿斯恢复过来后,便跑到腓力那里控告阿塔罗斯。这使国王陷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我们只知道,他“和保萨尼阿斯一样对这种野蛮行为十分愤怒”,这或许是真的。但是,他没办法冷落阿塔罗斯,因为此人不仅是他的叔丈,而且刚刚被任命为小亚细亚先遣队的联合指挥官(公元前 336 年春,参见上文第 98 页)。克里奥帕特拉也为她的叔叔拼命地向腓力求情。因此,腓力就只是用各种理由敷衍保萨尼阿斯,或者(如果我们能相信查斯丁[Justin]的话)将此事当作一个玩笑,直至最后完全不理保萨尼阿斯的指控了。他希望大家能尽快忘掉这件事。可惜,事情并不如愿。68
1705695712
1705695713 这种同性恋情与报复的秽事乍一看并不能充分解释保萨尼阿斯刺杀腓力的动机,实际上我们的古代史料作者也不这么认为。他对国王的怨恨是合情合理的,但同时也是次要的。他真正的敌人是阿塔罗斯,但阿塔罗斯却很幸运地离开了马其顿。不管怎样,腓力说到底只是没有为他的前任情人主持正义而已。即使保萨尼阿斯最后确实是出于个人动机而刺杀腓力的,他也不太可能在没有其他人的主动帮助和怂恿之下就干出这种事来。他的怨恨极其强烈,而且尽人皆知,这就意味着他可以成为政治谋杀的绝好工具——至于现在谁具有最强的动机想让腓力出局,这同样不言而喻。69普鲁塔克说:“大部分人都归罪于奥林匹娅斯,理由是她曾给这位年轻人火上浇油,并挑唆他去做这件事。”正是她(查斯丁断言,“千真万确”)为刺客准备好马匹,以便他能快速逃离。实际上她随后的举动也表明,她不仅策划了谋杀其夫,而且公然引以为豪⑫ ——这可能是一种转移视线的手段,目的是让亚历山大免遭嫌疑,毕竟他才是保萨尼阿斯行动的最大受益人。
1705695714
1705695715 凶手的尸体被钉在一个公共绞刑架上,而当天晚上奥林匹娅斯却把一顶金冠戴在他的头上。过了几天,她把尸体取下,将其置于腓力的骨灰上焚烧,随后安葬在附近的一个坟墓中。每年的刺杀周年纪念日,她都会来这儿奠酒。她得到了保萨尼阿斯所用的剑,并且奉献给了阿波罗——以她的娘家姓密尔塔勒的名义。那时候,已无人再敢说三道四。
1705695716
1705695717 叛乱从未成功:原因何在?
1705695718
1705695719 因为倘若如此,无人敢称之为叛乱。
1705695720
1705695721 有其子必有其母:奥林匹娅斯也从不宽恕任何侮慢的言行,尤其是直接针对亚历山大的。而当她进行报复时,除圣经《旧约》中更加血腥的章节以外,其残暴程度少有其比。70当时,亚历山大本人不可避免也会招致广泛的猜疑。众所周知,克里奥帕特拉的新生幼子是对他王位继承权的严重威胁。而且保萨尼阿斯在向腓力控告无果后,就向王太子痛诉自己所遭受的暴行,亚历山大听他说完之后,引用了欧里庇得斯的一行谜一般的诗句——“嫁女的国王、结婚的王子和出嫁的公主”;这可以理解为他在挑唆保萨尼阿斯去谋杀阿塔罗斯、腓力和克里奥帕特拉。71
1705695722
1705695723 现代学者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补充少量的细节。如果亚历山大要策划一次政变(在他强悍的母亲的帮助和鼓动之下),这正是他最好的时机。帕美尼翁和阿塔罗斯连同他们的众多封建依附者恰好远在亚洲。再者,来自希腊所有重要城邦的使节都适逢其时地齐聚埃盖,一同参加此次婚礼。假如腓力死了,他的继任者能否立即赢得广泛认可就非常关键。这种认可不仅要有马其顿的,同时也要有外国的。因为如果成为同盟的领袖,远征亚洲的最高指挥权就会移交到他的手中。这正是赚取支持的绝好时机。72安提帕特在主持继位一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提示我们,他同样深深卷入了此事。
1705695724
1705695725 刺杀事件本身有一些很有趣的特点。那三位追捕并杀死保萨尼阿斯的年轻贵族——佩狄卡斯、列昂那托斯(Leonnatus)和安德洛美涅斯(Andromenes)之子阿塔罗斯——全都是亚历山大的亲密好友。列昂那托斯与佩狄卡斯(和保萨尼阿斯一样)同属奥瑞斯提斯贵族,而阿塔罗斯则是佩狄卡斯的妹夫。最近有人提出,73腓力之死实际上(如同亚历山大随后宣称的那样)是域外王国那些不满的密谋者们策划的,他们担心国王的新婚会彻底消除他们在宫廷中的影响力。毋宁说,就全部证据而言(特别是亚历山大个人与奥瑞斯提斯贵族团体的亲密关系),无论是谁策划的,这次的谋杀案都狡猾地利用了域外王国的愤恨,从而达成了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一个众所周知对阿吉德王朝满怀怨恨的人自然要安全得多,这种人,日后还可以认定他具有真实或臆想的、代表高地势力篡夺王位的企图。最好的宣传就是最接近真相的宣传。有此意图的人不难发现:作为腓力王国的失势的——且有一半伊庇鲁斯血统——继承人,亚历山大正是这种潜在的谋反行动的天然首领。
1705695726
1705695727 根据这些事实,我们或许可以猜想刺杀腓力是如何策划和执行的。74依旧对所受暴行怨恨不已的保萨尼阿斯可能和奥林匹娅斯接洽过,而且得到允诺说,如果他愿意与奥瑞斯提斯的三个族人一同刺杀国王,他就能获得高官厚禄。奥林匹娅斯随后将负责为他们四人准备好马匹。75但是,保萨尼阿斯显然并不知道他的同谋者们、亦即亚历山大的亲密好友们真正要起的作用是什么。他们的任务不是干掉腓力,而是杀他灭口。他知道得太多了,而一旦完成使命,他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在他死后,宣传机器便可以立即开动起来。杀死保萨尼阿斯可谓整个计划的关键一步。76
1705695728
1705695729 间接证据不会构成有效的证明,但是曾经有人因为比这里更弱的证据而被吊死过。这里的动机非常强烈,而机会千载难逢。事实上毋庸置疑,亚历山大“是通过弑父而成为国王的”。77当然,一旦他登上王位,所有对他罪行的怀疑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其原因不难理解。常言道,一有百有;何况腓力现在已是人死不能复生。大多数人宁愿对他们所知道或怀疑的事情保持沉默,并转身投向新政权的怀抱。国王已死,国王万岁。
1705695730
1705695731 ① 切斯特菲尔德伯爵(Lord Chesterfield,1694—1773),英国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有《诫子书》(letters to his son)传世,影响颇为广泛。
1705695732
[ 上一页 ]  [ :1.7056956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