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18208
一、公为总理,而山东人侯君雪舫(名延爽,癸卯进士、法部主事,与次帅有旧)为监督,公若在鄂能躬亲各事,固最善,若不能则挂虚名,一切委诸侯君亦得。此君乃北方之强,社中一重要人物也。
1705718209
1705718210
一、经费:有此间豪商吴锦堂者,每年捐一万元,其开办费现虽无着,尚有台湾林君者极热心故国,而崇拜吾党,弟拟亲往运动之,当有所得。初办时拟先租屋为校舍,则万元以内之开办费已足,若办有成效,以后募建筑之费当易。
1705718211
1705718212
一、教习:东洋学生一部分人才不乏,西洋学生则欲以薛仙洲、罗昌二人领之,再由彼辈联络其余。
1705718213
1705718214
一、发起人:拟遍请通国名流为之,各就所知函请,弟处可运动者数十人,公亦当从事运动。
1705718215
1705718216
一、公以总理名义领衔呈次帅,请其存案,并请酌拨官款,不拘多少,又请指拨一官地为将来建舍之用。
1705718217
1705718218
一、开办费及常年费公与弟分担运动,或弟独力能支则可不劳公。
1705718219
1705718220
以上条件,谅公必可遵行耶。要之,以公来此间一就商为妙,上海、神户不过三日程耳。一党进行方针,即全国命脉所系,非我二人再协商一次,则彼此终多间隔也。再者,闻龟山[24]在湘于吾党颇致微词,弟诚不料其如此,彼濒行时尚与弟抵足作竟夕谈,极陈将来联络之法,今反相挤,使双方社员间生出一重恶感,弟甚为龟山不取也。以现在情形度之,两团体殆难遽合,而我公举足左右,便有轻重,公与龟山之关系固不能脱离,但愿公于吾社益加深厚而已。此中曲折,非笔墨所能罄,故望公之来,如望岁也。社中经济基础,略有眉目,人才亦颇不乏,所缺者在内总揽全局之人耳。此事非公莫任,故公之来,实本社生死问题所关,公若不来,怒公者非止弟一人而已。”(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致熊秉三先生书》)
1705718221
1705718222
是年十月十二日前礼部尚书贵筑李苾园端棻卒。次年先生为撰墓志铭一篇,原文见饮冰室文集。
1705718223
1705718224
先生是年为文甚少,其重要者《新民丛报》内驳革命论的有《现政府与革命党》、《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两篇,《政论》内论国会问题的有《政治与人民》、《政治上之监督机关》两篇,此外有《社会主义论序》、《闻东京留学界与监察员冲突事有感》等数篇。
1705718225
1705718226
此外先生于腊不尽二日有感怀诗两首,读了可见先生当时的感想和怀抱。
1705718227
1705718228
“腊不尽二日感怀
1705718229
1705718230
泪眼看云又一年,倚楼何事不凄然。独无兄弟将谁怼,长负君亲只自怜。天远一身成老大,酒醒满目是山川。伤离念远何时已,捧土区区塞逝川。
1705718231
1705718232
其夕大风雨彻夜不寐重有感
1705718233
1705718234
三十年前心上事,为谁千转入中肠。学裁春胜同依姊,泥索年糕各唤娘。此日天涯空涕泪,他年夜雨莫思量。却缘诗梦翻无寐,送我何由致汝旁。”〔《合集·文集》之四十五(下)第三十五、三十六页〕
1705718235
1705718236
[1]美、檀三报,指在美国纽约的《维新报》、在旧金山的《文兴报》和在檀香山的《新中国报》。这都是改良派在各地参与和革命派论战的报纸。
1705718237
1705718238
[2]麦仲华(1876—1917),字曼宣,号曼殊主人,广东顺德人。康同薇(康有为长女)的夫婿,麦孟华之弟。
1705718239
1705718240
[3]少怀,法部尚书戴鸿慈字,广东南海人。
1705718241
1705718242
[4]本初,东汉袁绍字,此指直隶总督袁世凯。
1705718243
1705718244
[5]袁、端、赵,即袁世凯、端方、赵尔巽,他们当时附和君主立宪。
1705718245
1705718246
[6]醇王,载沣,光绪帝的弟弟,军机大臣。
1705718247
1705718248
[7]泽公,载泽,皇族,奕劻内阁的度支大臣。
1705718249
1705718250
[8]《中国新报》,在东京出版,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并参与和《民报》论战。
1705718251
1705718252
[9]《学报》,刊于东京,何天柱叙云:“报名《学报》,不涉政治。”梁启超说:“《学报》者,可谓中国学术上报章之先河也。”
1705718253
1705718254
[10]山阴尚书,指浙江山阴人、刑部尚书葛宝华。
1705718255
1705718256
[11]侣笙,《新民丛报》发行人陈国镛字。
1705718257
[
上一页 ]
[ :1.7057182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