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18258
[12]次帅,指赵尔巽,字次珊。
1705718259
1705718260
[13]凤凰,指熊希龄,他是湖南凤凰县人。
1705718261
1705718262
[14]某君,指杨度。
1705718263
1705718264
[15]梁到上海时间,据原“初稿”本批注:“到沪系四月二十三,五月五日即返日本,仍寓须磨,与潘若海同行。”和梁词《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同。
1705718265
1705718266
[16]《报知》,日本矢野文雄等在东京出版的一日报。
1705718267
1705718268
[17]张公,指张人骏,直隶丰润人,7月4日,继岑西林为两广总督。
1705718269
1705718270
[18]丙午,应作丁未。
1705718271
1705718272
[19]丙午,应作丁未。
1705718273
1705718274
[20]丙午,是丁未之误。
1705718275
1705718276
[21]寿州,指孙家鼐,孙系安徽寿州(今寿县)人。
1705718277
1705718278
[22]孙中堂,即孙家鼐,字燮臣,安徽寿州人,状元,授大学士衔。
1705718279
1705718280
[23]此函内有“前日为腊月二十五日”语,故似当为二十七日写。
1705718281
1705718282
[24]龟山,宋人杨时,人称龟山先生。此喻杨度。
1705718283
1705718284
1705718285
1705718286
1705718288
梁启超年谱长编 第五册
1705718289
1705718290
一九〇八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一九一〇年(宣统二年庚戌)
1705718291
1705718293
一九〇八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 三十六岁
1705718294
1705718295
正月,政闻社本部迁上海,由总务员马相伯、常务员徐佛苏等主持之。三月,计划开办中之《江汉日报》与江汉公学,以经费困难,暂缓开办。七月,清廷谕令查禁政闻社。十月,光绪帝与西太后先后崩逝,溥仪嗣位,醇亲王载沣以摄政王执政。是岁,海外事业皆濒危机中。
1705718296
1705718297
正月二十六日,先生三十六岁诞辰,有诗两首,读了可见先生当时的感慨和抱负:
1705718298
1705718299
“虚牝黄金强自宽,蹉跎三十五年间。春华冉冉驹奔隙,吾道悠悠羊触藩。颇悔文章难用世,永怀君国且加餐。儿曹漫祝今年健,试与摩挲髀肉看。
1705718300
1705718301
一出修门已十秋,黄花见惯也应羞。无穷心事频看镜,如此江山独倚楼。何处平芜下秋隼,却怜沧海着沙鸥。中年百岁君休问,哀乐中年未易收。”〔《合集·文集》之四十五(下)第三十五页〕
1705718302
1705718303
(一)政闻社本部之迁沪
1705718304
1705718305
政闻社本部于正月从日本东京迁往上海,由总务员马相伯、常务员徐佛苏等主持其事。二月一日,该社在沪开招待会,宴请沪上学界,报告该社宗旨和成立经过。是时适有日本轮船二辰丸以私运军火为粤督扣留案发生,该社曾致电粤当局请始终坚持,并参加两广同乡大会,讨论应付办法,但是结果仍由中国赔偿损失了事。该社社报记致电粤督的事说:
1705718306
1705718307
“二月八日,本社开社员谈话会于编辑所,公议电争第二辰丸事。电文云:粤督大人钧鉴,辰丸事公据约捕收,薄海称快,东报虽强辩,亦认捕船地为我领海,不力争将变领海为公海,且失国家自卫权,乞始终坚持。”(光绪三十四年二月《政论》第四号页十一)
[
上一页 ]
[ :1.7057182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