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22395e+09
1705722395
1705722396 “宝贝思顺:十二月十二日的信收到了,欢喜得很。我现在还在南京呢。今日是护国军起义纪念日,我为学界全体讲演了一场,讲了两点多钟。我一面讲,一面忍不住滴泪。今把演稿十来张寄给你。我后日又要到苏州讲演,因为那里学生盼望太久了,不能不去安慰他们一番,但这一天恐怕要很劳苦了。我虽然想我的宝贝,但马尼拉我还是不愿意去,因为我不同你妈妈,到那里总有些无谓的应酬,无谓的是非,何苦呢?我于你妈妈生日以前,一定回到家,便着实休息半年了。”(民国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与思顺书》)
1705722397
1705722398 先生是冬在东南大学所讲原题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后来因病,所以于汉以后部分尚付阙如。此项讲义经先生整理后,成《先秦政治思想史》一书。其自序中述著该书之缘起及经过甚详,兹录于下:
1705722399
1705722400 “启超治中国政治思想,盖在二十年前,于所为《新民丛报》、《国风报》等,常作断片的发表,虽大致无以甚异于今日之所怀,然粗疏偏宕,恒所弗免。今春承北京法政专门学校之招,讲先秦政治思想,四次而毕,略赓前绪而已。秋冬间,讲席移秣陵,为东南大学及法政专门讲此本讲义,且讲且编,起十月二十三日,讫十二月二十日,凡两阅月成。初题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分序论、前论、本论、后论之四部,其后论则自汉迄今也。中途婴小极,医者谓心脏病初起,既有征矣,宜辍讲且省思虑,不则将增剧而难治。自念斯讲既已始业,终不能戛然遽止,使学子觖望,卒黾勉成之。幸病尚不增,能将本论之部编讲完竣,其后论只得俟诸异日矣。因所讲仍至先秦而止,故改题今名。启超讲述斯稿之两月间,以余力从欧阳竟无先生学大乘法相宗之教理。又值德人杜里舒博士同在金陵讲学,而张君劢董其译事,因与君劢同居,日夕上下其议论。兹二事者,皆足以牖吾之灵,而坚其所以自信,还治所业,乃益感叹吾先哲之教之所以极高明而道中庸者,其气象为不可及也。书成后,徐志摩拟译为英文,刘文岛及其夫人廖世劭女士拟译为法文。倘足以药现代时敝于万一,斯则启超所以报先哲之恩我也已。民国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梁启超自序于南京成贤学舍。”(民国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先秦政治思想史》自序,见《合集·专集》之五十第一页)
1705722401
1705722402 先生在是书中阐发先秦政治哲学之余,深赞中国古代哲学之精深博大,并殷殷然以如何发挥而光大之之业期待于将来。其结论一章专讨论此点,及与西洋现代政治思想之比较问题。现在抄录如下,以见先生是时政治思想见解之一般:
1705722403
1705722404 “读以上诸章可知先秦诸哲之学术,其精深博大为何如?夫此所语者,政治思想之一部分耳,他多未及,而其足以牖发吾侪者已如此。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摭拾欧、美学说之一鳞一爪,以为抨击之资,动则诬其祖,曰昔之人无闻知。嘻!何其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705722405
1705722406 姑舍是,吾侪今日所当有事者,在如何而能应用吾先哲最优美之人生观,使实现于今日。此其事非可以空言也,必须求其条理以见诸行事,非可恃先哲之代吾侪解决也,必须当时此地之人类善自为谋。今当提出两问题以与普天下人士共讨论焉:
1705722407
1705722408 其一,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之调和问题。吾侪确信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其有精神生活,但吾侪又确信人类精神生活,不能离却物质生活而独自存在。吾侪又确信人类之物质生活应以不妨害精神生活之发展为限度,太丰妨焉,太觳亦妨焉,应使人人皆为不丰不觳的平均享用,以助成精神生活之自由而向上。吾侪认儒家解答本问题正以此为根本精神,于人生最为合理。道家之主张无欲,墨家之主张自苦,吾侪固认为不可行,但如道家中杨、朱一派,及法家中之大多数所主张,一若人生除物质问题外无余事,则吾侪决不能赞同。吾侪认物质生活不过为维持精神生活之一种手段,决不能以之占人生问题之主位。是故近代欧美最流行之功利主义,唯物史观……等等学说,吾侪认为根柢极浅薄,决不足以应今后时代之新要求。虽然吾侪须知现代人类受物质上之压迫,其势力之暴,迥非前代比,科学之发明进步,为吾侪所不能拒,且不应拒,而科学勃兴之结果,能使物质益为畸形的发展,而其权威亦益猖獗。吾侪若置现代物质情状于不顾,而高谈古代之精神,则所谓精神者,终久必被物质压迫,全丧失其效力,否亦流为形式以奖虚伪已耳。然则宗唯物派之说,遂足以解决物质问题乎?吾侪又断言其不可能。
1705722409
1705722410 现代物质生活之发展于畸形,其原因发于物界者固半,发于心界者亦半。近代欧美学说,无论资本主义者流,社会主义者流,皆奖励人心以专从物质界讨生活,所谓以水济水,以火济火,名之曰益多,是故虽百变其途,而世之不宁且滋甚也。吾侪今所欲讨论者,在现代科学昌明的物质状态之下,如何而能应用儒家之均安主义(用《论语》文意),使人人能在当时此地之环境中,得不丰不觳的物质生活,实现而普及。换言之,则如何而能使吾中国人免蹈近百余年来欧美生计组织之覆辙,不至以物质生活问题之纠纷妨害精神生活之向上。此吾侪对于本国乃至对于全人类之一大责任也。
1705722411
1705722412 其二,个性与社会性之调和问题。宇宙间曾无不受社会性之影响束缚,而能超然存在的个人,亦曾无不借个性之缫演推荡而能瑰然具存的社会。而两者之间,互相矛盾,互相妨碍之现象,亦所恒有。于是对此问题态度,当然有两派起焉。个人力大耶?社会力大耶?必先改造个人方能改造社会耶?必先改造社会方能改造个人耶?认社会为个人而存在耶?认个人为社会而存在耶?据吾侪所信,宇宙进化之轨则,全由各个人常出其活的心力,改造其所欲至之环境,然后生活于自己所造的环境之下。儒家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全属此旨。此为合理的生活,毫无所疑。墨、法两家之主张,以机械的整齐个人,使同冶一炉,同铸一型,结果至个性尽被社会性吞灭,此吾侪所断不能赞同者也。
1705722413
1705722414 虽然,吾侪当知古代社会简而小,今世社会复而庞。复而庞之社会,其威力之足以压迫个性者至伟大,在恶社会之下,则良的个性殆不能以自存。议会也,学校也,工厂也,凡此之类皆大规模的社会组织,以个人纳其间,眇若太仓之一粟。吾侪既不能绝对的主张性善说,当然不能认个人集合体之群众可以无所待而止于至善。然则以客观的物准整齐而画一之,安得不谓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彼含有机械性的国家主义、社会主义,所以大流行于现代,固其所也。吾侪断不肯承认机械的社会组织为善美,然今后社会日趋扩大,日趋复杂,又为不可逃避之事实。如何而能使此日扩日复之社会,不变为机械的,使个性中心之仁的社会,能与时势骈进而时时实现?此又吾侪对于本国乃至全人类之一大责任也。
1705722415
1705722416 吾确信此两问题者,非得合理的调和,未由拔现代人生之黑暗痛苦以致诸高明。吾又确信此合理之调和必有涂径可寻,而我国先圣实早予吾侪以暗示。但吾于其调和之程度及方法,日来往于胸中者十余年矣,始终盖若或见之,若未见之。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曰:‘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呜呼!如吾之无似,其能借吾先圣哲之微言以有所靖献于斯世耶?吾终身之忧何时已耶?吾先圣哲伟大之心力,其或终有以启吾愤而发吾悱也?”(《古集·专集》之五十第一八二——一八四页)
1705722417
1705722418 先生是年著述中,几乎全是讲演的文章,除以上所引各篇外,尚有以下数篇。
1705722419
1705722420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系先生在清华学校讲国史时为该校文学社诸生所为文学讲演,原文见《改造》杂志第四卷第六第八两期。
1705722421
1705722422 《地理及年代》一文系先生春、夏间在北京清华、高师两校所讲,《五千年史势鸟瞰》中第一章原文分二节载《改造》杂志第四卷第七期,盖系未完之稿。
1705722423
1705722424 《作文教学法》一文原名《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是文专为中学以上文科教师讲授,及学生自习之用,主旨在研究文章构造之原则,令学者对于作文技术得有规矩准绳,以为上达之基础,原文载《改造》杂志第四卷第九期。
1705722425
1705722426 此外尚有下列各篇:《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五千年史势鸟瞰》之一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为《申报》五十周年纪念作)、《中学国史教本改造案并目录》、《哀求议员》。
1705722427
1705722428
1705722429
1705722430
1705722431 梁启超年谱长编 [:1705713421]
1705722432 梁启超年谱长编 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癸亥) 五十一岁
1705722433
1705722434 一月十五日,先生由南京北返,抵津后即登养病谢客启事一则于北京《晨报》。是月先生发起创办文化学院于天津。二月,朱兆莘推荐先生为万国著作家俱乐部名誉会员。三月,先生著《陶渊明》一书成,内计《论陶》一篇,《陶年谱》一篇,《陶集考证》一篇。是春先生有东游之议,但未果行。四月,养病于北京西郊之翠微山,其时为《清华周刊》撰《国学入门书目》一篇,拟辑《清儒学案》一书未果。五月七日,梁思成、梁思永为汽车轧伤。是月末旬,先生迎晤南海于天津。六月,自翠微山返津,其时曹锟谋总统事甚急,先生曾为长书劝告之。是月二十日,松坡图书馆择定馆址于北海快雪堂,先生为《馆记》一篇。七月,主讲南开大学暑期学校。八月,赴北戴河避暑。九月起在清华学校讲学。十月,与同志发起戴东原二百年生日纪念会,先生撰缘起文一篇。十一月四日,松坡图书馆正式成立。是年著有《朱舜水年谱》一书。
1705722435
1705722436 一月七日,先生与梁令娴一书,言在上海诊验身体结果确有心脏病,因此决定将早日返津:
1705722437
1705722438 “宝贝思顺:我三十一夜里去上海,前晚夜里回来,在上海请医生(法国)诊验身体,说的确有心脏病,但初起甚微,只须静养几个月便好,我这时真有点害怕了。本来这一个星期内,打算拼命把欠下的演说债都还清,现在不敢放恣了,只有五次讲义演完就走(每次一点钟),酒是要绝对的戒绝了,烟却不能。医生不许我多说话,不许连续讲演到一点钟以外,不许多跑路(这一着正中下怀),最要紧是多睡觉(也愿意),说这一着比吃什么药都好。我回家后,当然一次讲演都没有,我便连日连夜睡他十来点钟,当然就会好了。你却不许挂心,挂心我就什么都不告诉你了。我本来想到日本顽顽,可巧接着日本留学生会馆来书要我去讲演,而且听说日本有几个大学也打算联合来请,吓得我不敢去了。(若没有病,我真高兴去。)今年上半年北京高师要请我,要和别的学校竞争,出到千元一月之报酬。(可笑,我即往,亦不能受此重酬。)东南大学学生又联合全体向我请愿,我只得一概谢绝了。回津后只好杜门不出,因为这几年演讲成了例,无论到什么地方也免不掉,只得回避了。我准十五日回家,到家当在汝母生日前两日哩。思成和徽音已有成言,(我告思成和徽音须彼此学成后乃定婚约,婚约定后不久便结婚。)林家欲即行定婚,朋友中也多说该如此,你的意见怎样呢?”(民国十二年一月七日《与宝贝思顺书》)
1705722439
1705722440 十三日,先生结束在东南大学讲学事,对该校学生发表课毕告别演说一篇,现在摘录一节于下,可见先生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1705722441
1705722442 “我自己的人生观,可以说是从佛经及儒书中领略得来。我确信儒家佛家有两大相同点:(一)宇宙是不圆满的,正在创造之中,待人类去努力,所以天天流动不息,常为缺陷,常为未济。若是先已造成——既济的,那就死了,固定了。正因其在创造中,乃如儿童时代生理上时时变化,这种变化即人类之努力,除人类活动以外,无所谓宇宙。现在的宇宙,离光明处还远,不过走一步比前好一步,想立刻圆满不会有的。最好的境域——天堂大同极乐世界——不知在几千万年之后,决非我们几十年生命所能做到的。能了解此理,则作事自觉快慰。以前为个人为社会做事不成功,或做坏了,常感烦闷,明乎此,知做事不成功,是不足忧的。世界离光明尚远,在人类努力中或偶有退步,不过是一现象。譬如登山,虽有时下,但以全部看,仍是向上走。青年人烦闷多,因希望太过,知政治之不良,以为经一次改革即行完满,及屡试而仍有缺陷,于是不免失望。不知宇宙的缺陷正多,岂是一步可升天的。失望之因即根据于奢望过甚。《易经》说:‘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此言甚精采。人要能如此看,方知人生不能不活动,而有活动,却不必往结果处想。最要不可有奢望,我相信孔子即是此人生观,所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又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天天快活,无一点烦闷气象,这是一件最重要的事。(二)人不能单独存在。说世界上那一部分是我,很不对的。所以孔子‘毋我’,佛家亦主张‘无我’。所谓无我,并不是将固有的我压下或抛弃,乃根本就找不出我来。如说几十斤肉体是我,那么科学发明,证明我身体上的原质也在诸君身上,也在树身上。如说精神的某部分是我,我敢说今天我讲演,我已跑入诸君精神里去了。常住学校中,许多精神变为我的一部分;读孔子的书及佛经,孔、佛的精神又有许多变为我的一部分。再就社会方面说,我与我的父母妻子,究竟有若干区别?许多人——不必尽是纯孝——看父母比自己还重要,此即我父母将我身之我压小。又如夫妇之爱,有妻视其夫或夫视其妻比己身更重的。然而何为我呢?男子为我,抑女子为我,实不易分。故彻底认清我之界限,是不可能的事。(此理佛家讲得最精,惜不能多说。)世界上本无我之存在,能体会此意,则自己作事,成败得失,根本没有。佛说:‘有一众生不成佛,我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至理明言,洞若观火。孔子也说:‘诚者非但诚己而已也。……’将来我的私心扫除,即将许多无谓的计较扫除,如此可以做到‘仁者不忧’的境域。有忧时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人类——如父母、妻子、朋友、国家、世界——而痛苦。免除私忧,即所以免烦恼。我认东方宇宙未济,人类无我之说,并非论理学的认识,实在如此。我用功虽少,但时时能看清此点,此即我的信仰。我常觉快乐、悲愁不足扰我,即此信仰之光明所照。我现已年老,而趣味淋漓,精神不衰,亦靠此人生观。至于我的人生观对不对,好不好,或与诸君的病合不合,都是另外一问题。我在此讲学,并非对于诸君有知识上的贡献,有呢,就在这一点,好不好我自己也不知道。不过诸君要知道自己的精神饥荒,要找方法医治,我吃此药觉得有效。因此贡献诸君采择。世界的将来,要靠诸君努力。”(《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学术讲演集》,《合集·文集》之四十第十三——十五页)
1705722443
1705722444 是日先生在归事匆忙中,尚为王仲武所著《统计学之原理与应用》一书撰序文一篇。兹录如下,以见先生重视该学情形之一斑:
[ 上一页 ]  [ :1.705722395e+09 ]  [ 下一页 ]