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17548
弟所患为肺管微丝泡,舒缩之力,不能完全,此在今日医术中,尚无治疗之方,然诚能善于摄养,或好天时,或善地时自调停亦不至遽患伤生,惟不能任事矣。余之生死观,略异于公,谓一死则泯然澌灭耳。然一时尚存,尚有生人应尽之义务,于此而不能自尽其职,无益于群,则顽然七尺,虽躯壳犹存,亦无异于死人。无辟死之法,而有不虚生之责,孔子所谓君子息焉,死而后已,未死则无息已时也。公谓何如?此缄初作在腊底,雷雨时行,继以积阴,凡二十日,无一日晴。此在去岁时,必阁笔枯坐矣,今犹能作此数纸,可知稍愈于前矣。尤有病间时公读此,亦可稍慰,各努力自爱,不布所怀。布袋和尚。”(光绪三十一年一月十八日黄公度《与饮冰主人书》)
1705717549
1705717550
先生得黄公度逝世噩耗后,痛悼异常,当即在《饮冰室诗话》里记其事说:
1705717551
1705717552
“二月二十八日,忽得噩电,嘉应黄公度先生遵宪既归道山。呜呼痛哉!今日时局,遽失斯人,普天同恨,非特鄙人私痛云尔。吾友某君,尝论先生云:‘有加富尔之才,乃仅于诗界辟一新国土。天乎?人乎?’深知先生者,必能信此言之非阿好也。
1705717553
1705717554
先生治事,文理密察之才,以吾所见国人多矣,未有一能比也。天祸中国,蹉跌之数十年,抑亦甚矣;乃更于其存亡绝续之顷,遽夺斯人,呜呼!何一酷至此极耶?
1705717555
1705717556
先生著述百余万言,其数年来与鄙人通信,则亦十数。壬寅本报中所载师友论学笺,题东海公、法时尚任斋主人、水苍雁红馆主人者,皆先生之文也。其他述作,或演国学,或箴时局,一皆经世大业,不朽盛事,鄙人屡请布之,先生以未编定,不之许也。呜呼!先生所以贻中国者,乃仅此区区而已耶?天道无知,夫复何言?
1705717557
1705717558
先生平生所为诗,不下数千首,其赠余诗仅二。畴昔以自居嫌疑之地,不欲布之,今者先生已矣,仇先生者亦可以息矣。‘平生风谊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呜呼!吾安得不屑涕记之?”〔《合集·文集》之四十五(上)第八十四——八十六页〕
1705717559
1705717560
以后先生在宣统元年为撰《嘉应黄先生墓志铭》一篇,里面记他的事迹和学术,都很详细。有一段述两人的交谊情形说:
1705717561
1705717562
“某以弱龄,得侍先生,惟道惟义,以诲以教,获罪而后,交亲相弃,亦惟先生咻噢振厉,拳拳恳恳,有同畴昔。先生卒前之一岁,诒书某曰,国中知君者无若我,知我者无若君。”〔《嘉应黄先生墓志铭》,《合集·文集》之四十四(上)第六页〕
1705717563
1705717564
六月,重编本《饮冰室文集》出版,此书较何擎一之前辑本材料增多,至乙巳年夏季。前辑本用编年体,此书则分类汇辑,每篇题下注明年份,以便检阅。(参考本书凡例)
1705717565
1705717566
八月,清廷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遇炸于车站以后,延至十一月始再成行。张季直《啬翁自订年谱》里论述这次考察宪政事件的原委和经过说:
1705717567
1705717568
“八月,政府遣五大臣考察欧洲各国宪法,临行炸弹发于车站,伤毙送行者十余人。是时革命之说甚盛,事变亦屡见。余以为革命有圣贤、权奸、盗贼之异,圣贤旷世不可得,权奸今亦无其人,盗贼为之,则六朝五代可鉴。而今世犹有外交之关系,与昔不同,不若立宪可以安上全下,国犹可国,然革命者仇视立宪甚,此殆种族之说为之也。……十一月,宗室载泽、端方、戴鸿慈、尚其亨、李盛铎等复出洋考察宪法。先是铁良、徐世昌辈于宪法亦粗有讨论,端方入朝召见时,又反覆言之,载振又为之助,太后意颇觉悟,故有五大臣之命。既盛宣怀倡异议,袁世凯觇候风色不决,故延宕至三月之久,重有是事也。”(《啬翁自订年谱》卷下第十八页)
1705717569
1705717570
日俄战争停止后,清朝亲贵中一些人也附会风气,标榜维新的倾向,其中尤以端方主张最力,所以才有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的事。当日端方频以书札与先生往还。计秋冬间先生为若辈代草考察宪政,奏请立宪,并赦免党人,请定国是一类的奏折,逾二十余万言。先生在给徐佛苏的一封信里,曾略言其事:
1705717571
1705717572
“尔来送生活于海上者二十余日,其间履陆地者,不过三十余小时。公闻当亦大讶其行踪之诡秘耶。公前周间所惠书,今日始得见,亦此之由。所示秘事,闻之甚喜,惟在内任此事之人,因前此曾与一二它省人共事,颇蒙损害,故非彼稳知者,不欲共焉。今当以书与彼,得彼许可,乃能定也。又顷欲俟彼出洋者,复命后消息如何乃图之,故得彼复书后,亦正不迟也。
1705717573
1705717574
近所代人作之文,凡二十万言内外,因钞誊不便,今仅抄得两篇,呈上一阅,阅后望即掷返。此事不知能小有影响否,望如云霓也。(诸文中除此两文外,尚有请定国是一折亦为最要者,现副本未抄成,迟日当以请教。)顷新归百事积阁,须以一礼拜之力,方能了之,故现在未能约公来谈,届时当相约也。(此文请万勿示一人,阅毕望即用书留寄返。)”(光绪三十一年《致徐佛苏先生书》)
1705717575
1705717576
又同书徐佛苏[18]跋注说:
1705717577
1705717578
“此函系乙巳年发,所谓此文万勿示人者,系梁先生代清室某大臣所作之考查宪政之奏议也。所请余告秘事者,即当日某督有奏请立宪及赦党人之秘奏也。”(光绪三十一年《致徐佛苏先生书》徐氏跋注)
1705717579
1705717580
八月,中国同盟会于日本东京成立,举孙中山为总理。
1705717581
1705717582
十月,同盟会主办的《民报》出版。《民报》从第一号起,便宣布同梁启超宣战,从此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日益严厉。
1705717583
1705717584
先生是年著述中,有《德育鉴》、《节本明儒学案》两书,前者是《论公德》、《论私德》两篇文章之作,为《新民丛报》第二次临时增刊,后者是先生十年来读《明儒学案》时节钞之有得部分,多属治心治身之要。两书均印有单行本。
1705717585
1705717586
散文方面其论时事者,有《读今后之满洲书后》、《评政府对于日俄和议之举动》、《再评政府对于日俄和议之举动》、《日俄和议纪事本末》、《关税权问题》、《记东京学界公愤事》、《自由乎死乎》、《自由死自由不死》、《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九篇,此外有《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中国民族之观察》、《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记越南亡人之言》、《世界将来大势论》数篇。
1705717587
1705717588
[1]紫珊,冯镜如字,《新民丛报》发行人;为之,姓黄,《新民丛报》社股东之一。
1705717589
1705717590
[2]念劬,钱恂。
1705717591
1705717592
[3]汤志钧注,“书中缺字,系用墨色所涂,疑为原有而经吴君遂抹去者。”
1705717593
1705717594
[4]徐、欧,即指徐勤、欧榘甲。
1705717595
1705717596
[5]欧榘甲所撰,后辑成《新广东》一书出版,署名太平洋客。
1705717597
[
上一页 ]
[ :1.7057175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