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17798
1705717799
“夫子大人函丈:顷得由瑞典来电,知前电已达,已即告香港同人将印改正矣。其会章日间当草拟呈正。顷欲在内地别开一会,不与海外同一体。惟两会皆由吾等主持,似此办法,似较适当。内地之会专以实行监督政府,且赞助当道之改革为主,不注重筹款。其款惟求取充会中费用而止,故财权(仍自监督之)不必自握之。(所以必与海外之会分办者以此,若合办则海外事,内地人必将强欲与闻,我不许之,更生意见。)现最初发起者,则秉三、楚卿、孺博、张季直、郑苏厂、杨晢子等,而先生及弟子皆不出正名,惟暗中主持耳。初办时人数不欲甚多,惟须皆有才力者。根基既定,乃徐图扩充,先生谓何如?现会名会章皆未定,日间当会集一次决之,弟子或到上海度岁也。子培先生(因放安徽提学到日本游历)数日前相见,曾畅谭两夕,念先生无已。弟子询以有何言相告,彼云愿先生爱惜精神,且多求新智识云。彼闻先生已二毛,叹惜良久。彼顷亦(神气)稍颓唐,然志固壮也。与彼论人物,彼推秉三并时无两,余皆少所许可。匆匆奉禀,即请道安。”(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五日《与夫子大人书》)
1705717800
1705717801
十二月二十日,先生致蒋观云书,商组党事,并言保皇会已改名为帝国宪政会:
1705717802
1705717803
“示敬悉。弟所谓机关者,正如先生教,舍政党无他道也。此宜从事久矣,然时机久不至,今则更斯须不容缓,先生有是志,国之福也。窃以为发轫伊始,党员不必求多,而分子务须极良。若先生与秉三、晢子共发起之,弟随其后,各举所知,斯亦可以得一甚坚之团体。最初之分子良,则发达可计日而待耳。先生谓何如?秉、晢两公日间颇有意枉过敝寓,若先生以年假之隙,能同来一游,即商定崖略,最幸。否则弟当东上一就教也。弟顷假居邦人之一废园,去神户可八十里。长松千株,临海一小楼,风景殊幽绝,先生能(偕秉、晢二公)一过之,固所愿也。(顷所居者为兵库县须磨村怡和别庄,乞照此通信。)
1705717804
1705717805
海外之保皇会,今已改名‘帝国立宪会’。(南海拟改国民立宪会,秉三主改此。)将来我党若成,此亦可为应援也。知念并告。”(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廿日《致蒋观云先生书》)
1705717806
1705717807
十一月一日(12月16日),东南各省绅商成立预备立宪公会于上海,推郑孝胥、张季直、汤寿潜为正副会长。张謇《啬翁自订年谱》里记其事说:
1705717808
1705717809
“郑孝胥同议设预备立宪公会,会成,主急主缓,议论极纷驳。余谓立宪大本在政府,人民则宜各任实业教育为自治基础,与其多言,不如人人实行,得尺则尺,得寸则寸。公推孝胥为会长,寿潜与余副之。”(《啬翁自订年谱》卷下页二十)
1705717810
1705717811
是年十二月间,杨晢子度主持之《中国新报》[8]与何天柱主持之《学报》[9]相继出版,先生有《新出现之两杂志》一文评述之。
1705717812
1705717813
自上年十月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在东京创刊后,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展开了大论战。本年四月五日(4月28日)《民报》第三期发行号外,就两派的论争提出十二个问题,号召辩论。从此,两派论争日益激烈。
1705717814
1705717815
立宪派的言论机关以《新民丛报》为代表,革命派的言论机关以《民报》为代表,针锋相对,壁垒森严。论争一直延续到一九〇七年。当时,好事者且将双方之言论合刊问世,名之曰《立宪论与革命论之激战》。是年先生所作政论文章甚多,其中《开明专制论》之第八章第一节《论今日中国万不能行共和制之理由》和《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两篇,为最重要,当日先生曾合刊该两文为《中国存亡一大问题》,印单行本万册行世。读了这两篇文章,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先生这时候的政治主张,是反对种族革命,主张政治革命。此外,先生所作辩论文章还有多篇,如《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本报之驳论》、《暴动与外国干涉》、《杂答某报》、《中国不亡论》、《现政府与革命党》、《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等,但是所言虽多,其大纲要点,总未溢出前论原则范围之外。
1705717816
1705717817
1705717818
1705717819
1705717821
梁启超年谱长编 一九〇七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三十五岁
1705717822
1705717823
是年三月,新民丛报上海支店与时报馆同时被火。六月,四子思忠生。七月,《新民丛报》停刊。八月,清廷颁设立资政院上谕。九月,有设立谘议局上谕。同月,政闻社成立于日本东京。十月,《政论》出版,同月李苾园端棻卒。
1705717824
1705717825
二月,先生著《国文语原解》一书成,为《饮冰室丛书》之一,由《新民丛报》印单行本行世,该文共四十八条,九十七文,先生自谓不过触手举例,盖以存研究之一得,并非有系统的著述。当时他曾致书请序于蒋观云,抄之以见编著此书的缘起:
1705717826
1705717827
“兹专有请者,弟于数日来偶翻《说文》,札记数十条,名曰《国文语原解》,以今日时局之艰,而乃耽治此不急之务,良可愧赧。然既已为之,则亦欲过而存之,敢以原稿就正于先生,视其有发表之价值否?又其中有误谬之点否?乞为纠正。国学萎微之今日,其在此间人士,非先生无以教之,若谓可发表,则请赐以序言(不拘长短),以为光宠,不胜翘企。弟于此学幼而好之,然固匪有心得,近年抛弃已久,益以荒落,东中士夫其粹于此者,惟章太炎,然以政见歧殊,久不闻问,先生能居间以就正于彼,(若太炎肯为叙,亦学问上一美谈。)尤所愿望。政见与学问固绝不相蒙,太炎若有见于是,必能匡我不逮,而无吝也。”(光绪三十三年二月《致蒋观云先生书》)
1705717828
1705717829
这时南海先生运动党事于美洲,他在二月二十六日给先生的信里讲到进行各事的情形。
1705717830
1705717831
“任弟览:前在伦敦复书,命汇之万元,不料美中存款为张孝等借去,致不能拨,及我来美,则有数大事相迫而来。惠伯不肯挪路款,十电来美,墨、欧请发十二万,不得不拨之,遂发九万。庇能、米绞与蔡氏全顶(不顶则大败,顶则自操全局),不顶则蔡氏已支过六万元,故迫于必顶,遂支美银六万(华银十二万)。
1705717832
1705717833
一、商会派息,须支数万。
1705717834
1705717835
一、墨中承得电车(长八英里,有非常大利)须拨三十万元。
1705717836
1705717837
以上四事,皆即已拨款。合前港中代收支各数,凡十余万,及去年办货款,遂存无几矣。而墨地之当买尚另计,故与宜甫商(日本)炒地件亦不以为极佳,故不复汇也。
1705717838
1705717839
1705717840
一、墨地大溢利,吾去年以五百买之一博洛,今卖得八千,所获几廿倍,顷更待万数乃卖,计可卅余万,若开电车尚不止此,得此全局皆能支持矣。诚幸事也。今吾为商会做十万,为广智《时报》各做万,广智从此可以稍纾矣。(今每股溢利千元,年尾不止对倍。)
1705717841
1705717842
一、为汝做墨银行商会合万金,今汝可从容。闻《新民报》已止,汝专学耶?抑来欧耶?汝可告我,为汝筹定,今汝月费须几何,吾欲为汝筹定之(月二百抑三百乎)。今汇回二千元,可查收,即以兼支各学费可也。
1705717843
1705717844
一、在此再开大开宪政会,会已议定月捐人一钱八分,未知能行否。若果能得半,则五万之款亦易筹也。复问任弟动定。二月二十六日。”(光绪三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康南海《与任弟书》)
1705717845
1705717846
二月三十日,清廷法部尚书戴鸿慈为法部与大理院权限事,曾致书请教于先生,这也是一件值得记录的事。
1705717847
[
上一页 ]
[ :1.7057177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